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体会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只有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才能通过设疑激趣,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探究、发现,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只要学生的探究没有终点,创新发现就没有止境。
  为什么要开展探究式学习
  现实的召唤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受式学习的弊端逐步显现。接受式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主动性不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成长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正来源于此。无独有偶,教师们常常发出慨叹:为什么讲了几遍的内容,学生还在错?这些都是现实向新的学习方式发出的召唤。
  理论的呼唤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而不仅仅是这种活动的最终产物——数学结论。因此,数学学习既要掌握结论,又要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推导、整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正如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不如说是学习数学思维活动。”因此,有必要对学习方式进行一场改革,探究式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实施步骤
  创设疑问——疑问是开展探究的起点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而有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编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序列)——即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指数》时,问学生一张报纸可以对折几次?学习《平面的性质》时,问学生为什么自行车只要一个支脚就能把车支好?通过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由浓烈的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探究冲动,进而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大胆探究,将课堂学习引入探究活动。
  激发兴趣——兴趣是开展探究的支点 如在《立体几何》的引入课上,可问学生6根同样的粉笔可以搭出几个正三角形?三刀可以将西瓜最多分成几瓣?这些问题,源于生活,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易于点燃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探究、思考。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
  精选素材——素材是开展探究的载点 探究式学习离不开探究素材,探究素材源于教学内容,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探究式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紧扣教学内容,精选素材,引导学生展开富于针对性的探究活动。
  立足课堂——课堂是开展探究的立足点 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借助书本上的思考题,让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与的图象,并观察有什么关系?进而,由特殊到一般,归纳与图象的对称关系。这样组织教学,既避免接受式学习的乏味记忆,也避免一刀切全部采用探究式所带来的课时吃紧。只要开动脑筋,就能掌控课堂这一主阵地,将探究式学习完美地植入课堂。
  分类实施——分类是开展探究的要点 探究式学习的优点已渐成共识,耗时多、掌控难的缺点也比较突出,如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等。分类实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授课过程中,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从学情出发,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或部分或整体地开展探究式教学。同时,在立足课堂,拓展课外的原则下,也可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后探究。做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拓展教学时空。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少教学对象可以在教室中找到实体,易于实施观察探究,可对教学主体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又如《函数》概念,教学内容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言,有点困难,可以采用部分探究,部分传授。
  指导方法——方法指导是开展探究的重点 首先,指导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时常看到有的学生在遇到某个问题时,不明所以,不知所措。作为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给予探究方法方面的指导、渗透。遇到问题,要有目标意识,要明确此题求什么?为探究本题确定方向,为探究活动提供依据。避免无方向胡乱尝试,也可避免探究活动偏离正确的方向。
  其次,指导学生树立审题意识。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为了改进这种情况,笔者曾做过一个尝试。如,有一道题,不少学生在审题方面导致的答案错误,正逢浙江高院为张高平叔侄平反。我问学生,你们被冤枉过么?你们希望被冤枉么?学生的答案不言自喻。我又问,知道“审”的含义么?法官“审”判罪罚,警察“审”辨真伪,定案情,学生“审”明题情。题情不明,焉能不错。学生“审”题,与法官“审”判同等重要,能不慎重么?通过本次尝试,学生审题的认真程度,明显改善。
  再次,指导学生树立规范意识。为了更好地交流、分享探究成果,教师要重视表达的规范。表达的规范意识,要从平时的作业、练习、检测等诸方面入手,狠抓执行。可以通过作业评比,优秀作业展示等活动激励学生规范表达。
  最后,指导学生树立检验意识。造成探究出现偏差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教师除了要从审题这一信息采集及规范表达上减少偏差之外,还要培养学生通过检验来尽可能的消除偏差。当学生探究完成后,笔者通常会问学生:“你确定么?”通过这一诘问,促进学生检验意识的培养。
  归纳反思——归纳反思是开展探究的结点 在探究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点评,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感悟。通过归纳、反思,体会探究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感受探究式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埭中学)
其他文献
幼儿园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既琐碎又复杂,既规范又要有特色。保教工作的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的思想与行动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保教质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只有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如何引导教师、提升保教质量对幼儿园极为重要。笔者在管理实践中,尝试了以下方法:  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幼儿园管理人员与教师都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美术这门学科特有的性质、价值和魅力,采用最契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并将这种兴趣和主动性,逐渐转化为对美术的热爱。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标的实施,让美术教学充满了生机,主体性教学已成为美术课的主
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以课堂为基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趣味盎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巧设情境,让数学充满趣味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故事引入教学 新课标指出:教材的编写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学习也不是单纯的模仿、练习和记忆。因此,教材选用了合适的学习素材,这些素材和情境既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也让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学校的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教育应着眼于未来及人的发展,应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正是着眼于这一时代需求,以发展学生为本,以此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笔者所在的学校座落于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镇湖,是全国闻名的刺绣艺术之乡。独特的地方资源特色造就了本校“刺绣艺术”的特色教育。本校多年前就确定将“苏绣文化
“国学”是近几年来随处可见的词语,学校掀起国学热已成趋势。然而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说起“国学”,教师怕教,家长无所谓,两头不热,卡在中间的学生自然也就热不起来。那么,在农村教育环境下,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国学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转变观念看待国学  教师站在国学教育的最前沿,唯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国学教育。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国学”呢?广义的国学泛指传统的中
目的:天疱疮是一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粘膜疾病。以往认为仅自身抗体发挥了致病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T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亦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探讨T细胞
当学生在学习一种新语言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犯错,有些错误甚至“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你纠正了一次,他还会犯第二次、第三次……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学习正确的语言知识,教师对学生的错误采取“有错必纠”。笔者自己曾经也不厌其烦地这样做过,尽量不让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希望能将各种错误扼杀在摇篮之中,可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只是一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