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厌烦英语,视上英语课为“受罪”或“煎熬”。为何中职英语教学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呢?很显然,这跟他们的初中英语基础不扎实有关。另外,中职生还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差、学习能力不强、思想素质偏低、缺乏恒心与毅力等不足之处。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针对如何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做了以下的分析及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不良心理的分析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学业不良学生”。所谓“学业不良学生”主要是指那些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等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有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耐挫力低,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我通过采取课堂提问、问卷调查,以及与学生交谈等形式,对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进行一定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1.无用心理 我校大部分是未考上普通高中的落榜学生,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普通认为职业高中没有普通高中的学业负担重,没有升学压力,应付学完 三年的课程就能毕业,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便可以了。
2.畏难心理 在我校录取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刻苦攻读、认真学习的精神,中考英语成绩多数不及格,有的甚至分数很低。他们一旦再遇到困难和考试不及格就灰心丧气,甚至萌发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
3.自卑心理 由于知识基础不牢、智力差异的存在和其他社会因素,有些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困难,考试成绩经常不尽如人意,甚至不及格。特别是有时还遇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甚至讽刺、挖苦、批评、训斥,因此他们觉得自己天生脑子笨,不开窍,不是学习外语的料,便自暴自弃。
二、改变中职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为学习动机的不足所抑制。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含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
(1)外部动机激发。首先,适当地运用奖励。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赏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是教师的鼓励、微笑等。其次,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应通过建立合作的课堂学习方法,如改进评分方法,采用鼓励性评价,淡化竞争气氛,用类似分层作业的方法提倡互助与协作,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
②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③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的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注意和了解程度、赏罚情况等。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他们或者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焦虑,或者对学习产生恐惧,或者会由于连续的失败而逃避学习,由此成绩就会下降甚至学业不良。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充分挖掘英语学科中的知识兴趣点。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系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克难关的习惯。
总之,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用脑,要教会他们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要帮助他们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具有远大的理想、广阔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而且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能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勇于拼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各项建设做出他们的贡献。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不良心理的分析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学业不良学生”。所谓“学业不良学生”主要是指那些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等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有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耐挫力低,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我通过采取课堂提问、问卷调查,以及与学生交谈等形式,对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进行一定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1.无用心理 我校大部分是未考上普通高中的落榜学生,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普通认为职业高中没有普通高中的学业负担重,没有升学压力,应付学完 三年的课程就能毕业,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便可以了。
2.畏难心理 在我校录取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刻苦攻读、认真学习的精神,中考英语成绩多数不及格,有的甚至分数很低。他们一旦再遇到困难和考试不及格就灰心丧气,甚至萌发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
3.自卑心理 由于知识基础不牢、智力差异的存在和其他社会因素,有些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困难,考试成绩经常不尽如人意,甚至不及格。特别是有时还遇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甚至讽刺、挖苦、批评、训斥,因此他们觉得自己天生脑子笨,不开窍,不是学习外语的料,便自暴自弃。
二、改变中职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为学习动机的不足所抑制。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含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
(1)外部动机激发。首先,适当地运用奖励。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赏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是教师的鼓励、微笑等。其次,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应通过建立合作的课堂学习方法,如改进评分方法,采用鼓励性评价,淡化竞争气氛,用类似分层作业的方法提倡互助与协作,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
②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③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的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注意和了解程度、赏罚情况等。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他们或者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焦虑,或者对学习产生恐惧,或者会由于连续的失败而逃避学习,由此成绩就会下降甚至学业不良。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充分挖掘英语学科中的知识兴趣点。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系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克难关的习惯。
总之,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用脑,要教会他们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要帮助他们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具有远大的理想、广阔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而且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能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勇于拼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各项建设做出他们的贡献。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