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的公众考古学实践探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的公众考古学实践进行探索,能够有效提高遗址类博物馆公众考古实践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将首先对公众考古学进行概述。其次,对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公众考古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工作认知理念上的趋势、挖掘与保护工作不均衡、公众考古学实践管理上的缺失以及社会文物保护外在条件的不完善四方面内容。最后,对优化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的公众考古学实践措施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引导工作认知理念创新、挖掘与保护工作均衡实践、公众考古学实践管理结构化以及社会文物保护外在制度的完善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遗址类博物馆;公众考古;实践管理
  遗址类博物馆主要对我国文化遗产进行展示,观众通过对博物馆中展示的物品进行欣赏,能够对历史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为了让观众能够对博物馆中的事物进行深入理解,需要在观众欣赏的过程中有专人进行讲解。博物馆中讲解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观众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博物馆的印象。由此可以看出博物馆讲解工作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在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在公众考古实践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公众考古实践的质量,就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认识,同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公众考古学概述
  公众考古在刚刚出现时,许多人对公众考古的含义并不理解,在对公众考古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理解。从字面上理解,其中的“公众”指的是公共的、与大众有关的,具有较强的公共性,代表着与大众一起共享。公众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其中包含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在此过程中更加重视人们的主观性以及分散性。从这一层含义上看,公众与公众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统一性以及相通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二者又是相互违背的,公共有时并不完全符合公众,公共不能够将公众的意愿完全表达出来,从这一角度看,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正是因为这两种性质,赋予了公众考古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带有较强的公共性质,多数指政府建立的公众机构,利用这些机构,人们能够进行考古工作,或者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其中主要包括历史博物馆以及考古机构等。这类机构的建立是从公众利益出发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拥有相对专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技巧,能够全方面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但是这类机构如果与公众缺乏沟通,也会产生一定的发展障碍。
  第二层含义指的是非专业的考古组织,这类考古组织具有较强的多元化,与考古机构相同的是,他们也同样拥有考古资源以及考古文物的拥有权,也有责任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由此可以看出,公众考古就是将政府以及公众联系起来,将考古学赋予一定的公共意义,对专业以及非专业之间的关系相互平衡,并重点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考古资源的共享问题以及考古知识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促进我国考古行业的发展。
  二、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的公众考古学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认知理念上的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考古作为我国比较小众的行业,人们对考古的了解并不多,这就导致许多人对考古缺乏一定的理念认知。在博物馆讲解工作中也是如此,许多讲解人员在进行讲解的工作时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够积极,并没有对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导致观众无法对考古文化以及考古历史进行全面了解,降低了考古文化的传播质量。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讲解人员在工作理念上出现了认知偏差,也就是说并没有对考古讲解工作进行足够的重视,自然无法对公众考古进行深入讲解,影响公众考古的发展传播效率。
  (二)挖掘与保护工作不均衡
  公众考古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挖掘工作与保护工作不平衡的现象,将挖掘工作作为公众考古的重点工作,忽视了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这种工作方式可能会造成历史文物受到损坏,甚至出现历史文物被盗等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公众考古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对文物进行有效挖掘,同时还要对考古文物以及考古文化进行重点保护,使二者之间保持较为平衡的状态。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公众考古工作的发展,同时促进公众考古文化的宣传。
  (三)公众考古学实践管理上的缺失
  要想保证公众考古的实践质量,就要针对公众考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公众考古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根据标准考古流程进行。这种方式能够对公众考古的实践质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公众考古行业进行规范。目前,我国多数公众考古组织由于数量较多,人们的工作种类也较多,因此在公众考古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公众考古的实践质量,就要根据科学的管理标准进行。除此之外,完善公众考古的实践管理,还能够为公众考古的发展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
  (四)社会文物保护外在条件不完善
  在对社会文物进行保护过程中,我国普遍存在保護条件不完善现象,导致社会文物无法得到全面保护。例如,部分博物馆由于资金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的影响,博物馆中文物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保养,出现破损等现象,影响博物馆文物展出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我国文物保护的整体质量。另外,部份博物馆由于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出现文物遭到游人损坏,甚至是文物被盗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在对社会文物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有关人员对其进行深入完善。
  三、优化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的
  公众考古学实践的措施
  (一)引导工作认知理念创新
  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游客起到讲解引导的作用,要想达到较高的讲解质量,就要对目前讲解人员的工作认知理念进行创新,使其形成一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工作认知理念。例如,相关人员在进行讲解语言创新的过程中,要针对观众给予的反馈对讲解方式进行适当变化。当观众出现疲倦或者走神时,讲解人员可以利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活跃气氛,将观赏者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最终达到提高讲解质量的效果。另外,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讲解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知识拓展讲解,这种方式能够使观赏人员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对工作知识认知理念进行创新,能够对考古相关知识进行有效传播,使更多人认识到考古学的魅力。   (二)挖掘与保护工作均衡实践
