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但鲜为人知的胸部肿瘤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胸部肿瘤,一般人想到的往往是肺癌。其实,除肺癌外,还有三种较为常见却鲜为人知的肿瘤容易在人体的胸腔内“定居”。
  
  顽固性咳嗽:畸胎瘤“捣鬼”
  近半年来,一向体健的小王被咳嗽“缠”上了,化痰药、中枢镇咳药、消炎药用了无数,咳嗽却始终不见好转,偶尔还伴随隐隐的胸痛。一天早晨,小王起床后便是一阵剧咳,并在自己吐出的痰液中发现了头发和牙齿!他顿时觉得毛骨悚然,立刻赶到一家大医院就诊。经胸部CT检查,医生初步确定他患了畸胎瘤,需要手术治疗。看着报告单上“畸胎瘤”这个刺眼的诊断,小王惊恐万分,不明白自己的胸腔里怎么会长出‘怪胎’?
  医生的话:畸胎瘤与所谓的“怪胎”没有任何关系。畸胎瘤是一种生殖源性肿瘤,当患者还在母亲腹中时,其体内少部分具有分化功能的全能干细胞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机体的调控,而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潜伏起来(通常在卵巢、睾丸等器官)。在患者出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畸胎瘤与人体“相安无事”。然而,当条件一旦成熟,畸胎瘤细胞便开始生长、分化,生成毛发、皮脂腺、汗腺、牙齿,甚至神经、骨髓和视网膜等组织。由于小王的畸胎瘤位于纵膈中、突入支气管,故会有咳嗽、胸痛、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还会咳出毛发、牙齿等异物。一般地说,生长于纵膈中的畸胎瘤多为良性,通过开胸手术、胸腔镜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切除病灶。
  
  四肢无力:小小胸腺瘤“作怪”
  最近,身为公司“中坚力量”和家庭“顶梁柱”的老陈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一开始,他只是在提重物、爬楼梯时感到吃力;渐渐地,他连安静坐着都感到呼吸困难;到最后,老陈发现自己越来越虚弱,竟然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为了找到病根,他去多家医院就诊,做了多种检查,医生的诊断却莫衷一是:有的医生说他患了肌无力,有的医生说他患了类风湿关节炎,还有的医生说他患了神经官能症……最终,医生在胸部CT中发现了端倪——老陈的胸腺比正常人要大,而且向一侧突出,符合胸腺瘤的影像学特征。
  医生的话:目前,公众普遍对“胸腺”这一器官比较陌生。它生长于纵膈中,后部紧靠心脏和大血管,呈灰赤色、扁平椭圆形,分为左右两叶,重量仅数十克。人在刚出生时,胸腺的重量为10~15克,随着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育,至青春期时长至最大,达30~40克。之后,胸腺逐渐萎缩,淋巴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时仅剩15克左右。
  不过,大家千万别因为胸腺小而轻视它。胸腺既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其所分泌的胸腺肽对调节人体T细胞(一种与免疫功能高度相关的淋巴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胸腺一旦发生肿瘤,人体就有可能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原本应该“一致对外”的免疫系统会转而攻击人体自身细胞,最终导致肌无力的发生。老陈的“力不从心”,就是由胸腺瘤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瘤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手术需要开胸,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胸腔镜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切口小且隐蔽,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怪异的“更年期综合征”:胸内甲状腺瘤是“祸根”
  方女士今年刚满45岁,却已经出现了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心跳快、潮热、出汗多、情绪易激动……方女士很焦急,连忙去医院就诊。医生在仔细询问病史之后,否定了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怀疑她患的是甲亢。果然,血液化验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猜测。然而,超声检查却提示她的甲状腺基本正常,并无甲亢迹象。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最终,甲状腺核素成像检查揭开了谜底——方女士的胸腔内还有一个甲状腺,其甲亢症状就是由这个“跑”到胸腔里的甲状腺所引起。
  医生的话:正常情况下,甲状腺位于人体颈部甲状软骨的两旁,分为左右两叶。方女士的情况比较特殊,除颈部的甲状腺外,她的胸腔里还长着一个甲状腺。本该长在颈部的甲状腺何以进入胸腔?原因主要有2种:一是由胚胎时期遗留在纵膈内的甲状腺组织发展而来;二是颈部甲状腺瘤肿大下坠,进入胸骨后间隙。手术切除是治疗胸内甲状腺瘤的主要方法。
  
