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素质教育,众说纷纭。我们以为,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而“素质”是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它不仅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等方面的素质,还包括高尚情操、趣味,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民族精神和气质等。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重视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音乐教育。音乐世界是人心理的情感环境。音乐的力量在于能直接影响人的心情和感受。准确的科学和艺术、物理和音乐在培养完整人性的体系的过程中并非对立,而是互相补充。因为在人身上及其任何活动中都表现出必不可少的、彼此关联的方面——理智和情感的。为此,笔者想就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音乐有美化生活,净化心灵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助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形成和发展其它各类素质的基础,是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赢得学习、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心理因素。当今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突变式创造能力,和在挫折中生存,在逆境中抗争的能力,音乐教育蕴涵的养成教育及一系列激趣引导,正是从多角度调治学生的缺点和弱点,克服嫉妒和冲动、任性、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开启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的进取心,培养独立人格和良好个性的有利时机。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认真排练,促进他们具有集体观念、拼搏精神、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同时也磨练了学生正视现实、承受挫折、摆脱困境的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的宽容精神。在学校,同学们参加小乐队、小合唱队等,使他们懂得只有协调一致、积极合作,才能演唱或演奏出统一和谐的音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协作柔韧 宽容 同情 进取等心理品格。
  二、音乐教育具有道德感化教化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更是“情感” 的艺术,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并不靠灌输,是依靠音响对人思想感情激起强烈的共鸣,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作用,使人形成对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而追求美好的目标,必须影响到道德意识的形成和行为规范。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不是唤起了无数爱国民众勇敢地奔赴抗日前线为驱逐日寇而浴血奋斗,鼓舞了千百万热血青年从黑暗走向光明了吗?《茉莉花》、《采茶舞曲》等优秀民歌、民间音乐可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从形式上看,有合唱、合奏等,为了达到充实、和谐的效果,需要大家有强烈的集体精神和相互合作精神,这种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情感,团结的集体观念,不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精种凝聚力吗?
  三、音乐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开发
  现代人认为,衡量人的聪明与否有三大标准:创造力、說服力和反应敏捷。而音乐是培养这三个方面的最佳手段,因为从事音乐活动有利于左右两半脑的协调发展,从而使人更加聪明。这一点已为现代科学实验所证明。音乐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起积极作用。我们知道智力是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它包括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音乐用极丰富的想象力的旋律进行、优秀的和声织体,诱人深思的复调等手段,使欣赏者的思维随着音乐一起奔放,在这音乐声波的刺激下的思维活动是愉快、 敏捷、活跃的,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科学家的思维方式。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论是演唱、演奏 还是音乐欣赏,都要引起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音乐结构的对称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规律性、内容的情感性和随意性,可以有效地启发和锻练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而且音乐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常可以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音乐具有冶情健身的作用。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激寒、酶等,产生抗疲劳、助消化、调理神经等作用。实可谓:“一声来入耳,万事离心中。”优美的音乐既可解除疾病,又可保养心性,有益于身体健康。无怪乎我国古代名医朱霞亨曾说:乐者,亦为药也。”
  众所周知,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略的课题。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浓厚的体育活动兴趣、正常的发育、健康的体质和较好的体能。它是其它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情感是生命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优美的音响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体力和精神上的过度疲劳……马克思说过:一种良“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可见优美的音乐能促进入的身心健康发展。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促使人具有健壮的体魄,音乐活动则能唤发人愉快的心情,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尽管两者有着生理运动形成的差异,但促进心身和谐健康发展的意义却是一致的。
  五、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音乐以独特的表现方式激发人的情感,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的美的形象,构建成富有动力性结构的审美形式,通过“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声音所显示出这种内容精华的表现”,作用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 想象,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使人们达到完美崇高的思想境界。实践证明,经常与健康的音乐作伴,不仅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滋养,而且有助于提高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情操,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更和谐、更完美。
  必须补充的是:艺术有助于提高接受能力,培养各种才能、掌握多种活动形式,同时对于学生个 性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以及培养跨世纪开拓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更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微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信技术为支撑、多媒体资源为载体,实现较小学习单元快速学习的系统。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对高职计算机信息技
发展校园足球是推进我国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力量,亦是提升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必然选择。虽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迅速,但依然面临经费短缺、师资不足、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规律和特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影响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
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即CASS工艺)处理废水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有几十年的历史。CASS工艺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的先进工艺。课题中提到的造纸中段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当代城市污水处理中,但是由于缺乏微观测定工具,如何建立微观系统内各种生化反应发生条件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难题。研究微环境中的各
<正>当前高考历史选择题基本抛弃了过去重记忆的结论型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史料理解和学科素养的材料型试题。材料型选择题通过题干提供图文材料,要求学生选出对材料解读最准确
本文采用我国1999-200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TC和ECI指数构建计量模型,对外国直接投资在各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变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我
<正>3月23~25日,一年一度的广电盛会CCBN2011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十二五"期间的第一个CCBN,承载着"创新、融合、服务"的理念,是三网融合试点成果检阅的重要
分析SVPMW的原理,提出DSP应用于SVPWM变频调速的一种方法,用DSP的空间矢量状态机硬件来实现生成SVPWM波。在此基础上,针对TMS320LF2407A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的特点设计软、硬
由于分析手段与分析设备的限制,系统级封装(SiP)组件的芯片在失效分析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结合故障树分析方法,以PMOS芯片失效为例,讨论了SiP组件常见的管芯失效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