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界人士对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课题十分重视,因为核心素养教育的实施,能够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向看,初中阶段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过程,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对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理解,还要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性格特点,针对式进行核心素养教学,从而将教学效果最大化。但在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文章通过对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升教学的效果,加强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质;研究
一、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2014年中国针对深化改革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道德教育方向,并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做出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目标。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理论的应用逐渐增多,国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1. 数学核心素养理论方面的研究。数学核心素养理论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种是对数学核心素养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进行研究,比如空间想象力、实际运用等,另外一种是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不仅在知识层面,还在感情层面进行分析;2. 数学核心素养要素构成方面的研究,由数学人文、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等方面组成;3. 数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研究,一种是根据数学核心素质的具体特点,研究教学方式,一种是根据数学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中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第一时刻,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比中国的研究更早,早在1972年,国外在学生生存报告中对人的完整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有明确提出,他们反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要实施全面教学理念。1996年国外有一本书当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四个重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并在2003年对四个重心进行完善,增加了学生改变,形成核心素养的五大素养。国外有著名的科学家对数学素养提出清楚的解释:数学素养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来解决,不仅要完全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满足对数学的实际需求,同时加强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比如解决代数空间问题等。从以上观点可以清楚地看出,国外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更加侧重数学在生活和人文中的应用,国外的研究人员对数学素养研究更加深入,对数学本身的特点,还有心理学、空间学等其他方面进行研究,让数学素养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研究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得到很大的改革,教学素养逐渐被学校重视。根据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是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数学技能等方面进行教育。在新课标中对教学方式有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课程目标、注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等,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从中国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校注重知识教学,忽略学生心理素质,更加侧重于数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没有将教学的实际价值发挥出来,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无法有效地融合,不能满足现代初中教学教育的需求,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学生数学思想品质,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理解不足
部分学校教师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部分数学教师的觀念还处于传统数学教学当中,注重于学生对数学成绩的培养,缺乏对初中生全面的培养。部分数学教师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课程的内容了解较浅,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学方式非常单一,没有及时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程兴趣减少,甚至出现讨厌学习数学的现象。有些教师的知识储备有限,没有及时地扩充自己的储备量,学科相关知识较少(如表1所示)。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根据表2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好感,在数学教学模式中,更加倾向于课堂组织模式,因为此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是课堂组织模式对数学学科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大多数学生很难办到。从中国初中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学生探究性能力重视程度不强,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部分教师还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消极的影响。虽然新课程对以学生为主体有明确表示,但在现实教学当中,部分教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作为旁听者,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甚至讨厌数学。
四、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抽象知识具体化,生动解释知识点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学时,学生需要拥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两种能力都不足。但在多媒体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课程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将比较难懂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像、视频的方式简单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比如: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h动画,将几何知识内容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点线面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图形的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加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构建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结构
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知识结构十分特别,初中的数学知识从浅到深,从简单到抽象,能夠很好地满足初中生的认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接受能力大不相同,导致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没办法做好构建知识体系,但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数学知识的知识点和难点梳理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知识框架,往里面不断加入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扩展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每一部多媒体设备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将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进行完美的联合,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突破区域和空间的制约,实现即时互动,这样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扩展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比如:电子白板由计算机、触碰白板、话筒等几个部分组成,可以记录课堂上出现的知识和问题,帮助学生课后复习,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可通过绘图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几何知识,教师也可以在白板上进行教学,这样更加方便和卫生,并且让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
五、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个全面的学科,拥有非常完整的体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从数学的整体出发,将数学的知识点和难点进行疏通,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会数学知识,而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多功能教学软件结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提前对课堂知识进行预习,引导学生将零散数学知识整合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部分几何知识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课程内容用剖面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将所有图形进行对比,分析出共同点和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从而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模拟功能,将图形的结构借助计算机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充分掌握立体空间图形知识,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满足学生情感需求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创新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融合,从而创新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不管是技术设备的使用,还是合理课程的设计,多媒体技术都能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比如:在《调查统计》课程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多媒体和课堂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投放功能,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完全沉浸在问题情境当中,这样能解决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对课堂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如果问题是生活中的油、米、水果等消费情况,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设置动画人物在超市购买日常用品的画面,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脑海里就自然而然浮现出流动的画面,这时教师搭配一首轻松的音乐,就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学习氛围,减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渠道
现代多媒体教学能够保存教学的声音、图片、视频等,随着中国信息化技术不断地创新,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完美地融合在数学课堂教育当中,可以实现大范围的人际互动教学。并且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逐渐普及,每个学生手里都有智能手机,可以直接在网上取得数学知识的资源。比如:在微课教学当中,主要以短视频为主,对教师教学的过程进行记录,微课具有非常多的功能,不仅能实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还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微课还可以通过主题,将教学的资源进行精细化处理,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直接,微课的传播途径和其他教学方式有很大区别,微课的传播方式非常多,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传播。教师还可以在微课的基础上建立微课教学平台,虽然从目前中国教育的情况来看,建立微课教学平台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真的实现,那么给学校、教师、学生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六、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总结
在信息化背景下,随着教改工作的逐渐深入,教学的重心正在逐步发生改变,教师的教育重心不仅是提升学生的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进行培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从中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当中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没有满足中国学生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部分学校还存在。核心素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对社会发展有帮助的素质和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闫海龙.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4):14-15.
[2]孙凯.聚焦空间观念 培养核心素养:以苏科版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为例[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1(2):31-35.
[3]张静.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华传奇,2020(25):118.
