杭州市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与思考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转型学习协作"(TLC)、"以人为本的整合卫生服务"(PCIC)模式等理论框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介绍了"杭州特色"的以TLC模式为核心的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杭州市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试点,借鉴TLC模式,以成长式协作为导向,促进责任分担、利益共享、服务整合和管理协同;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PCIC模式为指导,创建分级诊疗-预防-康复-养老一体化的整合服务模式,建立起"5个领域、统一领导、统一文化,6项支撑、3项任务,TLC团队"的县域医共体体系,对医联体的协同化、整合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种类多,影响人口基数大,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对我国人民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本研究釆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4个方面,分析我国呼吸学科所处的宏观环境,对其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客观评价,据此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呼吸学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分析归纳案例地区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做法,提出对我国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的启示和建议。方法对我国3个案例地区(安徽省阜南县、定远县和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做法进行归纳,对实施效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改革成效,发现案例地区在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如定远县县级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从2015年的245.11元下降到2017年的218.40元),提高居民实际
目的在助产服务过度医疗化的背景下,在上海地区构建符合现代服务理念的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助产质量改进方向。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以循证的助产服务理论框架为指导,根据指标筛选原则,通过文献评阅和理论分析初步筛选助产质量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上海地区相关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确定助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及重要性赋值均数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初筛助产质量评价指标
目的评价DRGs支付方式改革对患者、医保基金和医院三方的影响,以稳步推进DRGs支付方式改革进程。方法调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榆林市两家DRGs支付改革试点医院非单病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结算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比较支付方式改革前后的次均患者自付费用、实际补偿比、次均基金补偿、平均住院日和次均住院费用的变化。结果2017年7月改革后次均患者自付费用、平均住院
目的探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中退休人员对该保险的利用情况以及年龄因素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程度。方法使用Y市2016年265 426条≥60岁退休人员医疗服务利用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退休人员对住院服务的利用率逐渐升高,对慢性病门诊的利用逐渐减少,服务利用次数占比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从总数上来看,医疗费用消耗主要集中在60~70岁年龄段,人群医疗总费用随年龄增长
目的探讨不同地区政策支持性环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提供签约服务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成华区和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海沧区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2名(成都99名,厦门93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收集抽样地区签约服务的相关政策文献进行梳理和比较,探讨成都和厦门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环境对工作人员签约服务态度的影响。应用EpiData软件
卫生信息化建设可为医疗服务优化提供重要的支撑。作者介绍了杭州市以"以人为本的整合型服务"为导向构建分级诊疗体系,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养护一体化分级诊疗平台、远程会诊平台、智慧监管平台、供需双方远程互动平台五大平台建设,以"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助推机构协作、服务整合、管理协同、质量改进和医患互动等的具体实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支撑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临床学习环境评估(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review,CLER)项目,旨在评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临床学习环境状况,以期实现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医师执业能力。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医师培训基地临床学习环境评估(CLER)项目的启动背景、基本情况与研发历程、评估内容与重点、评估流程与开展实施情况等,为国内开展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完善的基地
医务人员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特点,使得其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作者通过文献复习,明确职业倦怠概念,简要分析国内外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从社会、医院、个人等层面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缓解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探寻患者在获取网络医疗信息时面临的关键风险点以及当前影响较大的危险点。方法运用患者就医感知价值问卷,于2018年1月,选取浙江省医院中具有网络医疗经历的1 164名患者进行调查,对其获取网络医疗信息时的风险进行评测。根据评测结果进行重要性排序和满意度排序,以及两种排序间的交叉对比,找到排名靠前的因子以及差异值最高的因子。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及相关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搜寻网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