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妊娠合并葡萄胎十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内妊娠合并葡萄胎的诊断及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9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例宫内妊娠合并葡萄胎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同期本院产科分娩65 960例,宫内妊娠合并葡萄胎的发生率为1/6 596。10例中,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CHMCF)和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ent fetus,PHMCF)分别为4例和6例。10例患者年龄(30.9±4.1)岁,范围为26~35岁;妊娠2.5(1~4)次。9例在22周+3(12周+3~32周+3)发现,1例于孕9周+发现。(2)6例妊娠期反复阴道出血,3例出现妊娠呕吐,2例妊娠中晚期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发生子痫前期,1例发生重度二尖瓣反流伴轻度肺动脉高压。(3)10例血清β-hCG最高值为139 935(16 990~546 033)U/L,其中CHMCF和PHMCF患者分别为212 500(200 000~546 033)U/L和60 768(16 990~225 000)U/L。(4)5例超声提示胎盘蜂窝状暗区,2例超声仅提示胎盘增厚,1例B超示双侧卵巢巨大黄素化囊肿、胸部CT见左肺下叶多个转移瘤、肺部MRI提示左侧肺部胸膜壁多个结节、盆腔MRI提示妊娠合并完全性葡萄胎,1例超声提示胎盘水泡样,1例超声提示胎儿腹壁连续中断、可见包块、其内可见胃泡、肝脏、部分肠管回声以及脐膨出,1例为胚胎停育。(5)1例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未发现异常,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检测结果为arr[hg19](1-22)×2。其余病例拒绝产前诊断。(6)10例患者中,3例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2例行药物流产+清宫术,2例发生自然流产行清宫术、妊娠物可见胎儿及葡萄胎样组织,1例葡萄胎局部侵犯子宫、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因孕妇左下肺转移瘤行剖宫取胎术,1例孕33周+4发生子痫前期、行剖宫产获得两早产儿;4例病理提示妊娠合并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免疫组织化学P57(-),6例病理提示妊娠合并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57(+)。(7)10例患者按葡萄胎术后随访,2例CHMCF发生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并予以化疗,8例未发生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

结论

产前发现宫内妊娠合并葡萄胎后,应立即鉴别PHMCF或CHMCF。CHMCF可能存在更高的流产、胎儿宫内死亡、早产、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风险,是否继续妊娠,应采取个体化原则。PHMCF患者胎儿畸形或胎儿丢失风险较高,建议及时终止妊娠。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对双胎输血综合征接受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后的妊娠结局和残留吻合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行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且最终在本院分娩的57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分娩后胎盘灌注特点。根据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将这些患者分为平行型、交错型、混合型和单羊膜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手术情况、妊娠结局和残留吻
目的采用MRI成像定量分析孕中晚期脑室与后颅窝池生长发育随孕周的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产前MRI检查的孕妇675例,MRI检查时平均孕周为(29.0±8.5)周。获取这些研究对象的MRI资料,分析左侧脑室三角区宽度(left lateral ventricle trigonometric width,LLVTW)、右侧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门静脉左支矢状部与静脉导管的夹角(angle between sagittal part of left portal vein and ductus venosus,AsLPVDV)及静脉导管直径(diameter of ductus venous,DDV)对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UVC)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
目的探讨孕母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新生儿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母诊断GDM并活产分娩的580例单胎新生儿(GDM组),按照孕妇年龄1∶1匹配的非GDM单胎孕妇的新生儿580例作为非GDM组。新生儿生后3~7 d内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比较组间代谢物的差异,分析GDM与
期刊
期刊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目前已逐渐成为B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线治疗手段,但腔内技术的发展同样导致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随之而来的再入院二次治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以探索二次干预时长、指征、再干预方式与危险因素等。本文就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治疗术后再入院二次治疗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