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1:摸一摸,认一认(0~6个月)
游戏目的:
初步熟悉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触摸、聆听等方式增进亲子感情。
游戏玩法:
1、妈妈坐着,把宝宝抱在怀里,用手轻轻地触摸宝宝身体的不同部位,并告诉他名称,如轻轻摸一摸他的鼻子:“这是宝宝的鼻子。”轻轻摸一摸他的小嘴,说:“这是宝宝的嘴巴。”可重复多次。
2、妈妈握宝宝的小手,让宝宝触摸妈妈的身体,如让宝宝摸摸妈妈脸,并说:“这是妈妈的脸。”
3、妈妈问宝宝:“宝宝的鼻子在哪里?”然后把他的小手放在他的鼻子上,告诉他:“宝宝的鼻子在这里。”
温馨提示:
1、亲子游戏应在宝宝吃饱睡好后进行,这时宝宝的情绪比较愉快,游戏效果更好。
2、在和宝宝玩游戏或说话时,尽量多称呼宝宝的名字或者小名,以从小帮助宝宝建立自我认识。
游戏2:找玩具(6~12个月)
游戏目的:
初步认识物体的客观存在性,知道看不见的物体并不是消失了。
游戏玩法:
1、让宝宝坐在地上,拿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如小熊给他玩。当宝宝把小熊放下后,趁宝宝不注意时,用衣服盖住小熊。
2、妈妈问宝宝:“刚才玩的小熊到哪里去了?”当宝宝寻找的时候,妈妈拿开衣服让宝宝看到小熊,并对他说:“小熊藏在衣服下面。”
3、重复做游戏,直到宝宝知道玩具在哪儿并能把它找出来。
温馨提示:
1、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反复游戏时父母可拿不同的玩具来做游戏。
2、给孩子的玩具最好是孩子熟悉且喜欢的,以激发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
游戏3:小指偶(1~3岁)
游戏目的:
发展动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
游戏玩法:
1、制作小指偶:准备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小扇形,和宝宝一起用双面胶把小扇形的两边蘸起来,做成帽子形状的小指偶。在小帽子上面画上宝贝喜欢的小脸谱。
2、妈妈和宝宝把小指偶套在手指上,一起弯曲手指,让小指偶动起来。
3、引导宝宝活动小指偶,与宝宝共同创造一个奇幻小人国的情景。
4、用小指偶对宝宝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故事进行情景表演。
温馨提示:
1、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控制小手的能力还比较弱,妈妈可以给他制作比较大的玩偶,让他套在手
掌上玩。
2、鼓励孩子想像,根据小指偶的不同角色,创编故事情节,以充分训练他小手指的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4:剪纸游戏(3~6岁)
游戏目的:
学习正确使用剪刀,锻炼手指肌肉的活动能力,促进右脑发育。
游戏玩法:
1、为孩子准备一把儿童专用小剪刀,用小的圆形卡纸当苹果。
2、“削苹果”:用粗的画笔在“苹果”上画一圈,沿着画线剪。
妈妈先示范,鼓励宝宝尝试。
3、“吃苹果”:和孩子轮流“吃苹果”,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在“苹果”上剪下一块表示吃了一口“苹果”。
温馨提示:
1、孩子初次接触剪刀时,应教孩子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
2、如果孩子能够熟练使用剪刀,妈妈可和宝宝进行“削苹果” 和“吃苹果”比赛。
游戏5:咕噜咕噜(6~8岁)
游戏目的:
学习用量词即兴说话,锻炼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
1、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咕噜咕噜10,准备开炮打敌人,嘭!”
