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环保意识的探索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探索了绿色环保意识在大学化学理论课、实验教学以及社会实践中的渗透和实施指出在大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环保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绿色环保 理念 化学教学 渗透 探索
  
  近年来,随着人口剧增,资源消耗的日益扩大,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日益恶化,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子孙后代的前途和命运。环境与化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几乎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年轻一代,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化学教师不但要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成为绿色环保理念的创导者和践行人,这不仅是化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需要,也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需要。
  德国是世界绿色环保标准最高的国家之一,绿色环保理念强调的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生产工艺,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面对这场化学学术界悄然进行的绿色环保革命,广大的化学教育工作者不能无动于衷。然而,多年来,化学教育工作者已经习惯于传统的化学教学。要想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环保教育,教师自身首先要牢固树立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化学基础知识,还应具有环境污染与防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且还要随时关注绿色环保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大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环保教育的渗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理论教学中强化绿色环保意识
  
  为了培养具有绿色化学基础知识和环保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绿色化学及环保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绿色环保教育。例如,对于第四章热化学与能源一新能源这一章节,教师在讲到能源紧缺时,可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现在科学家们在该领域研究进展情况: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杨正宇研究组的“稻麦草制乙酵”和“生物质直接制备汽、柴油馏份联产含氢燃料”技术以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研究组太阳能制氢等科研成果,并结合绿色化学和能源问题向学生介绍以下知识:生物质是唯一含有组成石油、天然气的碳、氢元素的可再生资源。也可以说,生物质是唯一有希望替代石油、天然气的可再生速度极快的天然产物。生物质再生速度快,仅秸秆类生物质的国内年产量就在7亿吨以上。若以含碳、氢元素而论,足可以抵得上国内年消耗石油内碳、氢元素的量。生物质来源于C02和H20的光合作用,燃烧后又生成CO2和H2O,生物质比矿物质燃料更清洁。再如,在讲到第十二章生命活动与化学-化学物质与人类健康一节时,教师可以联系当前的苏丹红、毒奶粉等社会热点事件,向学生介绍苏丹红、三聚氰胺的化学组成、危害,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对教材内涵的挖掘,将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环境的影响等重大问题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逐步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相关章节,积极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教育。这既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又扩大了视野,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去关心和保护环境,形成科学意识,培养认识化学世界的科学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在培养学生全面化学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环保思想,不但能够节约资源,从源头上阻止污染,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化学实验中出现的环保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化学实验所使用的药品,以及实验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绝大多数是有毒或有害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健康,造成环境污染。为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从绿色环保化、药品选择低毒化、基本操作规范化及药品用量节约化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化学药品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地选择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小的药品,例如实验二:CuSO4·H2O的制备。实验用书提及两种实验方案,一种是采用铜丝(屑)与浓酸加热来制备,在经相应的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而另一种则是直接以粗氧化铜为原料,经硫酸酸解来制备得到。相对于前者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后一过程明显要温和许多,对人体和环境危害也要小很多。因此,在进行该实验时,要求学生采用后一方法,同时阐述二者的利弊,强化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又如在进行阳离子沉淀鉴定实验时,要求学生以硫代乙酰胺代替硫化氢,从而避免了硫化氢气体直接对人体的伤害。化学实验除了要用到大量的化学试剂外,其中还涉及诸多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称取,溶液配制,物质的加热、冷却、分离、提纯等,如操作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污染,例如,低沸点的物质容易挥发,诸如苯、乙醚、甲醛等,若使用不当,实验人员容易中毒,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操作规范化。此外,我国是一人口大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有限,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实现环保、节约资源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化学沉淀定性实验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在点滴板上进行,从而达到节省试剂、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等的目的。又如,可以发动学生变废为宝,以眼药水的塑料瓶用来作为试剂瓶,以青霉素药瓶用来做称量瓶、集气瓶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观念。从理论上讲,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同样可以获得比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相关化学信息。
  
  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绿色环保理念
  
  参加社会实践是现代大学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大学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的社区环保宣传日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条件收集整理绿色环保方面的相关信息资料,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社区生态环境状况的了解,强化他们参与社区环保建设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工科院校的特点及学校周边厂矿资源,带领和组织学生下企业进行去参观、见习以及调研,直观的了解工业“三废”现状、企业目前在绿色环保方面所采取具体的措施等等。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为企业绿色环保设计进言献策。这对学生掌握并应用绿色环保知识,增强绿色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大有裨益的。
  高等院校的是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输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将绿色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的绿色环保理念的培养,使他们掌握绿色环保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是我们作为大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履带车辆行驶路面多为山地、丘陵等非人工构筑路面。以该类行驶路面为研究对象,利用Kane-Huston方法对履带车辆进行逆动力学分析,给出履带车辆行驶路面的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
话题“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想起这旋律来了吗?这就是《蓝精灵》,自1986年这群蓝色的精灵首次登陆央视以来.中国观众时隔25年才再次看到它们——电影版《蓝精
针对脉冲体制雷达抗干扰的需求,综合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斜投影极化滤波技术和时域对消技术,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斜投影极化抗干扰方法.首先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估计干扰的极化状态
卫星导航系统多径抑制技术种类多,导致工程实践中选取抑制算法困难.针对以上问题,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各种抑制技术的优缺点,解决了利用仿真分析、研究相关器多
“瞳孔世界”栏目面向众多喜欢书籍、影视、音乐的朋友征稿,希望大家把生活、学习中寻觅和接触到的感动反馈给我们,以使更多的读者在繁忙的学习和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份静谧,一点
传统的伪码捕获算法消耗时间长且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伪码捕获虚警率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伪码快速捕获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完成信号相干积
张爱玲说.二十年前的月亮和今天的月亮是不同的。也许月亮已不仅仅是月亮,当时的月亮,令人触动的在于当时,而不在于月亮。
建立了无人动力伞6自由度控制模型,依托该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与动态性能,阐述了基于预测控制算法的无人动力伞系统飞行控制律,并在实际飞行条件下,验证飞行控制系统
以温压战斗部爆炸冲击波对地下目标的毁伤为背景,设计毁伤仿真模拟的基本方案,在对影响冲击波毁伤因素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以装药密度、空气温度、大
试题设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书圣王羲之观兰亭美帚,悟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田园诗人陶渊明“善万物之得时”而“感吾生之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