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篷篷很喜欢洗东西。
她要洗衣服,妈妈说:“去去去,你不会洗的。”篷篷只好去洗自己的玩具。
一样一样玩具都洗过了,篷篷把脚上的白跑鞋弄湿了。她把跑鞋脱下来,拎去给妈妈看:“妈妈你看,鞋子脏了,我把它洗洗干净,好吗?”
“你不会洗的。”
“会的。”
“不会的。”
“我会的嘛——”篷篷追着妈妈说。
“好好好,你去洗吧。我去买菜。”妈妈发给篷篷一把刷子、一块肥皂。篷篷笑得嘴也合不拢了,一边刷,一边还在笑:“嘻,妈妈真好!”
鞋子洗好了。呀,袜子弄湿了,脱下来,洗洗吧!
袜子洗好了。哟,裤腿弄湿了,好,裤子也脱下来洗洗!
裤子洗好了。嘿,衣服袖子又弄湿了,对,把衣服也脱下来洗洗!
等妈妈买菜回来,看见篷篷赤裸着身子,浑身上下全是肥皂泡,变成了一个肥皂人;再一看,地上淌了一地的肥皂水。
“咳,你这个小孩!快快快,我来把你洗一洗吧!”
妈妈把篷篷放到盆里,倒上热水,哗啦哗啦,呼哧呼哧,洗了又洗。
篷篷说:“妈妈,我帮你做事情了,对吗?”
“对,对,你帮了我大忙!”
“那么你谢谢我呀!”
“谢谢你。”
“嘻,别客气。”
牵手阅读
三个故事,写出了三个不一样的孩子。作家们对孩子天真的心理和行为的描写显得十分到位。读者会宽容地笑着理解吃了水果糖又摔了糖罐的米沙,会饶有兴致地陪着丁一小慢慢发现那个“不好”的地方,也会十分愿意在游戏和肥皂泡沫里与可爱的篷篷相遇。作家们对生活中真实的细节和场景,以审美的眼光进行筛选、组织,进而进行设计和编织,将其中最纯粹、最幽默的童趣提炼出来加以艺术化的表现,这是这一类故事成功的关键。
本栏责任编辑 吴昕颖
她要洗衣服,妈妈说:“去去去,你不会洗的。”篷篷只好去洗自己的玩具。
一样一样玩具都洗过了,篷篷把脚上的白跑鞋弄湿了。她把跑鞋脱下来,拎去给妈妈看:“妈妈你看,鞋子脏了,我把它洗洗干净,好吗?”
“你不会洗的。”
“会的。”
“不会的。”
“我会的嘛——”篷篷追着妈妈说。
“好好好,你去洗吧。我去买菜。”妈妈发给篷篷一把刷子、一块肥皂。篷篷笑得嘴也合不拢了,一边刷,一边还在笑:“嘻,妈妈真好!”
鞋子洗好了。呀,袜子弄湿了,脱下来,洗洗吧!
袜子洗好了。哟,裤腿弄湿了,好,裤子也脱下来洗洗!
裤子洗好了。嘿,衣服袖子又弄湿了,对,把衣服也脱下来洗洗!
等妈妈买菜回来,看见篷篷赤裸着身子,浑身上下全是肥皂泡,变成了一个肥皂人;再一看,地上淌了一地的肥皂水。
“咳,你这个小孩!快快快,我来把你洗一洗吧!”
妈妈把篷篷放到盆里,倒上热水,哗啦哗啦,呼哧呼哧,洗了又洗。
篷篷说:“妈妈,我帮你做事情了,对吗?”
“对,对,你帮了我大忙!”
“那么你谢谢我呀!”
“谢谢你。”
“嘻,别客气。”
牵手阅读
三个故事,写出了三个不一样的孩子。作家们对孩子天真的心理和行为的描写显得十分到位。读者会宽容地笑着理解吃了水果糖又摔了糖罐的米沙,会饶有兴致地陪着丁一小慢慢发现那个“不好”的地方,也会十分愿意在游戏和肥皂泡沫里与可爱的篷篷相遇。作家们对生活中真实的细节和场景,以审美的眼光进行筛选、组织,进而进行设计和编织,将其中最纯粹、最幽默的童趣提炼出来加以艺术化的表现,这是这一类故事成功的关键。
本栏责任编辑 吴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