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利用博克图地区近30a(1981~2010年)降水原始观测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博克图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文章资料来源于博克图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0年的降水原始观测记录。博克图国家基准气候站全天24h进行天气现象观测记录。其中白天(08:00~20:00)记录天气现象及起止时间,夜间(20:00~次日08:00)只记录天气现象而无起止时间。日降水量统计起止时间按WMO规定的20:00~次日20:00,当某1天(20:00~次日20:00)记载有降水现象时,无论在此期间出现多少次降水过程(包括固态降水和液态降水),均作1个降水日计算。在计算降水日数时,微量降水(日降水量﹤0.3mm)不计算在内。依据博克图的气候特点,将博克图地区季节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冬季(11月~次年2月)。通过以上划分利用线性分析等常规统计方法分析得出博克图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2 降水量气候特征分析
2.1 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通过对近30a降水量统计分析,博克图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72.6mm,年降水最大出在1998年,降水量多达750.4mm,1989年、1993年次之,降水量分别为600.9mm、640.2mm。而波谷出现在2007年,降水量最小,仅为224.2mm,1992年、1995年、2000年次之,分別为333.5mm、340.7mm、332.0mm。
2.2 季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经计算,1981~2010年,博克图地区夏季降水量最大,降水较充沛,多达全年降水总量72.4%,春季、秋季基本持平,冬季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总量的3.2%。
2.3 月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博克图地区降水量较大月份出现在7、8月份,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29.8%和23.5%,6月(19.1%)次之,1月、2月最小,仅占0.4%。
3 降水日数气候特征分析
3.1 年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博克图地区近30a平均降水日数86.1d,其中在1984年、1990年、1993年、1998年以及2009年、2010年出现波峰,1984年达到近30a历年降水日数最大值,为104d,2009年及2010年降水日数均为101d,1993年、1998年降水日数持平,为99d,1990年(97d)次之。可以看出2个较为明显的波谷,分别出现在1997和2007年,其中2007年降水日数为30a最少,仅50d,1997年次之,为70d。
3.2 季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经计算,夏季为博克图地区降水集中季节,降水日数达43.2d,距平百分率为85%,春季(17.6d)次之,秋、冬季节降水日数相对较少,仅为13.4d、11.2d,距平均百分率分别为-36.6%、-47.4%。
3.3 月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近30a博克图地区6月、7月、8月为降水集中月份,1月、2月为降水日数较少月份。可以看出,从3月开始,博克图地区降水日数逐月增多,7月达到全年峰值,随后呈递减趋势,直至次年2月份。其中,7月降水日数多达16.1d,占当月日数的51.9%,占全年降水日数的18.9%,6月、8月降水日数相同,均为13.5d,9月降水日数次之,为8.9d,2月降水日数最少,仅为1.9d,占全年降水日数的2.2%,1月(2.3d)次之。
4 降水量相关极值统计分析
通过对博克图地区近30a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近30a博克图地区日最大降水量达127.5mm,出现在1985年,1997年的112.4mm次之,最大连续降水量为192.6mm,出现在1997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长达14d,降水量对应为169.6mm出现在1983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达41d,出现在1990年。
5 结 论
近30a博克图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72.6mm,1998年出现近30a年降水量最大值,为750.4mm,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年降水量仅为224.2mm。
夏季博克图地区降水量较充沛,多达全年降水总量的72.4%,春、秋2季降水量持平,冬季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总量的3.2%。
博克图地区降水日数较集中在夏季,降水日数达43.2d,距平百分率为85%,秋、冬季节降水日数相对较少。博克图地区降水量较大月份出现在7、8月份,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29.8%和23.5%。6月、7月、8月博克图地区降水日数集中,7月达到各月最大值,降水日数多达16.1d,1月、2月为降水日数较少月份。
博克图地区近30a日最大降水量最多达127.5mm,出现在1985年,最大连续降水量为192.6mm,出现在1997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长达14d,降水量对应为169.6mm出现在1983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达41d,出现在1990年。
参考文献
