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味蕾,让宝宝爱吃蘑菇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烦恼,家里的宝宝不爱吃菌类食物,甭管香菇、平菇、口蘑还是金针菇,通通不吃,每次硬塞进孩子嘴里,一定会被吐出来,就算挨一顿打勉强吃进去了,也会在嘴里死嚼,不肯咽下去。问其缘由,人家说了,没味道还嚼不烂!好吧,我败给你了。就在我濒临崩溃、准备放弃的时候,有一次外出就餐,点了一盘铁板酿花菇,儿子居然破天荒地吃了两个,虽然仍然是吃了两口就不肯吃了,但这也算零的突破!
  根据这件事我总结出来,孩子不是不肯吃蘑菇,而是他喜欢吃有滋味的食物。煮汤的蘑菇太清淡,没味道不喜欢吃;而香菇在所有菌类里算是比较难嚼的,所以即使做得味道鲜美,也会因嚼不烂而难以下咽。
  根据以上几点,我决定试试其他的做法,比如用酱来焖杏鲍菇。杏鲍菇是营养非常丰富的菌种,口感较嫩不似香菇那样难嚼。因为味道偏清淡且没有特别重的菌类味儿,所以很容易吸收酱料的香气和味道。而且甜面酱咸中带甜,很受孩子们的喜欢,用甜面酱来焖杏鲍菇,有开胃助食的功效!
  用料:
  杏鲍菇2根,食用油40克,甜面酱10克,清水30克,盐1/4小勺,鸡精1/4小勺,玉米淀粉5克,小葱适量。
  做法:
  1.杏鲍洗净,切圆片。
  2.煎锅倒少量油,烧热后转中火,下入杏鲍菇两面煎熟。
  3.将甜面酱挤入清水中调匀,倒入锅中,加入盐和鸡精翻炒均匀。
  4.待水分收至八成干时,将玉米淀粉加入水调成水淀粉倒入锅中勾芡,快速翻炒均匀使酱汁包裹在杏鲍菇表面,关火装盘即成。
其他文献
有传言称,空腹吃香蕉的话就会拉肚子,而且由于香蕉富含钾,空腹食用对心脏功能差的人不好。关于食用香蕉会引起腹泻的说法,很有可能源于香蕉通便的传说。对于“香蕉通便”的原理解释,通常有两种说法:其一,香蕉富含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具有通便的作用;其二,香蕉中富含果糖,果糖具有通便作用,严重时可以引起腹泻。不过遗憾的是,这两种说法都颇站不住脚。  香蕉是腹泻病人的上佳补品  首先谈谈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指的是
记得小时候在泉州乡下,我最不爱吃的就是菜包,觉得那没味儿,因为这事母亲没少骂我“不惜福”,不过现在偶尔家里弄上几个,倒是觉得很新鲜的。由此可见,人是善变的,可菜包却始终如一。  所谓菜包,说来也简单,做菜包的皮是米粉。做馅的则是最普通不过的大萝卜。做菜包,先把一半糯米一半籼米混合,磨成生米浆,用一个布袋子装好,扎紧袋口把它吊了起来,让水慢慢从布袋中渗出,以便沥干水分。第二天把滤干了的米浆倒出,加入
阳光和煦的5月,万物生机勃发,也是野菜生长旺盛的时期。40年前我们因生活所迫去吃野菜,20年前我们想要忆苦思甜来尝野菜,今天我们再次吃野菜,是因为营养。有时候市场上野菜的价格甚至比普通菜还要高,哪些野菜可以食用,怎样才能吃出健康美味呢?  香椿豆腐丸子  香椿是深受人们青睐的春季时令佳蔬,含有香椿素,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它富含的维生素E,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  用料:  香椿50克,猪肉馅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使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到现在对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渴求,这也是立足于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强社会的根本。目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也使各个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方面发展高素质人才为教育的核心,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加入多元文化的理念是我们应当遵循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改革的进行,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自
酒又称“般若汤”,是和尚对酒的隐语。宋代苏轼在《东坡志林》述:“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为了偷吃酒肉之后还能心安理得,僧人想了这些风雅的名词,以欺佛祖然后自欺,想来也是美事。  酒如陈酿,捂在唐诗的坛里,逾越千年,香飘四溢。单是诗仙李白的斗酒诗,就已不胜枚举,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潇洒清疏
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生活的安定,促进先进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保证社会财富的安全及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即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各种类型的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会、商品交易会、信息发布
摘要:中学古筝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娴熟的古筝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过,现阶段古筝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凸显实践性,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无法灵活运用知识,或者存在知识衔接生硬的问题,因此,要创新古筝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中学古筝实践课 艺术 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