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装饰画在小学绘画中的有效应用探索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样性、多元性是儿童绘画的主要特征。儿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选择以绘画的形式表达自身所思所想。线描装饰画在整个小学绘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发展特征出发,详细探究线描装饰画在小学绘画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线描装饰画;小学绘画;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76
   随着心理、生理年龄的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绘画能力开始有所增长,如学生描绘物象轮廓的能力开始提升,对立体空间的描绘也更为准确等。但受相关因素制约,这一阶段的学生还缺乏一定的绘画技巧,并且对自己的绘画能力不自信,不敢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内心的东西,继而对绘画失去兴趣。那么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该如何保护学生的绘画兴趣,并让学生的绘画能力有所提升呢?下面做详细分析。
   一、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发展特征简析
   在运用线条进行艺术创作这件事情上,艺术家与小学生都抱有同样目的,便是通过线条记录以及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在一幅绘画作品中,线条有粗有细,有浓有淡,这些形态不一的线条共同构造出了物象的大小以及明暗关系。
  对于小学生而言,线条不仅是一种美术符号,还是一种能体现他们美术能力发展的形式。很多小学生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以线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线条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别样意义。在《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中,杨景芝也谈道:“线描画是儿童最喜欢、最得心应手的绘画表现形式”[1]。线描画以不同的绘画材料作为媒介,加以点线面与黑白灰关系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能力以及动手创作能力。
   有学者提出,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能力处于“图画再现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绘画能力发展相对缓慢,因而需要通过引导、教育来促进学生绘画能力发展、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符号式的绘画形式已经较为简单,无法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他们希望获得某种绘画技巧创造出更具视觉说服力的美术作品。也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绘画上的不足,希望能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现实事物。加德纳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绘画风格有所转变,并对自身的绘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缺乏正确认识,在绘画过程中不易注入真情实感[2]。
   总体来说,在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的增加,小学生开始不满足于意象期的作品,他们开始欣赏一些写实的作品。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绘画技巧,因而画面线条缺乏表现力,对物象轮廓也把握得不够准确。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绘画能力缺乏信心,如他们不敢用实线勾勒绘画轮廓,在绘画时多是以虚线代替实线。基于此,在小学绘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对学生的绘画表现方式加以限制,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绘画能力发展情况给其提供更广的绘画媒介,教给他们一定的绘画技巧,让他们掌握自我绘画评价的标准,从而促进绘画能力发展[3]。
   二、线描装饰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儿童线描具有抒发儿童内心情绪、引导儿童个性以及思维智力发展等作用,因而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对儿童线描教学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因而在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简单分析如下。
   (一)过分重视线描画的艺术价值
   小学阶段的线描教学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绘画技法教学,只是为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打破绘画能力停滞不前的状态。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部分美术教师却过分注重线描画的艺术价值,从而导致教学方向、教学重心有些失衡。究其原因是美术教师未能充分理解、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发展规律,没有将美术教学与学生身心成长紧密连接起来,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未能实现完全统一,未能将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指导实践中去,从而使得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氛围不浓厚,导致美术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绘画兴趣[4]。
   (三)教學评价机制单一
   教学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教师才能掌握线描画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学习效果,进而给学生提出完善的建议,促进学生绘画能力提升。但当前,一些美术教师不注重教学评价,或是在评价过程中存在标准单一、方式单一等问题,评价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因而无法起到促进学生绘画能力发展的目的。并且在评价机制单一的情况下,小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作品的独创性也得不到认同,学生的绘画兴趣、绘画观念、绘画能力等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线描装饰画在小学绘画中的有效应用探索
   (一)遵循相关教学理念
   在进行小学线描装饰画教学时,小学美术教师应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到,绘画教学不仅是技能教学,还是审美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活动。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智力、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应当是客观且全面的。为此,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全面发展。
   在进行小学线描装饰画教学时,教师也需认真践行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了解每位学生的绘画基础、审美观念、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以及绘画表现风格等,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展开教育,努力让学生的绘画兴趣得到保护。同时,为保证绘画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教师还应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喜欢以及接受程度,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在小学绘画教学中,教师也应严格遵循主体性教育观念,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绘画教学的出发点、立足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二)注重情境创设
   有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还是无法做到全面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适当运用情境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引导学生想象力发展,实现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与锻炼。教师应认识到传授绘画技能并不是小学绘画教学的唯一目标,也不是最主要目的,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等的发展。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理解能力有限,因而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也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以此拉近学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绘画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线条的基础练习
   1.单线练习。在线描装饰画中,黑色是画面的重色区域,白色是画面空白部分,灰色是线条的疏密关系形成的区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练习,即单线条的练习。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描摹、涂抹,在经过反复练习后做到在画长线条时行笔缓慢,线条平直,线与线之间的距离恰当,线条足够流畅。