[1] 俞卫平.地面气象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彭安仁.天气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车延超(1988-),男,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文章资料来源于博克图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0年的降水原始观测记录。博克图国家基准气候站全天24h进行天气现象观测记录。其中白天(08:00~20:00)记录天气现象及起止时间,夜间(20:00~次日08:00)只记录天气现象而无起止时间。日降水量统计起止时间按WMO规定的20:00~次日20:00,当某1天(20:00~次日20:00)记载有降水现象时,无论在此期间出现多少次降水过程(包括固态降水和液态降水),均作1个降水日计算。在计算降水日数时,微量降水(日降水量﹤0.3mm)不计算在内。依据博克图的气候特点,将博克图地区季节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冬季(11月~次年2月)。通过以上划分利用线性分析等常规统计方法分析得出博克图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2 降水量气候特征分析
2.1 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通过对近30a降水量统计分析,博克图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72.6mm,年降水最大出在1998年,降水量多达750.4mm,1989年、1993年次之,降水量分别为600.9mm、640.2mm。而波谷出现在2007年,降水量最小,仅为224.2mm,1992年、1995年、2000年次之,分別为333.5mm、340.7mm、332.0mm。
2.2 季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经计算,1981~2010年,博克图地区夏季降水量最大,降水较充沛,多达全年降水总量72.4%,春季、秋季基本持平,冬季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总量的3.2%。
2.3 月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博克图地区降水量较大月份出现在7、8月份,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29.8%和23.5%,6月(19.1%)次之,1月、2月最小,仅占0.4%。
3 降水日数气候特征分析
3.1 年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博克图地区近30a平均降水日数86.1d,其中在1984年、1990年、1993年、1998年以及2009年、2010年出现波峰,1984年达到近30a历年降水日数最大值,为104d,2009年及2010年降水日数均为101d,1993年、1998年降水日数持平,为99d,1990年(97d)次之。可以看出2个较为明显的波谷,分别出现在1997和2007年,其中2007年降水日数为30a最少,仅50d,1997年次之,为70d。
3.2 季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经计算,夏季为博克图地区降水集中季节,降水日数达43.2d,距平百分率为85%,春季(17.6d)次之,秋、冬季节降水日数相对较少,仅为13.4d、11.2d,距平均百分率分别为-36.6%、-47.4%。
3.3 月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近30a博克图地区6月、7月、8月为降水集中月份,1月、2月为降水日数较少月份。可以看出,从3月开始,博克图地区降水日数逐月增多,7月达到全年峰值,随后呈递减趋势,直至次年2月份。其中,7月降水日数多达16.1d,占当月日数的51.9%,占全年降水日数的18.9%,6月、8月降水日数相同,均为13.5d,9月降水日数次之,为8.9d,2月降水日数最少,仅为1.9d,占全年降水日数的2.2%,1月(2.3d)次之。
4 降水量相关极值统计分析
通过对博克图地区近30a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近30a博克图地区日最大降水量达127.5mm,出现在1985年,1997年的112.4mm次之,最大连续降水量为192.6mm,出现在1997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长达14d,降水量对应为169.6mm出现在1983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达41d,出现在1990年。
5 结 论
近30a博克图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72.6mm,1998年出现近30a年降水量最大值,为750.4mm,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年降水量仅为224.2mm。
夏季博克图地区降水量较充沛,多达全年降水总量的72.4%,春、秋2季降水量持平,冬季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总量的3.2%。
博克图地区降水日数较集中在夏季,降水日数达43.2d,距平百分率为85%,秋、冬季节降水日数相对较少。博克图地区降水量较大月份出现在7、8月份,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29.8%和23.5%。6月、7月、8月博克图地区降水日数集中,7月达到各月最大值,降水日数多达16.1d,1月、2月为降水日数较少月份。
博克图地区近30a日最大降水量最多达127.5mm,出现在1985年,最大连续降水量为192.6mm,出现在1997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长达14d,降水量对应为169.6mm出现在1983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多达41d,出现在1990年。
参考文献
[1] 俞卫平.地面气象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彭安仁.天气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车延超(1988-),男,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地面测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