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均衡的模式、问题及策略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5002554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优教师是指在某一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名优教师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现有的名优教师均衡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名优教师短缺的问题。改革名师管理制度,统筹安排,实现名优教师资源区域共享,加大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名优教师培养力度,培养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本土名优教师是实现名师均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笔者有幸参与了四川省成都市义务教育均衡监测,发现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这两项指标均与学校名优教师的数量密切相关,在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骨干教师比例两项指标上,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明显,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远远落后于优势学校和城市学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名优教师均衡发展,当前很多地方出现的“择校热”实际上就是“择名师热”。以名优教师均衡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名优教师均衡的主要模式
  在名优教师均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中,各地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名优教师均衡化,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概括起来,我国目前的名优教师均衡模式主要有名优教师支教、轮岗和名优教师工作室三种模式。
  1. 名优教师支教模式
  名优教师支教就是派遣教师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进行对口支援,帮助被支援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努力缩小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校际差异和城乡差异,逐步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现行的名师支教一般以县域为单位,由县级教育部门决定各学校支教教师的名额,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支教名师的学科。名师支教的期限一般为1年。支教教师的人事编制留在原学校,工资待遇、年度考核等由原学校负责,被支教学校则负责支教教师的工作安排、工作纪律等日常管理。名优教师支教有利于在短期内解决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名优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
  2. 名优教师轮岗模式
  名优教师轮岗就是教育部门安排名优教师在一个学校任教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轮换到其他学校任教。名师轮岗与支教略有不同,名师支教多是一对一支教,支教教师完成任务后就可以不再支教,此后基本固定在一所学校。名优教师可以依次轮岗到多个学校,多次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带动和帮扶作用,辐射面较广,影响面较大,更利于发挥名优教师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
  3. 名优教师工作室模式
  名优教师工作室就是以一位或几位名优教师作为核心成员,吸收其他教师参与,共同组建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目的是希望通过名师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名优教师工作室的工作方式主要有课题研究、专业讲座、示范课、视导帮扶、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名优教师具有“传、帮、带”作用。名优教师工作室规模可大可小,不受参与教师数量的限制,可以再培养出名优教师,促使新的名优教师不断涌现,进而不断壮大名优教师队伍。这是目前名优教师培养比较受欢迎的方式。
  二、名优教师均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名优教师均衡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解决区域内的“择校热”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但是,在名优教师均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有名优教师均衡模式不能根本解决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名优教师缺乏的问题
  首先,名优教师支教、轮岗的时间短,带动作用不明显。同时,名优教师的支教、轮岗还容易造成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坐等外援,依赖外援,不思进取,缺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和勇气。从长远来看,这对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十分不利。其次,名优教师频繁支教、轮岗,人员变动大,容易造成学生不适应、学校难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名优教师支教、轮岗的频繁变动会影响被支援学校教师的情绪,造成被支援学校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第三,名优教师工作室由于优势学校和城市学校起点高,机会多,名优教师积极性高,更容易出成果,培养出大量的名优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拉大差距,造成校际和城乡之间名优教师的不均衡。所以,现有的名优教师均衡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名优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2. 名优教师均衡中的利益冲突制约了名优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首先,名优教师支教、轮岗可能会导致待遇降低,进而产生抵触情绪。优势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名优教师在福利待遇上通常比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好,名优教师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声望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而支教或轮岗则可能会影响名优教师的经济收入。其次,支教、轮岗往往会给名优教师的生活、家庭带来很多不便,影响名优教师的工作状态,不利于正常发挥名优教师的积极作用。第三,教师为了评职称、获得晋升机会的功利性和被逼无奈的支教、轮岗,也不利于调动名优教师的积极性。
  3. 名优教师均衡缺少动力机制和制度性保障而难以实现
  首先,名优教师的编制多是固定在原单位,不会因教师支教、轮岗而变动,名优教师工作没有压力,干好干坏一个样,个人工资待遇等均不会受到影响,这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被支援学校因为名优教师不是自己学校的正式教师,对名优教师礼遇有加,在使用、管理上容易降低要求。其次,优势学校和城市学校教师的人事关系在教育局,实际用人权利却在学校。由于名优教师是学校的招牌,可以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口碑、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塑造学校品牌形象。因此,这些学校的校长都不愿意名优教师支教或轮岗,只是派出一些学科富余的教师参与支教、轮岗,不符合被支援学校的实际需求,对被支援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三、名优教师均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策略
  1.打破定编定岗的教师人事制度,统筹安排,从制度上保障名优教师资源区域共享   名优教师均衡首先要改革名优教师的管理与使用方式,要打破定编定岗的教师人事制度,由教育局统筹县域内名优教师的使用权,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统一调配,尽可能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输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所必须的名优教师。教师的人事关系、工资待遇等也应该随人而动,业绩考核、奖励绩效等由被支援的学校全权负责,防止名优教师出工不出力,从制度上推动名优教师均衡。其次,适度延长名优教师支教、轮岗的周期,最好与学制周期相吻合,即小学实行六年一个周期,中学实行三年一个周期,并且从起始年级任教。这样,被支援学校的教师可以从整体上观摩学习名优教师的教学,同时也便于被支援学校管理和考核。第三,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将支教、轮岗作为优势学校和城市学校督导评估项目,引导优势学校或城市学校为名优教师均衡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教育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度照顾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
