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y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局限,以及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团体心理辅导下的诚信教育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有效方式,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失信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构建团体心理辅导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2-01
  一、我国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已经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考试作弊、拖欠学费、贷款不还、伪造就业材料、签约后擅自违约、不遵守网络道德等等。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社会,当然最核心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现有的诚信教育更显得苍白无力,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当代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很难继续发挥培养、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作用,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失信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新路径,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的示范者,传播、创造社会文明,引领社会诚信,刻不容缓且意义重大。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局限
  1.诚信教育施教体系失缺
  目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主要依靠《思想道德修养》等专业课程,学时有限,且仅讲授理论知识。仅仅依靠一两个部门、一两项教育活动,没有发挥其他课程教学、教育要素和环节的应有作用,难以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2.诚信教育主体知识素质不理想
  新时代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当前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层次和水平存在局限难免落伍,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业显得力不从心。
  三、团体心理辅导及其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目前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方法更多依赖于外部的管理和惩罚,如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签订诚信承诺书,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考试纪律和规章制度等等。以上对策只是从他律的层面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约束,而这种他律约束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并不适合。诚信问题归根到底是心理问题,所以,诚信教育必须深入探寻适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形式,对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大学生的诚信行为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1.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在团体的环境中,实现人机交互,促使成员彼此获取信息,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态度行为,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作为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团体心理辅导倡导以人为本,这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在于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交往、相互作用的机会,使成员增加自我认识、自我肯定,促发积极交往行为。
  2.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1)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诚信认知的辨析过程,引导其正确归因
  团体心理辅导面向的成员多,每个人都可以带着独特的观点参加活动,这些观点提供了认识同一问题的多个视角。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彼此的尊重与倾听,每一位成员在团队中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而是要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认识到对方的独特性。
  实践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将针对样本团体进行长期跟踪,把团体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辅导后的长效影响,继续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良好人格塑造方面的积极作用。总之,面对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的迫切形势,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必将为高校诚信教育增添新的抓手和助力。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美]亚隆等著;李敏,李鸣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第5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张潮等.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成员主观意愿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踐,2014(8).
  [4]梁琦.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大学生自我接纳和人际信任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4).
  [5]李俊峰.体心理辅导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17).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多采用学生随堂实验的教学形式,这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文章认为,加强随堂实验教学,充分发挥随堂实验的教学功能,是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对物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新课改 实验教学 物理随堂实验    一、恰当地选择学生随堂实验教学的内容
摘 要: 初中物理课是刚进入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个阶梯,能否上好初中物理课,对能否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思想的建设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可以将微观过程实施宏观模拟,便于观察;可以优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应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既提出了挑战,又促进教师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增强了教师劳动的创新性质,教师的角色也从权威的知识传授者向多元化角色转变。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 信息技术 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1-01  一、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物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物理学科结构的核心。物理规律的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又是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  物理规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相结合
员工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将会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形成互相帮助、协调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整体
本文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我国资本市场为背景,通过对2006年—2009年A股上市交易的交通运输企业的研究,探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特征的关系。经过对样本的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从时间分布特征来看,自2008年开始,企业进行独立社会责任信息报告的数量明显增加、披露质量大幅提高,这说明2008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指导意见》对此起了很大的
【摘要】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评定四个方面探讨中职生行之有效的自主成长模式,旨在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进行中职生自主成长方面的探索,以此来发展中职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心理自助等能力,促进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提高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生 自主成长 “4S”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校的育人目标出发,阐释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总结当前国内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不足,并从制度建设、思政教育、科学培养、科学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2-03  作为
摘 要: 新课改强调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过程,要求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思考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物理知识。如何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突出“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学物理课堂 教学有效性 提高策略    新课改推行至今已有十余载。我们不禁要问:新课改究竟“新”在何处?新课改进程中的诸多现象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新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