   2.线描小幅分类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运用自然界的描摹、绘画资源,如蜻蜓、猫、荷花等各类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练习描绘。如教师可先指导学生从树木的外形轮廓进行练习,然后添加线条作内里的黑白装饰效果。由于小学生绘画经验较少,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绘画技巧。如在描绘一个物体时就抓住它的各方面特征,画大象时要抓住大象鼻子长、耳朵大的特征;画七星瓢虫时抓住它背部有七个黑点;画人物时抓住眼睛、嘴巴、鼻子、体型等各方面特征。
   (四)采取多元教学评价方式
   前文已经提及,单一的评价机制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因此美术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对教学评价方式、标准继续进行适当的创新优化,让教学评价机制更适合小学线描装饰画教学工作,让教学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
   小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的主要目的在于表达自身想法。因而在对小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就需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看到学生性格、思想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进而对学生的绘画作品做出中肯、客观的评价,让学生的想法、独创性被看到。绘画是小学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线条是属于小学生自己的绘画语言。小学生绘画作品中的线条或粗或细,或灵动或笨拙,都是学生自然情感的流露,是学生在进行自我表达。可以说线描就是小学生绘画的内核。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作品,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小学生如何科学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畫作。而要实现以上目标,小学美术教师就要灵活运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视角分析、评价、品味线条,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评价活动中获得进步与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线描装饰画教学是小学绘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做好线描装饰画教学可为学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应从学生出发,根据小学生绘画能力发展特征以及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评价机制,进而提升绘画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涛.小学美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装饰画的线条描绘[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54.
  [2]韩均.黑白装饰的美丽——线描装饰画教学案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6(27):49.
  [3]王品.装饰线描造型教学分析——以幼师学前教育专业为对象[J].现代装饰(理论),2014(6):208.
  [4]刘爱平.儿童线描画教学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部门也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辅助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其全面发展。本文就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分析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拓展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家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发的重视,同时也对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德育对于学生来说起到了指引灵魂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树立正确的人格。因此本文对于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詞: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中
摘 要:幼儿园音乐区活动是一种益于幼儿成长的活动,能增强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表达、表现的需要,增强幼儿的音乐能力。如何能让音乐区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发更多有意義的音乐活动,教师的支持起着重要作用。在音乐区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从空间和时间的安排上给予支持,还需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音乐区活动,促使幼儿从音乐区活动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区;有效策略  中图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英语作为一门高职院校中所有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学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词汇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更加不可忽视。但就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词汇课堂教学却仍处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同时,我国的英语教学也仍然处于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状态。该文通过对当代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词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境进行解读分析,并且结合理论与实践,分别从教育工作者与被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试着找出困境原因并且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摘 要: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探究过程,引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面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必须要紧紧围绕物理核心素养下的要求,精心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实验教学方案,借助有效的探究式实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开展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
摘 要:在中小学教学中,体育作为一项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科目,越来越被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能够让学生置身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对增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
摘 要:小学英语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奠基阶段。如何打造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过程,需要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不仅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够优化教学,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助力学生有效学习。  关
会展口译中,由于中外文化差异较大,口译员、顾客、工作人员与国外参展商之间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这些冲突主要体现在价值观、文化认知、思维模式、对口译员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差异。口译员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也要采取恰当方式传递深层信息、巧妙化解冲突。冲突若不能及时解决,就会产生误解,进而导致交际中止、交易难以进行。因此,口译员需增强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知,在实践中提高对文化冲突的应对能力,用好口译策略。
摘 要:每个人都会因为环境、自身、突发事件等产生愉悦、郁闷、愤怒、恐惧等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幼儿也不例外。而且幼儿年龄小,还不太了解自己的情绪,缺乏对于情绪的管理,容易出现过激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幼儿情绪特点,接纳和尊重幼儿的情绪,及时引导幼儿宣泄情绪,培养幼儿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为此,本文将从幼儿情绪的特质入手,对幼儿情绪的管理与引导进行研究,以供教师和家长进行参考。  关键词:幼儿情绪;
《流浪地球》讲述人类建造地球发动机,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向西方人讲好这个优秀的中国故事有助于中国形象的构建。文章从郭建中教授提出的科幻小说翻译的三个标准出发,探讨《流浪地球》的英译本。研究发现,译者凭借其优秀的双语能力、文化认知和科技常识,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实现了译文的文学性、科技性和通俗性,向西方读者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