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当人们为抵御洪水、沙尘暴、空气污染的危害而进行大规模人工造林时,植物专家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爱整洁毁掉天然林
很多年以前,德国有个新上任的林务官特别爱干净。一天,他去林区视察,感到森林乱极了:大树下面,到处是矮树丛和杂草,地面枯枝败叶铺了厚厚一层,便贸然下令给树林来个大扫除!工人们只好将矮树砍掉,杂草除尽,枯枝烂叶焚烧一空。森林顿时变得宽敞起来,林间洁净整齐,林务官心头乐滋滋的,决心将森林大扫除进行到底。
几年之后,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片森林: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把破扫帚,其他的树木也开始枯亡,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场灾难的根源就出在林务官的瞎指挥上。
大自然是平衡而和谐的,森林也一样。枯枝败叶看起来又脏又乱,但腐烂后的腐殖质可使土壤更加肥沃,厚厚的落叶还是小动物的食料和隐蔽场所。多少年来,这些动植物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互相帮助,相得益彰,才组成一片充满活力的茂盛森林。
人工造出“绿色沙漠”
我国干旱的河谷西昌地区,有一片荒山秃岭。上世纪50年代后期,飞机播种云南松实行封山育林。几年后,小树长大了,成了一片人工林,但是,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和管理,多少年后,这片人工林并没有像人们期盼的那样长成茂盛的森林。这些单一的松树,由于年龄相同,长成树后高矮也差不多。加上播种过于密集,树冠层一样高。这样一来,树叶交叉重叠,遮住了阳光雨露,树不仅长不粗壮,松针落下后还很难腐烂。树下没有灌木和地面植被,而是裸露的地表。2000年雨季,绿色的山林竟然还出现了局部塌方。植物学上称这样的树林为“绿色沙漠”。
专家们分析,其实西昌地区毗邻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这几个地区的物种本来都有可能在该地分布,而现在,这里并没有鸟语花香,而是一片寂静的山林,每年当地为控制森林火灾及虫灾的可观支出也成了财政的一项巨大负担。
遵循规律实现良性循环
天然林之所以具有显著的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的作用,是因为在其形成过程中,往往是一些先锋树种,如松、杨、桦树等先长起来,但不密集。充足的阳光雨露造就了种类丰富的地面植被,包括灌木和草。它们为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大风及降雨对土壤的冲刷,加快落叶尽快分解,使营养返还土壤,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营造人工林时,必须对当地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找到适合的树种、灌木、草类植物,不要成行成列地种植同一种同龄树种,林中枯枝落叶也不应去除,还要有意识地排除外来物种,尽量让当地退化的环境自然恢复。
爱整洁毁掉天然林
很多年以前,德国有个新上任的林务官特别爱干净。一天,他去林区视察,感到森林乱极了:大树下面,到处是矮树丛和杂草,地面枯枝败叶铺了厚厚一层,便贸然下令给树林来个大扫除!工人们只好将矮树砍掉,杂草除尽,枯枝烂叶焚烧一空。森林顿时变得宽敞起来,林间洁净整齐,林务官心头乐滋滋的,决心将森林大扫除进行到底。
几年之后,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片森林: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把破扫帚,其他的树木也开始枯亡,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场灾难的根源就出在林务官的瞎指挥上。
大自然是平衡而和谐的,森林也一样。枯枝败叶看起来又脏又乱,但腐烂后的腐殖质可使土壤更加肥沃,厚厚的落叶还是小动物的食料和隐蔽场所。多少年来,这些动植物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互相帮助,相得益彰,才组成一片充满活力的茂盛森林。
人工造出“绿色沙漠”
我国干旱的河谷西昌地区,有一片荒山秃岭。上世纪50年代后期,飞机播种云南松实行封山育林。几年后,小树长大了,成了一片人工林,但是,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和管理,多少年后,这片人工林并没有像人们期盼的那样长成茂盛的森林。这些单一的松树,由于年龄相同,长成树后高矮也差不多。加上播种过于密集,树冠层一样高。这样一来,树叶交叉重叠,遮住了阳光雨露,树不仅长不粗壮,松针落下后还很难腐烂。树下没有灌木和地面植被,而是裸露的地表。2000年雨季,绿色的山林竟然还出现了局部塌方。植物学上称这样的树林为“绿色沙漠”。
专家们分析,其实西昌地区毗邻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这几个地区的物种本来都有可能在该地分布,而现在,这里并没有鸟语花香,而是一片寂静的山林,每年当地为控制森林火灾及虫灾的可观支出也成了财政的一项巨大负担。
遵循规律实现良性循环
天然林之所以具有显著的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的作用,是因为在其形成过程中,往往是一些先锋树种,如松、杨、桦树等先长起来,但不密集。充足的阳光雨露造就了种类丰富的地面植被,包括灌木和草。它们为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大风及降雨对土壤的冲刷,加快落叶尽快分解,使营养返还土壤,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营造人工林时,必须对当地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找到适合的树种、灌木、草类植物,不要成行成列地种植同一种同龄树种,林中枯枝落叶也不应去除,还要有意识地排除外来物种,尽量让当地退化的环境自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