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lin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推行,国家与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古诗词教学是老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我们共同感受文字传达的力量与情感,倾听作者的意图。古诗词教学是一个启发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将带领学生去体验感受古老的语文美。
  一、师生互换,让学生主导课堂
  学生如果能将自己所学明白地讲给他人,便说明他真正掌握了这一知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来讲课,老师来听课。采取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所输出,对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语文学习思维,也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备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其次也使师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也有一定帮助。
  例如,在讲解《咏鹅》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准备,进行师生互换课堂,由学生来为大家讲解这一篇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增添相应的问答互动,讲解结束后由老师进行点评,给学生主导课堂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古诗词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对所讲古诗词的相关知识了如指掌,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较为透彻的分析与理解。老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前准备好合适的教学方法,还要明确古诗词教学的情感目标、知识目标等。
  其次,老师要优化教学工具,创新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具的利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望探索真理的动力,对促进和保持学习活动,尤其是对于学习更复杂、更有创造性的语文知识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兴趣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他们认知能力有限,如果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能够使学生积极思考,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二是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和解决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这两点恰恰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只有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例如,对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进行学习时,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时,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放映的方式,制作小动画,感受诗人在不同时期的遭遇和经历,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内容。同时通过画面的展示,学生可以准确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强化自己对古诗词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还能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拓展性古诗词教学,加强互动式教学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在课程中加入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着鼓励。这样不仅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得课堂氛围高涨,讲解要点难点时容易推起高潮,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探究条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古诗词教学世界,感受文字的力量。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古诗词教学文本,然后分析这些问题,再带领着学生去赏析文章。这种互动式教学突破原来的教学模式,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说者,而是同学学习路上的陪伴者,两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构建出一种双向互动、循环平等的课堂模式。
  互动教学可以促进师生关系,令师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老师的积极性也可以被提升,自然会更加热情地讲解新课。同学也会受此感染,更加努力地融入课堂,以师生的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能,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四、开展文本细读,加深学生情感理解
  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要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加以关注,利用这些特点,施用于具体教学中。在课堂中适当运用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学生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时,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老师在团队中起到引导作用,大家通过交流融合产生一个最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锻炼表达能力、与同伴的沟通能力,培养团体意识。通过文本细读的教学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全班同学就都可以积极有效地参与进来,从而提高了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五、开展课外古诗词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古诗词教学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速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老师在日常就要注重学生古诗词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每天都有,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应该能够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供学生研读古诗词,开展专门的古诗词教学课堂。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读古诗。不仅仅是学生自己读,老师也一起读,老师的带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样才可以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古诗词教学。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语文素养积累和视野拓展的机会。古诗词教学是基础,是语文之基石,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在古诗词教学后开展交流课堂,分组进行合作展示,講述他们对于所读诗词的看法,对作者的看法。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转变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新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云《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文教资料》2019年第29期。
  [2] 江宝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甘肃教育》2019年第4期。
  [3] 余玉芬《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科技资讯》2017年第1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效率,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学习与模仿阶段,因此,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益智类的课外读物,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为日后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还能让其储备丰富有用的课外知识,对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大有裨益。本文结合时下语文教学形势,就小学生学习情况来探讨如何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效率与质量
摘 要:自“部编本”语文教材全面推行以来,古诗文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在古诗文教学中巧妙应用微课,尤其是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做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索。在《观沧海》和《陋室铭》的教学中,巧妙切入,削弱了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畏葸感,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认同感、获得感,有利于学生更加个性化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深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 古诗文 课堂导入  自“部编本”语文教材全面
摘 要:写作教学内容是初中语文课堂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课堂内,学生对素材的积累运用没有达到灵活的程度,无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写作思维,锻炼学生的写作意识。因而,教师需改变学生固定的写作模式,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积累写作内容,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而引领学生根据写作主题不断丰富内容,发挥素材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素材积累  DOI:10.12241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师从阅读教学角度入手,真正实现阅读教学与互动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模式更具层次,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模块,受应试教育和教师观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在教学观念、实践途径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生活化”的策略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探索方向,能够为小学生引来内容和思想的“活水”,使其作文素养获得新的突破。本文在生活化的视角下对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激发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评语的“生活化”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提升作文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实
摘 要:近几年,以生为本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丰富了教学思路。语文课程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为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提供条件。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一改传统课堂枯燥与严肃的氛围,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健康人格  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基
摘 要:整本书阅读与“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整合,要通过丰富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水平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阅读活动来实现。我们应立足于活跃课堂,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满足个性阅读需要。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材整合  整本书阅读关系到语文素养的提升。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因势利导地将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教材融合起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培养学生从文字中获取思想的能力。同时,优秀的阅读能力与正确的阅读观不但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阅读教学的成效还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产生影响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理念成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名著阅读 审美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洪流到来,大众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中语文作为高考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革新,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已然无法满足当下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相比之下,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更易为小学生们所接受。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核心,阐述语文课堂“活”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活”起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