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慕课大会推动下的《数据库原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展望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z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2-5640-5163
  摘  要:2020年12月9日召开了以“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的世界慕课大会。大会旨在应对互联网、虚拟互联时代以及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为全球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程再次按照世界慕课大会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教学改革,以慕课为平台推动《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学习革命,以学习革命为基础推动大学教育变革。
  关键词:全球慕课  学习革命  监管课程  高等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098X(2021)03(c)-0213-04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Promoted by the World MOOC
  LIU Chao  XU Zhengfang  ZHENG Xiaoxia  LU Shang  ZOU Yu  WU Changwei  LIU Yuy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0 China)
  Abstract: On December the 9th of 2020, the World MOOC Congress with the theme of "Learning Revolu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was held. The conference aim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the Internet, the age of virtual connectivity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have brought to global education. The course "Principles of Database" once again carries out teaching reform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required by the World MOOC; Take MOOC as the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learning revolution of "Principles of Database" course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learning revolution.
  Key  Words: MOOC; Global MOOC; Learning revolution; Monitoring course services;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
  1  选题意义和应用前景
  2019年的中国慕课大会以“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1],回顾和总结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大背景下,以慕课为代表的教育新形态正在深刻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经验和模式,得到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高校与在线教育平台等机构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首届世界慕课大会[2],2020年12月9日~11日,由清华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大会上,世界慕课联盟正式成立,《慕课发展北京宣言》同期发布。首届世界慕课大会主题为“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3]”,旨在将全球高校与在线教育平台团结起来,携手应对新冠疫情背景下智能互联网时代对全球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前沿科技在塑造高等教育未来中的作用,共同推动世界范围内慕课与在线教育的建设、应用和共享,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3]。
  在未来慕课更加普及、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将成为常态,《数据库原理》课程团队全体成员将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和变化。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慕课最早出现于2008年,真正的快速发展始于2011年秋天。2012年,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几乎同时掀起“慕课”风潮,由此,该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MOOC元年”。之后世界许多大学在各个学科领域推广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纵观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慕课平台,学校间相互共享慕课课程资源,聚集了知名学校的一些优秀的教师和超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资源,从而课程的质量有了一定的保证,实现了师生间的教学课程的全程参与。
  慕课是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同时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2013年9月MOOC在国内大学迅速发展,北京大学推出率先获批七门慕课。同年10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慕课”。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的“慕课元年”。国内的一流大学投身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建设300多门课程,为国内高校和社会学习者提供充足的线上资源。目前,选课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有78门。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首批课程坚持“学生受益第一、开放共享为先”的基本理念,重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化师生互动、推动东中西部高校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我国有12门在国际著名平台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入选,将推动更多高水平大学的优质课程上线国际平台。   2020年疫情彻底改变了教育方式,全世界慕课数量成指数级增长。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上线慕课数量增至3.2万门,学习人数达4.9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1.4亿人次;推出了“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在线教学英文版国际平台,形成慕课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
  吴岩指出,学习革命推动了高等教育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全部实施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在线学习学生共计35亿人次,改变了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和教育的“形态”,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教育新形态[4]。
  3  项目实施方案与计划
  3.1 在线课程的重要意义和机遇
  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慕课这种新型课程与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的围墙,从而真正地颠覆了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方式,真正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
  3.2 《数据库原理》课程发展
  《数据库原理》在线开放课程于2017年开始建设,于2018年9月正式运行,至今在智慧树东西部联盟成功运行4个学期。2019入选黑龙江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同年获评黑龙江省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省联盟)。截至目前来自全国43余所高校选课的学生人数为1.2万人(其中疫情期间选课人数达5668人,选课学校达27所)。在疫情期间,在全国高校选修《数据库原理》课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标志着该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代表着我校教学改革的新成果。2018年课程组的全体教师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精神,根据中国慕课大会要求,围绕育人建设、立足专业建设、依靠教师团队建设;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创新方法。
  在疫情期间,“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转变教学观念,变“疫情”危机为契机[5],借助智慧树平台,开展并推进本校学生在线学、服务全国同类院校学生在线学、拓展全民在线学;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为本;学生做到线上平台学知识,在线实操学技识,课上互动学脉络,网络拓展学见识,团队协作学意识。
  3.3 课程持续改进内容
  3.3.1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根据课程的大纲制定了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难易程度及具有本专业倾向性的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班管理,对案例项目进行分组教学,完善翻转课堂资源。
  3.3.2 创建翻转课堂进行直播
  如何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是本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组织“教-学”,重在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发生很大的改变,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学生提问、教师释疑,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分组实施、专题讨论,全面反馈、综合评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利用慕课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智慧树慕课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抛砖引玉”布置教学内容,包括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易被忽略知识,以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学生只有课前做好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备而学。教师在直播课开始前10min用QQ群温馨提示学生开始上课了,唤醒学生学习意识。开启直播,发起签到。直播过程中,首先发起答疑,对学生学习慕课时产生的疑问进行集中解答。结合每个学生能力不足情况及能力提升需求,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提问。提问基本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运算问题、数据库案例分析题等。首先以填空题形式引导学生把核心知识要素挖掘出来;再以简答题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通过各类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分析计算题、案例题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互动过程中,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采用随机回答、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抢答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每个回答的学生给予赞美、表扬和肯定,以巧妙的方式纠正学生错误。
