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辅助下球囊导管阻断犬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的可行性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zh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盆和股骨骨折患者术中无法使用止血带,止血较困难.采用球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可有效地用于膝关节、髋关节和骨盆手术的术中止血[1-3],但此方法需要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引导下行球囊导管定位,所需设备条件要求高,操作不便,且费用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本研究拟评价超声辅助下球囊导管阻断犬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可行性。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59岁,体重6l kg,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绞窄性腹股沟斜疝一期疝修补术.术前无遗传病病史,无癫痫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未见异常.2年前因突然昏厥入院诊断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保守治疗:采用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12.5 mg 2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25 mg 2次/d,控制BP<120/80 mm Hg(1 kPa=7.5 mmHg)。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甘露醇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时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ASAⅠ或Ⅱ级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n=10),吸入高浓度氧组(Ⅰ组)麻醉诱导后吸入高浓度氧(98%~99%);吸入低浓度氧组(Ⅱ组)麻醉诱导后吸入40%氧气;吸入高浓度氧复合甘露醇组(Ⅲ组)麻醉诱导后吸入高浓度氧,同时静脉输注甘露醇0.3 g·kg-1·h-14 h.在麻醉诱导前即刻、插管后1、2、3、4 h抽桡动脉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电休克对抑郁大鼠海马和纹状体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60只,体重180~300 g,随机分为5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抑郁组(D组)、异丙酚组(P组)、电休克组(E组)和异丙酚联合电休克组(M组).D组、P组、E组和M组建立21 d动物不可预见慢性应激抑郁模型.造模后P组腹腔注射异丙酚100 mg/kg,C组和D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E组采用单纯电休
期刊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CABG)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而脱泵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PCABG)由于避免了由体外循环(CPB)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但由于该类手术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围手术期室颤的发生率较高.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共完成OPCABG 2 308例,其中38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并发室颤(1.6%),现将其原因及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后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建立Langendorff模型灌注离体心脏,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IR组):全心缺血40min,再灌注Krebs-Henseleit缓冲液(K-H液)60min;缺血后处理组(IPC组):全心缺血40min,再灌注10 s、缺血10 s,反复6次后,再灌注K-H液58 min;尼可地尔后处理
期刊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大鼠的脊髓神经毒性.方法 清洁级雌性SD大鼠,体重240~330 g,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NS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30μl;Bu组和RO组分别鞘内注射2%布比卡因20μl和2.7%罗哌卡因20μl,随后注射10μ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于鞘内注药前、注药后10、20、30、60和120 min时(T1~6)行双后肢运动阻滞评分;于鞘
在百年奥运梦想即将实现之际,在81年前打响第一枪的英雄城--南昌,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年委员会)主办的"2008年全国中青年麻醉学科医师学术论坛"于2008年8月1-3日在南昌市江西省滨江宾馆胜利召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