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影像”的研究路径与类型建构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F66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重点讨论舞蹈影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主要出发点是思考这种艺术形式并促进其未来发展.有关舞蹈影像方法论框架的搭建尽管不完善,但是可以起到通识性的作用,并以此替代整个领域相关主题一直以来笼统含糊的解释.文章基于舞蹈与影像之间开放、平等的关系,对“舞蹈-影像”进行分类,并对当前国际舞蹈学界舞蹈-影像的方法论研究进行概括,从而为研究舞蹈影像提供一个基本的、可用于甄别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
其他文献
“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促进健康、技能获取、习惯养成已不足以承担高校太极拳的教育重任,如何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正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成为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领衔的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的单向技艺传授,合理应用信息化手段,巧妙设计攻防体验,深入挖掘传统元素,积极思考拳理哲学,收获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在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下,社会大众面前出现越来越多可供使用的APP,这些APP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体育运动类APP的出现就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练提供了帮助,它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关键手段,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体育锻练需求的同时,还能让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程度和积极性有所增加.在这个背景下,高校需要合理引导学生使用运动类APP,让他们在APP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文章主要分析了运动类APP的作用以及使用优势,并以
日本借助休闲体育运动的崛起浪潮,稳抓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办契机,推出了“武道”为发展主题的体育旅游.通过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日本“武道旅游”市场开发模式,为我国武术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结论:日本“武道旅游”其自身具备完善的武术联盟组织,架构清晰,同时其优越的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策略,细化消费群体,项目开发的聚集性及服务设施的完善,为日本武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建议我国应采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注重国内市场开发,创新我国武术旅游项目种类及经营方式,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创新宣传方式.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我国民俗体育旅游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和概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旅游的研究主要以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对民俗体育旅游的区域化进行研究,围绕区域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开发策略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对民俗体育旅游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不足之处主要是民俗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区域性研究较多,缺少综合性研究观点.
为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体育系列讲话,基于马克思人学理论,以“人的需要、创造性劳动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为逻辑主线,探索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实然困境.发现,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实然困境为“人的主体性”认识不足.提出人的主体性确证、人为主体的实践挽回、人为主体的价值引领等应然进路.
文章立足于更为广阔的图像视野而非电影,尝试建立从媒介角度分析舞蹈与影像的哲学关系.我们通过不同技术和媒介形式,把“舞蹈影像”分为绘画、符号、摄影、电影和信号等类型,从不同时期、不同媒介形式的舞蹈影像的内在张力,去认识舞蹈与影像、不同性质的舞蹈影像之间的差异,以此触及视觉再现时代舞蹈的核心问题:舞蹈在不断地成为影像的同时,也成为一种对图像的张力完成突破的艺术创作,舞蹈通过连续不断生命的自由运动,展现出在绘画的图像性和造型性之间、在符号的精确性与自由性之间、在摄影的给定与摄取之间、在电影的记录与幻觉之间、在视
舞蹈诞生于人类伊始,古人很早便开始用符号、图像、文字记录身体的形态.21世纪,随着影音设备的普及,镜头因其能完整捕捉动态的身体和场景成为书写舞蹈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民族舞蹈传承人影像志研究”项目赴青海玉树调研、拍摄和影片制作过程为基础,探索总结舞蹈影像志的概念、范畴、意义、方法和实践经验.舞蹈影像志是用影音技术纪录并展示舞蹈形态和文化的研究性文本,在舞蹈学和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发展的背景下,舞蹈影像志以镜头的方式探索和书写田野中的舞蹈文化,既是舞蹈人类学(Dance Ant
文章以扬州树人学校150名初二男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强度运动负荷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通过实验对A、B、C三个实验组的组内实验前后和组间实验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平均心率120-140次/分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高、体重的增长;平均心率120-140次/分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和平均心率140次/分大强度的运动负荷均能提升学生身体机能,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效果尤为显著,低于平均心率120次/分小强度的运动负荷提升效果不显著;平均心率120-140次/分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对提升速度素质、柔韧素质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一个重要命题的当今,建构于当代且包含着深刻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中国古典舞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在实践中其优势却未被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分析,总结该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所获得的较好传播效果源于其非叙事性创作理念、对舞台艺术多种要素的综合运用,以及西方受众现有接受习惯.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作品《粉·墨》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舞非叙事性大型作品在中国舞蹈艺术“走出去”这一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建议相关政策对该类创作予以支持.
媒介考古学为早期舞蹈影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视角,文章分析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三位舞蹈家的舞蹈影像创作,提出舞蹈与电影的相遇不仅是记录手段的革新,而且也为彼此打开了新的创作可能.从古典芭蕾的衰落到以邓肯为代表的现代舞的兴起,美国舞蹈家洛依·富勒通过探索新技术发现了舞蹈的“新身体”;俄罗斯舞蹈家亚历山大·希里亚耶夫在用摄影机拍摄芭蕾舞剧的过程中,发现了电影影像的本质不仅是再现,更是幻觉,从而展开电影史上最早的定格动画创作;舞蹈理论家鲁道夫·拉班在发明拉班舞谱的同时,看到了作为抽象语言的舞谱与具象的电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