  3.3.3 翻转课堂后的教学评测
  翻转课堂后的教学评测是至关重要的[6]。课后通过布置作业、提交作业与批改作业、阶段测试、课堂测验与反馈、项目讨论后的汇总、成绩评定与反馈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的评价反馈;加强师生间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借助论坛、聊天等工具鼓励学生间进行交流、反馈。将反馈后的结果和课后辅导答疑出现的问题汇总,有目的地指导下次在线课程的教学。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内化知识、拓展能力。
  3.4 在线教学实施成效
  3.4.1 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与传统教学相比更积极、更有热情。4月1日平台数据报告显示,上课人数64人,其中参与互动2次的人数是22人,参与互动1次的人数是37人,5人没有参与互动,这个数据远远高于传统课堂。
  3.4.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所记的笔记,每一页都流露着学生求知的渴望和求学的严谨,同时也体现了每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3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经过三周在线学习,学生对本门课程及授课教师进行了评价和反馈。首先,学生对共享课堂中视频的知识点的讲授给予了肯定;其次,对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答疑、提问、知识扩展及关心学生等方面给予了很高评价;最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设计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4  结语
  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线教学存在如下问题:有的学生不看慕课就来上课;有的学生看了慕课但没有实际学习;学生课前完成了慕课学习,却没学会;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需要强化课前慕课学习的重要性,努力缩小学生之间距离,采取措施适当督促和强调,建立一对一联系,同时加强随堂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前三周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应利用此关键期加强学生管理;教师应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开放性[7],从而提高课程的参与度;定期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调查,根据学生反饋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质量提升。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数据库原理》的教学改革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课程的持续改进仍任重而道远。我们课程团队将为实现千里之行的精彩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岩.中国慕课行动宣言[D].北京:中国教育部,2018.
  [2] 教育部将办首届世界慕课大会.慕课发展北京宣言[EB/OL].(2020-12-09)[2020-12-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076282823447046&wfr=spider&for=pc.
  [3] 澎湃新闻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EB/OL].(2020-12-12)[2020-12-1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372979.
  [4]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EB/OL]. (2020-12-12)[2020-12-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834401910891498&wfr=spider&for=pc.
  [5] 郑晓霞.《数据库原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与行动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 2020(3):195-197.
  [6] 姚玉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方式现状调研[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 2020.
  [7] 柴玥.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20.
其他文献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3906  摘 要:计算机网络被定义为不同区域内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而且每一台个人计算机都需要具备独立功能的特征,在网络操作系统、通信协议以及各种管理合作方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传递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开放性强的特点,为高校的教学和高校广大的师生交流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计算机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0498  摘 要:将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引入中国实验快堆传感器数据分析,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出入口钠温作为输出、堆功率等多个变量为输入的模型。通过比较不同优化算法下测试集的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误差,进行模型的调整。在最优算法下,判断最终模型的泛用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方式建立的出入口钠温模型,拟合结果较好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3-5640-8322  摘 要: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当前而言我国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些问题也给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和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笔者主要探究了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策略,希望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建设更好地进行。  关键词:高校 科研信息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2-5640-1535  摘 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中国应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并初步扭转人们长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被动局面。企业应利用高质量、高效率的项目管理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其中一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党和政府“大规模创业和大规模创新”的推动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1096  摘 要:《液压与氣动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液气压元件一般结构复杂,比较抽象,学生反映学习有一定难度。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实验成功率,教学中采用FluidSIM软件进行设计仿真,结合电气控制实现相应动作。仿真回路动作更生动直观,加深学生对回路的理解,学生经过仿真再实验,教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2-5640-6830  摘 要:近十几年,中国制药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大众及药监部门对公众健康及安全用药的重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越来越被制药企业所关注。结合药品申报经验及药品日常质量控制情况,药企在药品质量标准的建立及有效期的评估中,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本文对如何通过工艺能力和质量指标诠释药品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稳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6369  摘 要:图书馆作为为人们提供阅读服务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内部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图书馆阅读服务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情报工作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作为图书馆内部管理人员,应当对情报工作的开展加强重视,并且需要结合大数据实现情报工作的创新,以新模式开展图书馆情报工作,确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5113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的趋势造成城市土地使用的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高层城市建筑的发展。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分析智能消防应急服务平台的具体要求,设计并实现了智能消防应急服务平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是火灾应急模块,主要包括实时信息集成、火灾传播模拟和火灾应急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2-5640-3002  摘 要: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是一门研究牙列缺损各种可摘式修复体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制作工艺的实践课程,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现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可摘局部义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培养与岗位对接的技能人才打下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1024  摘 要:信息化教学技术,是利用信息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知识和技能构建成学生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并获取知识和技能。本研究在“双高建设”以及“职教20条”等背景下,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运用在“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学中,有96%的学生顺利通过技能等级考试。同时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