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具体的教学个案为例,阐述了笔者对提高语文課堂教学实效的新的感悟,并提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打动心灵;实效
一、对提高课堂实效的新的感悟——以《自然之道》的教学为例
1.走进角色,我是“我”
在这堂课的教学进程中,我曾多次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与“我”同忧、同喜、同悲、同乐。
在故事发展到了高潮,幼龟们得到了错误信息,于是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强调了“成群成群”说明好多幼龟;“争先恐后”又说明幼龟的爬行速度很快;“鱼贯而出”说明幼龟又非常的有秩序。于是,我说:“这么多幼龟争抢着爬向大海,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理解了上述词语之后,再来回答题,学生也是“争先恐后”“鱼贯而出”。
“哇!外面很安全,快爬呀!”
“伙伴们,趁着现在安全,快爬向大海呀!”
“快,机不可失,时不可再来。”
“哈哈……”虽然一阵哄笑,但我心里却很欣慰,我觉得学生们已经走进了角色,仿佛已经看到了当时幼龟的那种急于寻找安全的行动场面。
“‘天啊!’我听见背后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在这一段教学时,我抓住了这段的情感基调,追问:“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办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异口同声道:“愚蠢的事。”我又问:“此时,他们心情怎样?”
生:“伤心、悲伤、自责……”
师:“他们的内心会有怎样的语言?”
生:“天啊,看我们干了一件多糊涂的事儿。”
生:“哎,我们帮了倒忙!”
生:“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此时此刻,我觉得学生已经深深地走进了作者的内心,充分体会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进入了角色,本节课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读中体会,悟中想象
教学第九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
“我看到作者和同伴们忙碌着救幼龟。”
“我看到他们一个个气喘吁吁的,也顾不上休息。”
“我看到蓝蓝的天空上有好多食肉鸟疯狂地啄食;沙滩上遍地爬满了小幼龟,他们无奈地等待着命运的挑战;还有忙碌的人……”
“我看到满地的残骸。”
“我看到沙滩上一片狼藉。”
……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做法
1.增加朗读的量,提高朗读的质量
“语文是读好的,除此以外别无它法。”要学好语文,就必须会读书。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只有多读,才能把它的内容理解深刻,理解透彻;另外,学生读文章时,会随作者去体验自己已经历或不曾经历过的生活。课堂上,我们老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带着问题读、自由读、默读、指名学生读、齐读、分角色读……只有会读书,才能学好语文。
2.扎实有效地进行课堂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失去这个基础,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没有了生长点。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的花样翻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听说读写训练意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大量科学、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提高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实效性
提高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就要做到适度、适量、适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所提供的材料,既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又要与理论相一致。另外,多媒体运用并非多多益善,以多媒体教学取代教师讲授是不可取的。课堂上,要把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但应以讲授为主,以多媒体教学为辅,让多媒体教学服从、配合教师的讲解。除此之外,课堂上也并非什么时候使用多媒体教学都能收到好效果,其间有一个抓时机找切入点的问题。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达到最佳对接、切入,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外国语小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打动心灵;实效
一、对提高课堂实效的新的感悟——以《自然之道》的教学为例
1.走进角色,我是“我”
在这堂课的教学进程中,我曾多次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与“我”同忧、同喜、同悲、同乐。
在故事发展到了高潮,幼龟们得到了错误信息,于是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强调了“成群成群”说明好多幼龟;“争先恐后”又说明幼龟的爬行速度很快;“鱼贯而出”说明幼龟又非常的有秩序。于是,我说:“这么多幼龟争抢着爬向大海,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理解了上述词语之后,再来回答题,学生也是“争先恐后”“鱼贯而出”。
“哇!外面很安全,快爬呀!”
“伙伴们,趁着现在安全,快爬向大海呀!”
“快,机不可失,时不可再来。”
“哈哈……”虽然一阵哄笑,但我心里却很欣慰,我觉得学生们已经走进了角色,仿佛已经看到了当时幼龟的那种急于寻找安全的行动场面。
“‘天啊!’我听见背后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在这一段教学时,我抓住了这段的情感基调,追问:“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办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异口同声道:“愚蠢的事。”我又问:“此时,他们心情怎样?”
生:“伤心、悲伤、自责……”
师:“他们的内心会有怎样的语言?”
生:“天啊,看我们干了一件多糊涂的事儿。”
生:“哎,我们帮了倒忙!”
生:“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此时此刻,我觉得学生已经深深地走进了作者的内心,充分体会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进入了角色,本节课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读中体会,悟中想象
教学第九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
“我看到作者和同伴们忙碌着救幼龟。”
“我看到他们一个个气喘吁吁的,也顾不上休息。”
“我看到蓝蓝的天空上有好多食肉鸟疯狂地啄食;沙滩上遍地爬满了小幼龟,他们无奈地等待着命运的挑战;还有忙碌的人……”
“我看到满地的残骸。”
“我看到沙滩上一片狼藉。”
……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做法
1.增加朗读的量,提高朗读的质量
“语文是读好的,除此以外别无它法。”要学好语文,就必须会读书。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只有多读,才能把它的内容理解深刻,理解透彻;另外,学生读文章时,会随作者去体验自己已经历或不曾经历过的生活。课堂上,我们老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带着问题读、自由读、默读、指名学生读、齐读、分角色读……只有会读书,才能学好语文。
2.扎实有效地进行课堂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失去这个基础,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没有了生长点。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的花样翻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听说读写训练意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大量科学、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提高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实效性
提高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就要做到适度、适量、适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所提供的材料,既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又要与理论相一致。另外,多媒体运用并非多多益善,以多媒体教学取代教师讲授是不可取的。课堂上,要把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但应以讲授为主,以多媒体教学为辅,让多媒体教学服从、配合教师的讲解。除此之外,课堂上也并非什么时候使用多媒体教学都能收到好效果,其间有一个抓时机找切入点的问题。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达到最佳对接、切入,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