  在传统考古挖掘的过程中,为了保护文物不遭到破坏,往往采用挖掘回填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文物的保护效率并不高,甚至部分不法人员在回填之后进行二次挖掘,严重破坏考古文物,对我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挖掘工作以及保护工作进行相互平衡,这种方式能对考古文物进行有效保护。例如,在对某一挖掘点进行挖掘之后,不对其进行二次回填,而是对其进行保护展示,这种方式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考古文化,保护考古文物的同时,体现出公众考古的内在含义。在对其进行保护展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分别为博物馆展示、遗址公园展示以及考古遗址景观展示。其中博物馆展示为最常见的文物展示形式,将挖掘出来的考古文物陈列在博物馆中,通过专业的讲解人员进行讲解,能够使人们对文物背后的内在含义进行深入了解,感受当时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主要展示的是历史人物曾经居住过的建筑等,通常情况下占地面积较大,风景秀美,使人们在观赏景色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考古遗址展示主要是将真实的考古地点展示在人们面前,例如我国西安的兵马俑等。
  (三)公众考古学实践管理结构优化
  在对公众考古学实践管理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重点对每项流程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整,实现整体的结构优化。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对公众考古实践管理中各个板块进行优化的方式,提高管理质量。例如,在对遗址类博物馆的陈列方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出公众考古的公众性,使更多人参与到其中,可以对文物的陈列方式进行创新,建立一个公众考古的互动平台。在该平台中,观赏人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对考古文化以及考古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在山西博物馆进行文物陈列的过程中,通过电脑游戏、模拟考古场地、模拟考古挖掘以及复原考古影像等方式与观赏人员进行互动,达到传播考古文化的效果。
  (四)社会文物保护外在制度的完善
  对社会文物进行保护能够促进我国考古文物的长期发展,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社会文物保护的质量,就要对社会文化保护的外在制度进行完善。例如,在对社会文物完整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完整性检验设备对社会文物进行扫描,将扫描结果记录在相关系统中,并对社会文物进行定期扫描检查,将每次的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系统中,将每次的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种方式能够直观看出社会文物在该阶段的变化,如果变化超出了安全范围,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该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另外,为了保证社会文物保护外在制度的完整性,可以将社会文物保护制度分为几个方面进行制定,提高社会文物保护制度的应用价值。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社会文物进行全方面保护,同时还够促进我国公众考古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公众考古实践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公众考古学实践的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公众考古学实践措施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公众考古学实践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遺址类博物馆的存在价值以及地位,进而促进遗址类博物馆长期稳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对遗址类博物馆讲解工作中公众考古学实践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能够为今后公众考古学实践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焱鸿.全球化视野下的公众考古学新发展——当代中国、日本及韩国之比较[J].惠州学院学报,2015,(05):83-86.
  [2]考古在身边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室[J].大众考古,2016,(05):28.
  [3]郑媛.公众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彭敏,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史前文化、公众考古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日本是接受我国文化比较多的国家,在日本当前的教育文化中可以看到我国隋唐时期教育文化的影子,文章对此开展研究,分析隋唐时期教育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文化;隋唐时期;日本文化;文化交流;奈良时代;建筑理念  隋唐是我国古代教育文化发展比较昌盛的时期,出现各种教育文化,对后世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日本在隋唐时期和我国的交流比较多,四次派遣遣唐使和大量的学问僧以及留学生,对隋唐时期的先进经
【中图分类号】G623.23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小学教育,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學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所听过的数节计算机辅助教学课,浅谈计算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越性。  一、激发了阅读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
摘要:随着教育界的大规模整改,新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育理念造成了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不少新教育理念的提出让人耳目一新,这一举措也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新要求,必将导致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设计上进行改变。新课标对初中物理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而对应的是初中物理教师对于物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有所改变,本文就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论述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摘要: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他们的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阅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将重点来围绕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途径来展开分析,力求能够从根本上提升
“合理使用”是著作权中一项特殊且不可且少的制度.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面临巨大挑战,法律规定的滞后性使得现有制度无法满足需求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国民政府通过系列法令条例对兵役制度进行调整,以适应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农村征兵的程序在规章制度中看似井然有序,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不尽人意;下层群众的逃
【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中,电子阅读的出现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阅读服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如何加强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推广成为了图书馆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如果人们逐渐淡化了传统阅读,那么图书馆的价值就难以发挥出来,要想加强传统阅读服务的推广工作,首先要明确目前的的现状,同时还要明确传统阅读方式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同时开拓创新,这样才能找到新的传统阅读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图书馆;传统阅读;阅
摘要:语文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了能够让学生把这门课程学好,在现代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式或者策略,其中小组合作和主题阅读是效果比较明显的两种教学方式与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两者各自的特点并且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主题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语文之根。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主渠道。但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虽然在课堂阅读教学上摒弃了旧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实施以“三维”目标为核心的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却陷入了首席失语、虚假对话、盲目拓展等误区,使现代文课堂阅读教学始终走不出低效化的樊篱。可以说,阅读教学几乎霸占了语文课堂。可结果如何呢?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