[4]王朝晖.基于核心素养培育需要的初中数学课堂兴趣激发[J].数学教学通讯,2020(26):39-40.
作者简介:
周宝凤,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质;研究
一、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2014年中国针对深化改革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道德教育方向,并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做出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目标。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理论的应用逐渐增多,国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1. 数学核心素养理论方面的研究。数学核心素养理论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种是对数学核心素养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进行研究,比如空间想象力、实际运用等,另外一种是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不仅在知识层面,还在感情层面进行分析;2. 数学核心素养要素构成方面的研究,由数学人文、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等方面组成;3. 数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研究,一种是根据数学核心素质的具体特点,研究教学方式,一种是根据数学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中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第一时刻,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比中国的研究更早,早在1972年,国外在学生生存报告中对人的完整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有明确提出,他们反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要实施全面教学理念。1996年国外有一本书当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四个重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并在2003年对四个重心进行完善,增加了学生改变,形成核心素养的五大素养。国外有著名的科学家对数学素养提出清楚的解释:数学素养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来解决,不仅要完全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满足对数学的实际需求,同时加强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比如解决代数空间问题等。从以上观点可以清楚地看出,国外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更加侧重数学在生活和人文中的应用,国外的研究人员对数学素养研究更加深入,对数学本身的特点,还有心理学、空间学等其他方面进行研究,让数学素养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研究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得到很大的改革,教学素养逐渐被学校重视。根据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是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数学技能等方面进行教育。在新课标中对教学方式有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课程目标、注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等,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从中国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校注重知识教学,忽略学生心理素质,更加侧重于数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没有将教学的实际价值发挥出来,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无法有效地融合,不能满足现代初中教学教育的需求,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学生数学思想品质,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理解不足
部分学校教师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部分数学教师的觀念还处于传统数学教学当中,注重于学生对数学成绩的培养,缺乏对初中生全面的培养。部分数学教师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课程的内容了解较浅,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学方式非常单一,没有及时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程兴趣减少,甚至出现讨厌学习数学的现象。有些教师的知识储备有限,没有及时地扩充自己的储备量,学科相关知识较少(如表1所示)。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根据表2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好感,在数学教学模式中,更加倾向于课堂组织模式,因为此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是课堂组织模式对数学学科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大多数学生很难办到。从中国初中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学生探究性能力重视程度不强,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部分教师还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消极的影响。虽然新课程对以学生为主体有明确表示,但在现实教学当中,部分教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作为旁听者,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甚至讨厌数学。
四、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抽象知识具体化,生动解释知识点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学时,学生需要拥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两种能力都不足。但在多媒体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课程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将比较难懂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像、视频的方式简单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比如: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h动画,将几何知识内容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点线面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图形的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加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构建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结构
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知识结构十分特别,初中的数学知识从浅到深,从简单到抽象,能夠很好地满足初中生的认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接受能力大不相同,导致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没办法做好构建知识体系,但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数学知识的知识点和难点梳理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知识框架,往里面不断加入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扩展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每一部多媒体设备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将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进行完美的联合,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突破区域和空间的制约,实现即时互动,这样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扩展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比如:电子白板由计算机、触碰白板、话筒等几个部分组成,可以记录课堂上出现的知识和问题,帮助学生课后复习,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可通过绘图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几何知识,教师也可以在白板上进行教学,这样更加方便和卫生,并且让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
五、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个全面的学科,拥有非常完整的体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从数学的整体出发,将数学的知识点和难点进行疏通,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会数学知识,而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多功能教学软件结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提前对课堂知识进行预习,引导学生将零散数学知识整合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部分几何知识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课程内容用剖面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将所有图形进行对比,分析出共同点和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从而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模拟功能,将图形的结构借助计算机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充分掌握立体空间图形知识,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满足学生情感需求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创新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融合,从而创新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不管是技术设备的使用,还是合理课程的设计,多媒体技术都能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比如:在《调查统计》课程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多媒体和课堂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投放功能,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完全沉浸在问题情境当中,这样能解决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对课堂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如果问题是生活中的油、米、水果等消费情况,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设置动画人物在超市购买日常用品的画面,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脑海里就自然而然浮现出流动的画面,这时教师搭配一首轻松的音乐,就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学习氛围,减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渠道
现代多媒体教学能够保存教学的声音、图片、视频等,随着中国信息化技术不断地创新,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完美地融合在数学课堂教育当中,可以实现大范围的人际互动教学。并且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逐渐普及,每个学生手里都有智能手机,可以直接在网上取得数学知识的资源。比如:在微课教学当中,主要以短视频为主,对教师教学的过程进行记录,微课具有非常多的功能,不仅能实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还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微课还可以通过主题,将教学的资源进行精细化处理,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直接,微课的传播途径和其他教学方式有很大区别,微课的传播方式非常多,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传播。教师还可以在微课的基础上建立微课教学平台,虽然从目前中国教育的情况来看,建立微课教学平台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真的实现,那么给学校、教师、学生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六、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总结
在信息化背景下,随着教改工作的逐渐深入,教学的重心正在逐步发生改变,教师的教育重心不仅是提升学生的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进行培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从中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当中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没有满足中国学生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部分学校还存在。核心素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对社会发展有帮助的素质和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闫海龙.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4):14-15.
[2]孙凯.聚焦空间观念 培养核心素养:以苏科版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为例[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1(2):31-35.
[3]张静.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华传奇,2020(25):118.
[4]王朝晖.基于核心素养培育需要的初中数学课堂兴趣激发[J].数学教学通讯,2020(26):39-40.
作者简介:
周宝凤,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