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x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状况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整个战争使国家财产损失达1057亿日元。战争结束时国民资产仅存1889亿日元。战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上,逐渐走上经济复兴道路。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经过整个60年代,到1973年就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前后只用了18 年的时间。日本经济这种“奇迹”般的发展,被世人喻为战后日本的经济“神话”。
  ·1945—1955年为战后恢复时期
  1947年以后,工矿业生产每年度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1951年工矿业生产指数已突破了战前的水平,经济发展开始走上了正轨。
  ·1956—1970年为高速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各项指标都达了高速增长。继1956年的企业设备投资在上一年度增长8.6%基础上猛增38.7%之后,1960年再度出现一个高峰,年增长率达38.8%,整个高速增长时期的其他各年度的增长幅度虽有起伏不尽一致,但绝大多数年份的增长率都在20%以上。
  ·1971年以后为由动荡转入稳定增长的时期
  进入70年代以后,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日本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是在遭受这些危机以后,日本通过采取各种对应措施,逐渐克服了这些危机。
  原因浅析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由很多原因促成的,外部原因主要是美国的扶持,内部原因就是日本本国的努力,当然只有内因与外因的结合才促成了其经济的飞速发展。
  ·外部原因
  1、美国
  战后,美国冷战初期,为了遏制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复兴战后日本经济的对外政策。独立占领日本后,通过一系列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2、 亚洲局部战争的刺激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本诸多产品和劳务的“特需”订货急剧增长。1950年,日本接受美国侵略战争的“特需”订货为1.49亿美元,1953年增加到8.09亿美元,4年内共达23.9亿美元。越南战后爆发后,日本也从美国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特需”订货,从1965年的3.2亿美元增加到1968年的5.86亿美元,4年内共达18.8亿美元。
  3、大量低廉的世界原料和能源
  日本是一个能源、资源十分缺少的国家,主要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要。战后,在中东地区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他们利用当地极廉价的劳动力和先进的采油技术,对中东石油进行了掠夺性开采,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内部原因
  1、政府
  (1)重视教育
  在战后初期经济十分困难,人民极其贫困、甚至有时还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将国家的6年义务教育延长至9年,把国民收入的5%以上投入到公共教育事业。
  (2)大力增加固定资本投资
  1950年到1970年这20年间,日本共引进外资126亿美元,向国外借款67亿美元,此外,还有外国证券投资59亿美元。
  (3)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
  从50年代到60年代,日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以重化学工业部门为中心的新兴产业,这是60年代经济高度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
  (4)有效的经济政策
  战后日本的经济政策很多,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贸易及外汇政策、产业政策、对外援助及制度改革政策等。例如: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推行“贸易立国”战略和重化工业化政策,使经济高速增长。
  (5)自民党长期执政
  1955年,日本自由党和民主党两大保守党正式合并,组成自民党,形成所谓的“1955年体制”,利用其在全面主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优势及手中所掌握的公共权力,确立经济发展长远战略目标,使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2、企业
  日本企业界在经营管理思想上,强调不论职位高低,都要有一种以公司集体为核心、个人要为其忠实效劳的集团观念,日本很多大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实施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工会制”相结合的制度。
  3、人民
  (1)高储蓄
  由于日本人传统的节俭观念,和政府采取鼓励储蓄的金融政策以及完善的金融市场等原因,日本国民的储蓄率均保持在16%~20%之间,弥补了企业和政府的资金不足。
  (2)文化
  日本是一个岛国,属于单一的民族,所以民族内部成员在各方面差异很小,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
  启示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创造出符合本国国情、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日本的复兴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自强不息,努力拼博,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善于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其他文献
正义,是天地之间最纯正的精神。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甚至把正义观的规定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石。中西理论界都把正义看到如此之重,是因为在这个由人类统治的星球,只有社会结构的合理才能保证物质和精神财富发展的延续性,让人群达成共识的手段应该是正义伸张而不是暴力和强权。而柏拉图的《理想国》揭示了古希腊的民主政体是向着“正义”的目标建设的,虽然实际模型还不是很完善,但在当时看来已经趋于完美。通过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了明确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劳动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劳动精神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实践的高度肯定与科学总结,劳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观的丰富和发展,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相互包容。  2014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
今年是我国商贸流通领域对外资全面开放11周年。我国零售业开放程度已经走在亚洲各地区最前列,而且事实上形成了对外商进入不设防的局面。利用古诺博弈模型和“领导者-追随者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党组织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需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党建工作、政工工作是其前进发展的动力,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需要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基于此,本
“七月诗派”自形成以来,就被冠以“成熟的现实主义诗歌”。因为在七月诗派的创作中确实体现了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但除此之处,七月诗派的创作还体现出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七月诗派的创作风格更加复杂和丰富,同时也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浪漫主义特征:主观抒情·理想主义  结合七月派具体的诗歌创作和浪漫主义的两个主要特征“主观性”和“抒情性”来看,七月诗派鲜明地体现了这两
在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之下,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造
坚持以经常性举措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从业教育,以党章党规党纪严格规范党员干部言行,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明确主体责任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持“严”字当头,始终
期刊
在上海市总工会、市建设交通工会和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大力开展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形成了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截至2017年7月底,全局共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130个,成员达2 299人。通过局工会和各公司工会的共同努力,全局共建立劳模工作室联盟9个,参加联盟的劳模工作室达67个,占51.5%。劳模工作室创建做到了有规模、有作为、有影响,获得市总
期刊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人员也注意到现实事业单位的发展不能停留于传统的服务理念思想,而是要在创新思维和拓展精神的推动下开展适用于社会现实发展需求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