  专家简介
  费苛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医疗专长:在肺部疾病、胸膜疾病、纵膈疾病等胸外科疑难病症的诊断和处理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经验,擅长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膈肿瘤的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以及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其他文献
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现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等职。  钓70%的戒烟成功者是在医生劝告下戒烟成功的。医务人员的刁空烟行为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吸烟刁惯,在很多国家,全民吸烟率的下降都始于医生群体吸烟率的下降。  根据调查统计,我国有烟民约3.5亿人,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人群中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 5岁以下儿童为1.8亿,每年约有100万人因吸烟导致的疾病
“脂肪肝”是近年来人们时常谈起的话题,尤其是在体检过后,看着体检报告上的诊断,人们这才慌了神。脂肪肝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脂肪肝会演变成肝硬化吗?脂肪肝该怎么防治呢?其实,对脂肪肝不必恐慌,通过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合理营养,规律地进行运动,不但可以有效预防脂肪肝,而且还能控制脂肪肝的进一步恶化。     脂肪肝,只是肝脏中多了点脂肪吗?  形成:肝细胞中脂肪异常堆积  顾名思义,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
专家简介  孙光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中医药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人们喜爱养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历代中医名家关于养生的名言名术却知晓不够。本文选录的历代经典著作中的经典名言,有“养生之理”,也有“养生之法”。希望喜爱中医养生的读者能从中领略到中医养生保健的精髓,获得健康、快乐和长
生活实例:  76岁的张爷爷罹患糖尿病多年,活动不便。1周前,受凉后因急性支气管炎就诊,医生,给予氨苄西林静脉抗感染治疗,用药5天后张爷爷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水样便,每天10余次,同时伴随发热,遂再次来医院就诊,化验大便,诊断为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停用氨苄西林,给予口服整肠生、补液等治疗措施后,张爷爷症状缓解。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简称AAD)是指应用抗菌药物后继发的腹泻,发病率5%~42%不
18世纪60年代,英国掀起工业化革命,人民开始富裕起来,饮食也比较充足了。但由于工厂多了,烟囱里冒出来的黑烟污染了空气,遮挡了阳光,孩子们沐浴在阳光下的机会太少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佝偻病。  当年这病被称为“英国病”,“晒太阳”是治疗“英国病”的一大法宝。在“晒太阳”的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研究了预防措施。后来,这种病在发达国家基本消灭,“英国病”已成为英国的历史。  在我们国家,佝偻病仍然很多
石氏伤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世家,原籍江苏无锡前州镇石家岩。19世纪70年代迁沪悬壶济世,至今已有近140年历史。  石氏伤科历经五代人的传承,以“十三科一理以贯之”的中医理念运用于中医骨伤科,在诊治、手法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用药上也积累了一系列名方验方。  2007年,石氏伤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次年获批。当时上报的石氏特色方药中,包括内服方18则、外用药13种。而实际目前临床上,
工作与生活压力常常是抑郁焦虑发病的重要诱因。目前,上班族中出现的抑郁有30~40%由工作压力引起的,而生活压力估计可以解释20%的抑郁,还有其它因素,包括个性、遗传与环境等。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也是多种慢性病发病的重要诱因。   人群中40%以上的人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每个人在特定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关键是要做好预防,防止其发展为临床抑郁症,更要注意避免自杀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积极化解工作压
专家简介:罗小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同济医学院遗传代谢病诊断中心主任。兼任亚太儿童内分泌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及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湖北省儿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医学专攻:儿童内分泌学、遗传代谢病学、新生儿围产医学  儿童被查出患糖尿病后,家长的反应出奇地一致:不相信事实。“怎么会”“怎么办”被反复挂在嘴边;当辗转多家医
生活实例  林女士是一名中药师,平日很注意体检及养生。不过,她每年体检都被查出血脂高,医生诊断为遗传性的高脂血症。林女士觉得自己并不肥胖,饮食也比较注意,且降脂药对肝脏有损害,未遵医嘱服用降脂药。一天晚上,林女士在进食后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伴腹胀、呕吐,很快便出现抽搐、休克,家人立刻叫救护车把她送到医院。经检查,医生诊断林女士患了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林女士很纳闷,胰腺炎多由胆囊结石、胆囊炎或
读者咨询一:  我最近看到一则有关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广告。说通过治疗能让患者关节活动不再受限,让强直畸形的脊柱完全康复,治疗90天就能起效。请问专家,这是否可信?  解答:  中医治疗有助于防止强直性脊柱炎对脊柱关节的侵袭破坏,改善关节功能。中医采用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的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但是,中医治疗应该在正规医院进行,最好在正规医院风湿病专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