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茶艺专业服务意识的培养探析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为社会服务,茶艺文化本身也是服务的文化。本文由分析培养高职茶艺专业服务意识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对人生、对工作的态度有新的认识,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职;茶艺专业学生;服务意识
  随着我国现代茶文化和茶艺产业的迅速发展,技能型人才数量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高职茶艺专业应运而生,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技能型人才,是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茶艺专业通常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比较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掌握茶叶生产、加工的知识与技能,了解茶叶消费者的需求、掌握现代茶叶营销技巧,能从事茶艺服务和茶叶加工与营销管理,具有一定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茶艺领域及茶产品产、销第一线从事茶艺应用、开发推广、茶产品生产、质量检测、产品营销和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性,决定了它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必须以就业、以岗位群为导向,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培养专门人才。高职茶艺专业的学生,正是需要面向茶产品的生产、营销、应用等诸多工作领域,与消费者建立良性互动。这就要求在高职茶艺专业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服务意识不仅是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也是他们取得职业成就、享受职业生活的重要因素。把专业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建立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企业的思想认识是高职学校的重要教育任务。
  一、高职茶艺专业学生在服务意识上存在的不足
  服务意识是指服务人员在与服务对象交往中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服务意识是服务行业从业者对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从业人员内在素质中对服务的感受和修养的体现,良好的服务意识能自觉主动、发自内心地转化为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为。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对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日益达成一种共识。然而,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欠缺、职业能力较差却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到价值观以及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对服务的理解有偏差,服务意识淡薄。高职茶艺专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质特色明显的专业,由服务意识不足而产生的问题也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通常表现为:不安心工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职业意识欠缺,以自我为中心;职业能力不强,怕苦怕累。这些对于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茶艺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培养茶艺专业学生建立和提升服务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茶艺专业培养的是茶文化产业高级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假如掌握了技能,但劳动观念、服务意识不足,对茶艺专业的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1.提高茶艺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质量的前提条件。茶艺专业的学生即使具备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娴熟的服务技巧,也并不能保证学习质量、服务质量一定会提高。加强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具备积极的服务情操,促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转化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为学生成才提供可靠的保障。
  2.有利于提高高职茶艺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没有服务精神和服务意识,就无法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合格人才。通过“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3.有利于人格健全,为做好服务工作提供一个正确的行动导向。健全的人格是服务意识形成的根本,为做好服务工作提供一个正确的行动目标。通过向茶艺专业学生进行服务意识塑造的培养,可使学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和呵护,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帮助自己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
  三、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积极探索高职茶艺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重视、循序渐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茶艺专业学生从入校起,就要通过每日接触职业性课程以及从相关的顶岗实习中,不断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能力。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有赖于培养过程的系统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将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基础知识结构融为一体,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实用型的高职人才。
  1.分阶段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在学生入校之初可以利用专业介绍、入学教育等机会对学生进行养成培养,通过参观茶厂、茶艺馆、职场交流、新老生座谈会等让学生正确认识行业,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涯规划。教师可在《中国文化概论》、《茶艺学》、《中外礼仪》等基础理论课程中,融入人生观、职业观、行业意识等教学内容,做好职业养成教育。进入二年级则主要进行课程培养和行业培养。通过《茶叶加工与品评》、《茶具鉴赏》等实践课程引发学生对行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等。并联系企业参与学校教育,使学生尽早地接触行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或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职场交流的讲座或鼓励学生到行业进行实践从而培养服务意识。在实习管理环节,则应针对实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生及时进行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
  2.提高教师认识水平,以身作则诠释服务意识。茶艺专业教师应经常参加行业资格培训,到茶艺文化一线企业挂职锻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考虑,教师教书育人也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是教学的宗旨。教师的身体力行能更好地向学生们诠释服务意识的内涵。
  3.更新职业教育观念。通过情感认知、角色体验、主动发展三个阶段养成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情感认知阶段,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服务”,这也是养成良好职业意识的前提。正确认识茶艺服务是培养茶艺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关键,这种意识应该是自觉主动做好茶艺服务工作的一种愿望和观念,它发乎于内心,表现于行动。角色体验是通过模拟实训和茶艺企业实习,让学生感受工作环境、学习工作内容和工作环节,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磨练意志力,提高操作能力,强化职业能力,在学校与茶艺企业的配合下,树立起学生的职业意识。主动发展阶段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主动学习,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跟上社会进步和茶产业发展的脚步。
  为了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模式,高职茶艺专业需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茶文化传播和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整体提升茶艺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加大阳光心态教育,培养学生享受服务过程;设立目标,明确服务的真正驱动力。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教育者的心理素养及服务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强化服务意识,使其成为现代服务行业的急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东.茶艺专业职教特点分析及施教方略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1(5):84.
  [2]程善兰.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J].广西轻工业,2011(10):133.
  [3]梁卫华.谈茶艺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7):97.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今天的中国,靠什么才能跳过这一段噩梦?当然是完善的工业生产的安全法律法规。这些年来,惨烈的矿难时有发生,一次次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但久而久之,这种刺激频繁发生,亡羊而不
数学概念是凝聚着大量知识的数学命题、数学论证等思维形式的浓缩.本文对于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概念易产生理解偏差的问题进行了举例说明,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给出了相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自形成以来,其保护力度和广度呈不断扩张之势.笔者试图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这种扩张趋势,并探讨其扩张的原因和我国应有的对策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亿万富豪陈光标,最近自曝了一条内幕消息:他和妻子分床已经三年多了。是什么让陈光标和感情很好的妻子分床而眠?原来陈光标睡着后,经常做梦,梦里哈哈大笑,手舞足蹈,不能自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This paper took Pro/ENGINEER wildfire2.0 as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realized the involute helical gear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parameterized design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