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乡村中学生英语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乡村中学英语课堂的实际情况,从营造教学氛围、结合课堂训练、优化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乡村学生英语创新思维的培养,并列举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乡村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中学英语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B-0139-02
  在乡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中學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营造教学氛围
  相比城镇学校的英语教师,教师整体师资水平存在差距。乡村学生的英语基础也较差,多数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英语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个别同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课堂学习的效率比较低。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并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关系,营造创新氛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使用积极地眼光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培养学生敢说的积极性,采用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例如,教师可以说:“Plesase think about it.”对于敢于回答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如“Good”“Great”“Excellent”“You are a clever student”,等等。通过这样的语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发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英语词汇 wave、water、wash、well、wind、wine 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词的含义以及首字母的“形”进行记忆和学习。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构词法、结合语境法、有效情境法进行学习。教师通过以上介绍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英语学习规律,采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英语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结合课堂训练
  (一)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部分,此种思维方式不依照常规,不受限于传统知识。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活学活用。针对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材料和现象,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促使新旧知识内容得到巩固和复习,促使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 begin、finish、come、reach、lend、buy、open、close 等词汇相关句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动词进行归纳和总结,如 cost、pay、take 以及 spend 等词汇的不同表达方式要求学生进行造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路,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批判性质疑。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不依赖于现有的方式和答案,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解 practise doing something 用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列出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如:Lucy often practises French. A. speak B.spoke C. spoken D. speaking
  针对这个选择题,多数的学生会做出选择,认为 D 选项是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的三项选项提出疑问,学生通过分析很快就能够发现 C 选项也是正确的答案。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 practise doing something 和 spoken French 这两个短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谨慎思考,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优化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没有统一的准则。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实践。因此,教师应当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实践中。
  (一)引导学生在模仿中进行创新。语言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模仿的过程中获取乐趣,能够引导其进行创新,这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教学重点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语言练习。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使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内化课本语言。例如,在讲解有关“Is this your coat?”句型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拿着一件外衣向学生发问:“Whose coat is it?Is this coat yours?”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从对答练习中找到外衣的主人。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开口练习英语。教师还可以要求同桌两两之间相互进行练习,讨论对象可以是文具,也可以是其他学生熟悉的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英语是一门交际性的语言学科,应当在实际交往中进行运用。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英语交流的环境中学习,达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例如,在“Who’s ...?How old is ...?”句型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自己的全家福,然后按照小组的形式相互传看照片并且使用句式进行询问。学生能够在相互问答的过程中提升小组合作能力,并提高英语表达的能力。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营造表现自我的平台,促使英语教学充满趣味性,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扩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对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革新,并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措施。教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管友民.如何在中学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4(26)
  [2]俞校林.乡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3]张永芳.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2(12)
  (责编 周伟琳)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通过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注重算理理解,让学生发现运算的规律,提高口算的速度,抓实基础训练,从思维层面上提高口算能力。  【关键词】情境设计 口算能力 算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A-0120-01  口算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想方法,口算能力的强弱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在日常教
【摘 要】本文结合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各大职业院校的要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竞赛辅导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现有的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竞赛辅导策略研究三部分。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竞赛辅导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17-02  一、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的推
针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微课教学模式,以"销售商品收入核算"这一知识点为例对基础会计教学进行微课设计。
近来,关于司法改革的话题风生水起,学术界对司法改革的方向产生了激烈争论。很显然,这种学理上的论争,有助于为决策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参考,有助于减少司法改革的试错成本。但同时,理论裂痕的扩大,也容易造成司法改革实践步伐的紊乱。笔者以为,对司法改革的理论认同是正确推进司法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对于司法职业化的坚持,还是对司法民主化的青睐,都不能回避的共同前提是,司法改革必须从宪政层面出发,谋求宪政共识
现代化理论大师帕森斯认为,普遍的成功意识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特点,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成就而不是通过先天的赋予获取社会地位。于是对成功的关怀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学科——成功学。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出版了名著《人人都能成功》,读者逾千万,一时洛阳纸贵。他提出的17条成功定律,被誉为“铸造富翁”的法则。他创立的“拿破仑·希尔基金会”,成为美国成功
连日来,我一直在关注“两会”的情况,而电视台也显得特别配合,纷纷推出了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场景的报道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意见的采访。我注意到,不少代表仍然还是一副多年来的陈词老调,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充满赞歌,并强调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认真做好贯彻传达工作。  换在二十年前,我们听到这些话也许不奇怪,而且还是习以为常。但是,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十多年的今天,我们的代表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如果有充分的准备,就容易取得成功,否则就可能遭致失败。阅读学习也是如此,每一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
【摘 要】本文针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方案。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C-0164-02  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并且也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学生体育工作的核心部分,科学的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制约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主流大众科学文化,也就是说社会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娱乐文化、消遣文化,甚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诸如所谓的饮食文化、泡沫剧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低俗的性文化、算命文化、麻将文化乃至赌博文化等等,惟独科学文化难以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科学界人士似乎都不以为科学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