2、说数字组句,两人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父母说:“一个人在读书。”两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羊在吃草。”依次说数字组句子到10。
温馨提示:
1、孩子熟悉后,父母说的句子可以复杂一些,如:“一个人在路灯下读书。”以要求孩子说出相同句式的句子:“两只羊在草地上吃草。”
2、对于年龄小或语言能力弱一些的孩子,父母可用这一游戏方式先让孩子学习量词,如“1本书”、“2匹马”、“3只鸡”。
游戏目的:
初步熟悉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触摸、聆听等方式增进亲子感情。
游戏玩法:
1、妈妈坐着,把宝宝抱在怀里,用手轻轻地触摸宝宝身体的不同部位,并告诉他名称,如轻轻摸一摸他的鼻子:“这是宝宝的鼻子。”轻轻摸一摸他的小嘴,说:“这是宝宝的嘴巴。”可重复多次。
2、妈妈握宝宝的小手,让宝宝触摸妈妈的身体,如让宝宝摸摸妈妈脸,并说:“这是妈妈的脸。”
3、妈妈问宝宝:“宝宝的鼻子在哪里?”然后把他的小手放在他的鼻子上,告诉他:“宝宝的鼻子在这里。”
温馨提示:
1、亲子游戏应在宝宝吃饱睡好后进行,这时宝宝的情绪比较愉快,游戏效果更好。
2、在和宝宝玩游戏或说话时,尽量多称呼宝宝的名字或者小名,以从小帮助宝宝建立自我认识。
游戏2:找玩具(6~12个月)
游戏目的:
初步认识物体的客观存在性,知道看不见的物体并不是消失了。
游戏玩法:
1、让宝宝坐在地上,拿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如小熊给他玩。当宝宝把小熊放下后,趁宝宝不注意时,用衣服盖住小熊。
2、妈妈问宝宝:“刚才玩的小熊到哪里去了?”当宝宝寻找的时候,妈妈拿开衣服让宝宝看到小熊,并对他说:“小熊藏在衣服下面。”
3、重复做游戏,直到宝宝知道玩具在哪儿并能把它找出来。
温馨提示:
1、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反复游戏时父母可拿不同的玩具来做游戏。
2、给孩子的玩具最好是孩子熟悉且喜欢的,以激发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
游戏3:小指偶(1~3岁)
游戏目的:
发展动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
游戏玩法:
1、制作小指偶:准备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小扇形,和宝宝一起用双面胶把小扇形的两边蘸起来,做成帽子形状的小指偶。在小帽子上面画上宝贝喜欢的小脸谱。
2、妈妈和宝宝把小指偶套在手指上,一起弯曲手指,让小指偶动起来。
3、引导宝宝活动小指偶,与宝宝共同创造一个奇幻小人国的情景。
4、用小指偶对宝宝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故事进行情景表演。
温馨提示:
1、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控制小手的能力还比较弱,妈妈可以给他制作比较大的玩偶,让他套在手
掌上玩。
2、鼓励孩子想像,根据小指偶的不同角色,创编故事情节,以充分训练他小手指的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4:剪纸游戏(3~6岁)
游戏目的:
学习正确使用剪刀,锻炼手指肌肉的活动能力,促进右脑发育。
游戏玩法:
1、为孩子准备一把儿童专用小剪刀,用小的圆形卡纸当苹果。
2、“削苹果”:用粗的画笔在“苹果”上画一圈,沿着画线剪。
妈妈先示范,鼓励宝宝尝试。
3、“吃苹果”:和孩子轮流“吃苹果”,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在“苹果”上剪下一块表示吃了一口“苹果”。
温馨提示:
1、孩子初次接触剪刀时,应教孩子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
2、如果孩子能够熟练使用剪刀,妈妈可和宝宝进行“削苹果” 和“吃苹果”比赛。
游戏5:咕噜咕噜(6~8岁)
游戏目的:
学习用量词即兴说话,锻炼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
1、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咕噜咕噜10,准备开炮打敌人,嘭!”
2、说数字组句,两人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父母说:“一个人在读书。”两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羊在吃草。”依次说数字组句子到10。
温馨提示:
1、孩子熟悉后,父母说的句子可以复杂一些,如:“一个人在路灯下读书。”以要求孩子说出相同句式的句子:“两只羊在草地上吃草。”
2、对于年龄小或语言能力弱一些的孩子,父母可用这一游戏方式先让孩子学习量词,如“1本书”、“2匹马”、“3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