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歌新唱的艺术形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f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民歌艺术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从而使得民歌逐步走向大众化、通俗化。在新民歌的创作上,作曲家开始更多的采用民歌新唱的方式。在耳熟能详的传统民歌中,加入流行元素和现代的艺术手法,或是保留经典唱段重新编曲二度创作等艺术形式,使新的作品既朗朗上口,又能增加其传唱度。不仅迎合了新时代人们新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又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本文对民歌新唱的几种艺术形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歌;艺术形式;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歌,然而中国的民歌则富有一种古典气质,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是中国民族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新唱就是把传统民歌经过加工,加入流行元素和现代的艺术手法,或是保留经典唱段重新编曲等艺术形式,使新的作品既朗朗上口,又能增加其传唱度。在传统民歌旋律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时尚感。不仅迎合了新时代人们新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又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把现代音乐元素揉进传统民歌,将对传统民歌的发展及走向国际舞台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现代的伴奏包装
  传统民歌是较为古老的一种文化形式,但是在当今时代,民歌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是过去的时代。虽然现在青年一代也喜欢音乐,但是更加喜欢和关注流行音乐,而一些优秀的老音乐人也很难唤起年轻人对民歌的渴望。于是,有人开始将现代音乐技巧融入到传统民歌音乐中,两相结合,提出了“民歌国际化”、“民歌时尚化”的概念,很多音乐人用传统民歌原来的曲调,再加入“摇滚”,“爵士乐”和“嘻哈乐”等当下流行的音乐元素,对民歌的伴奏进行重新配器编曲。民歌新唱的伴奏将传统民歌的旋律与通俗、西洋的编曲、配器结合在一起,借鉴通俗音乐的电声乐器融入民族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多样化的结合,丰富听众的音乐口味。同时在传统的音调基础上,融入很多时尚的音乐元素。比如斯琴格日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翻唱自《刘三姐》。其中的配乐采用架子鼓、电吉他、贝斯等乐器,尤其是较快的鼓点伴奏,形成了轻摇滚的编曲风格,将一首广西壮族民歌改编的动感十足、激情澎湃,非常受年轻人喜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来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1963年由雷振邦先生改编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40年后许多现代歌手将其重新配乐编曲演唱出不同风格,例如谭晶演唱版本中开头音乐悠长舒缓,显得大气澎湃;刀郎版则加入了鼓与吉他既有节奏感又有摇滚的风格。
  (二)通俗流行的唱法
  如今大众对歌曲的审美不在乎唱法的统一和规范,而“好听”和“个性”成为大众检验歌曲的标准。一些民歌新唱不再使用纯正民族唱法,现今的新民歌中,开始借鉴了通俗发声的方法,将民通音乐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在传统民歌演唱发声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通俗、流行的发声方法。在演唱中,没有纯民歌那么深的气息,适当加入了通俗歌曲演唱中所需的那种“气声”,使人听起来更加通俗一些,比较容易亲近听众,使民歌变得通俗易懂一些[1],形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唱法,使许多走在时代浪尖上的年轻人也爱上了原本唱在大山里的传统民歌。如在“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毛宁演唱的具有民歌风的《梁祝》,韦唯演唱的《小河淌水》,刘欢演唱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等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南宁民歌节中有许多歌曲,如阿里郎与眉佳合作的《卖花姑娘》,零点乐队的《多谢了》,羽泉的《大地飞歌》等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民歌中,被主创者揉入了电声交响乐摇滚爵士乐重金属等现代元素,现代的手法解读古老的民歌艺术,加上动感十足的舞蹈和闪烁变幻的灯光,使人耳目一新[2],更易于大众的接受。
  (三)创新的旋律改编
  新创作的民歌,也有一部分采用新的作曲技法,保留传统民歌原有的精华,用经典唱段为主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变奏、引申、扩展等作曲技法进行跨越式的改编和音乐设计,使其成为新的作品。这些创新的手法,使我们现在听到的新民歌具有较高的时代性和时尚感,有一种“旧貌换新颜”的感觉。广泛流传的新民歌《玛依拉变奏曲》,就是在原本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的基础上,运用了变奏手法,使得这首民歌在结构、调式、情绪都呈现出新的艺术高度和新的艺术特点。在歌曲的第二遍,采用了装饰变奏,在长音处用音阶的形式进行加花,同时用了很多花腔女高音常用的演唱手法来改变曲子的节奏音型。丰富其旋律,使歌曲更加流畅、优美富有表演歌唱性[3]。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歌,歌曲真实的感情,优美的音调,仿佛让人看到如诗如画的情景,这首古老的民族情歌也被现代歌手王力宏改编。在新版的前半部分,王力宏采用说唱的方式,体现了真实丰富的情感,副歌部分才加入《在那遥远的地方》,运用男女合唱的方式,加入流行的R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新课标》中指出,只有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特别是现在,知识成倍增长并且不断更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的人才,越来越需要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创造性地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一些基本技能。  一、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能力包括三种计算方法:口算、笔算和珠算。  口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联系老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科学的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科学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手段。精心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者应根据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提问,设计问题时做到激发兴趣、创设悬念、引发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能
数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数学起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作为应用性课程,数学教学应该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学习数学学科,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性。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
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教学界学者和参与者不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研究调查,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度学习理念产生,强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集中自己的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
2005年在西南印度洋脊49.6°E发现热液异常,并于2007年取得硫化物样品,这是首个在全球超慢速扩张洋脊发现活动的海底热液区。对该区硫化物开展了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结果
如今的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除了要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外,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而幼儿园的幼儿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在
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要的是有较好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身心健康的人才。发表于《紫金之颠》的调查报告,在众多企业给大学生的建议中,要毕业生能吃苦耐劳的占53%,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占35%,可见学校在培养中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教育每个学生学会融入社会,融入团体。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呢?  1.正确理解团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任务是“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竭尽全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而启动的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的大型活动。早在2006年就已经提出,正不断融入各大校园,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 其中包括每天锻炼一小时专项督导制度、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并坚持举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等,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持久开展。这都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教学范畴。而学生假日达165天左右,约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