  首先,教育部门在奖励性绩效、地区补贴、职称评定聘任、评优选先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适度倾斜,吸引名优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奖励性措施与制度性措施相结合,将职称评定聘任、奖励性绩效、地区补贴等与名优教师支教或轮岗年限挂钩,鼓励名优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长期任教,避免频繁支教、轮岗带来的负面效应。其次,教育部门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对名优教师支教、轮岗的支持力度,解决名优教师支教、轮岗的后顾之忧。在教师的住房、家庭生活、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让名优教师愿意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支教、轮岗,去了留得住,甚至在这些学校扎根。
  3.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本土名优教师
  培养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自己的本土名师,才是解决名优教师缺乏的根本途径。加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师培训力度,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成为本校的名优教师。首先,教育部门可以派遣名优教师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开展科研、教学等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和公开课,让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能深切地感受和学习名师的教育理念、操作技能等。其次,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可以派遣教师与名优教师师徒结对,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帮扶;也可以派遣教师到优势学校或城市学校跟岗研修,观摩学习名优教师。第三,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也可以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并聘请区域外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开展理论培训、学科实践技能展示、教学案例分析等,帮助教师从理论上拓展视野,在实践上发展专业技能。此外,学校之间还可以组建校际联盟,搭建校际交流互动平台,通过校际交流与培训来发展自己的名优教师。 只有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本土名优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才能真正实现名优教师的均衡,进而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力量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真正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从师资力量着手,把名优教师的均衡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名优教师的均衡来缩小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最终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基础教育的开始,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是奠定数学思维的最佳时期,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绝不仅仅只是记忆几个公式,计算几道数学试题,更多的任务是倾向于对于方法、策略、思路的学习,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针对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规范复习方法,提高学生复习效率,达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教师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小觑的教学任务。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摘要:数学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是人们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所形成的优秀文明。对数学生活化价值取向主要是将数学作为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关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额学现象。本文将会对当前数学生活化的价值取向发展存在的问题做简要的概述,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止异化的方案,期望能让数学思想更好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价值取向;防治异化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与生活经验为数学思维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简介  环模民品项目生物燃料成型机中的关键零件,由于零件在圆周上有三排径向孔共444个,受此结构特点的限制,加工时需要专用工装,环模的加工制造质量将直接影响生物燃料成型机压出成品质量。依据用户需要成品直径多少,环模孔应是多少,只要更换环模就能满足用户需求,所以环模的加工质量将影响生物燃料成型机加工产品的质量。  为此设计专用钻模,钻模采用回转式结构,用于加工分布在圆周上的径向孔。此夹具保证零件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一起人为放火案件的调查对火势蔓延痕迹的证明作用进行阐述,对如何运用火势蔓延痕迹开展现场调查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准确认定现场起火部位、起火点提供确凿的证据,便于迅速、准确确定事故的性质。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火灾调查;蔓延痕迹;应用  在人为放火案件中,由于放火者的手段隐蔽、目击者少以及火灾自身的破坏性、隐蔽性,因此,在现场表面很难发现因果关系明显的痕迹物证,往往导致调
摘要:三角函数在高中几何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因此学好三角函数非常重要。本文将对三角函数常用解题的办法来进行探讨分析,提出运用降幂法、辅助角公式法、构造法、切割化弦等解题办法,有效地解决我們所烦恼的三角函数问题,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代数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代数;三角函数;正余弦互化  由上题目可以看出,切割化弦是三角函数中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习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切割化弦能够演变出非常复杂的变
利用解析函数Taylor展式的Cesàro平均,得到了普通型函数空间F(p,q,s)空间的一个等价条件.
听力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现阶段听力教学方法单一,听力材料乏味,未能将听、说、读、写、练相结合,学生能动性不高,学生往往只是就题论题,而忽视了学习策略及听力能力的培养
摘要:汉语拼音的出现,对中国的语言和识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然而,“ü”的出现,给整个拼音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无意义的难度,使得一年级的孩子产生焦虑感、紧迫感,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惧。本文从拼音的有效教学和时代发展的角度建議拼音教学中把“ü”更改为“v”。  关键词:汉语拼音;有效教学;时代发展  汉语拼音的出现,对中国的语言和识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采用设计趣味实验引入新课、介绍化学研究的新成就
剪力墙聚苯板外保温结构是一种保温效果较好的体系。它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保温层与剪力墙的连接力较强,不影响室内装修,而被推广。  双面钢丝网聚苯板在主体施工时用铁丝绑在墙体外层钢筋上放在大模内,使其一面钢丝网与砼直接浇筑在一起,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但在浇筑砼时,砼的侧压力与振捣力使聚苯板由内层钢丝网层向外层钢丝网发生一定位移,而使局部钢丝网与聚苯板间隙过小,甚至贴紧在一起,致使砂浆层直接抹在聚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