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的疗效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脊柱畸形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接受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的15例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7~53岁,平均22岁.诊断包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0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1例,先天性脊柱后凸3例,陈旧性结核性后凸1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其中初次手术12例,翻修手术3例.通过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冠状面和矢状面节段性Cobb角、躯干偏移以及矢状面平衡情况,同时记录围手术期以及迟发并发症情况.结果 平均切除椎体1.8个,其中单椎体8例,2椎体5例,3椎体1例,5椎体1例.手术时间240~450 min,平均331 min;出血量800~3000 ml,平均1453 ml.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3个月.冠状面节段性侧凸由术前的111°矫正至51°,末次随访53°,矫形率为54.0%;矢状面节段性后凸由术前的104°矫正至39°,末次随访42°,矫形率为62.5%;躯干偏移术前为19.5 mm,术后18.1mm,末次随访12.4 mm;矢状面平衡术前为20.0 mm,术后-2.0 mm,末次随访-1.1 mm.术中3例发生壁层胸膜撕裂;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一侧下肢肌力减退,6个月随访时恢复正常;1例出现季肋部束带感.结论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是治疗严重脊柱畸形的一种有效术式,但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应充分重视术中和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其他文献
分析了光纤光栅不理想特性的产生机理,对以啁啾光纤光栅为色散补偿器的10Gb/s光传输系统中,啁啾光纤光栅的不理想特性包括群时延纹波、反射纹波及光栅通带带宽对采用归零码(R
由于功率器件耐压水平的限制,传统的2电平拓扑结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难以实现对高压非线性负载的谐波补偿。文中采用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变换器,提出了其作为APF运行的方案
以仲丁醇铝和硝酸钴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CoAl2O4粉体,探讨了水热合成中前驱体的制备工艺条件,并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水热系统中反应温度、
以解析分析理论为基础,研究圆截面Nd∶GdVO4激光晶体受到具有高斯分布半导体激光端面中心入射时,晶体温度场分布和抽运面热形变分布情况。通过对激光二极管(LD)端面入射晶体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单壁碳纳米管在石墨基底上的运动.首先碳纳米管在基底弛豫至平衡状态,然后对其施加一固定外力,撤去外力后,碳纳米管在基底上逐渐减速至停止.为了
莫尔三维测量中的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采用单一频率进行测量,存在着由于待测物体高度变化率过大引起的相位解调困难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利用双频虚拟光栅投影的三维测量方法。通过双色光干涉同时形成双频虚拟光栅,将双色干涉条纹投影到被测物体上得到被物体形貌调制的变形彩色干涉条纹。变形的彩色干涉条纹经过光学接收系统成像在彩色CCD探测器上。彩色CCD探测器所接收到的是双色光通道复合的变形虚拟光栅图。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隆乳受术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白评量表(SDS)、自行设计的对82例受术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早期皮肤病变的防护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将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胰岛素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未治疗组,并以
[目的]进一步了解杜仲叶降血脂、抗氧化作用的活性,以期为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正常对照组动物从试验开始至结
目的研究头皮位点药物注射对HIE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神经再生抑制因子Nogo-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