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时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做好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本,也是教好物理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为了省事,往往不去精心设计实验甚至不做实验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这种做法极大的削弱了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下是实验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认真研究试验
  做好实验的关键是弄清实验的目的以及怎样才能达到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前认真研究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和达到目的的途径,这样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实验时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并且在研究实验的过程中想法提高实验的效果,想法增加其透明度,以便让更多的学生更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在研究实验时努力放大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效果最大化,在实验手段上努力做到推陈出新,牢牢锁定同學们的目光。这都需要在实验前认真研究好实验。
  二、认真准备实验
  演示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不认真准备,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演示效果极不理想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束手无策,逼迫让学生接受结论,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主观上的问题,思想认识不足,对演示实验教学不重视或图省事;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等等。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课前应该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多操作几遍,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古人说的好:决知此事要躬行.第三是掌握好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不能因为实验耽误其它的教学时间.第四是教师在做好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实验效果。最后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三、要规范操作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器材、连接和装配器材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精密仪器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这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要爱护器材.再比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杆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总之,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四、表达要简洁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说明实验步骤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简洁准确。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过程就会产生一知半解的影响。举几个常出现错误的现象:一是器材名称不准确,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托盘天平称为天平等;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如将圆筒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称为弹簧秤;三是普通话水平不过关,对仪器的读音不准。又如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说成"相互推斥";还有将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比如将 "重力"说成"重量"等等。
  五、注意师生互动
  演示实验不能让老师唱独角戏,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成为了实验的看客队,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例如在讲测量时对单位的制定,可以让大小不同的两为学生用他们的步伐对教室的长度进行测量,其结果不一样,让同学们自己分析原因,很自然大引入到了主题,同学们在参与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记忆深刻。在讲解流体中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到讲台前去体会一下,漏斗下面的乒乓球用大力气吹时不会掉下来,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物理的奥秘。
  六、实验要面向全体学生
  演示实验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例如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可以采用投影放大的方法。教师可在一块玻璃板上放一些铁屑,下面放磁体,轻轻敲击玻璃板上面的铁屑产生的变化通过透影仪透影在银幕上,这样就放大了实验效果,使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实验现象.。有时为了后面的学生也能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可以在讲桌上放一把椅子,以便面向全体学生。还有教师有时可以拿着实验器材在教室里前后走动一下,以便照顾全体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赋予了课堂教育教学新的内涵,对于处于一线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促进教育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技艺,加强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好地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新课改区域地理综合能力教学
新的世纪里,新的课程目标,新的实验教材,新一代儿童,新的教学环境,都在促使我们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我们长安小学一年级语文组在此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从中体会到,要想达到新的课程方案制定的目标,就必须把握现代儿童的特点,使教材、教师、学生成为一个有机的自主、探究的整体。  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使中国站在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前列。也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变革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向传统教学中陈腐的教学观挑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把数学教学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分析能力、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紧密的结合起来,统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渗透,达到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中学数学教学观,开展中学数学教学的同时,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首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通过学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目的和作用:  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它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效率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现代教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的情感过程在学生学习中作用是巨大的,情感过程决定着课堂的面貌,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要想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堂上多一点喝彩与掌声  掌声和喝彩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
摘要:这几年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地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已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相应的教育和考试制度等观念性问题使改革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摆在中学英语教师和从事学英语教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改革的内容很广泛,但归纳起来,重点应改革以下内容:  一、改革教学目标  进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和要求比过去大纲中的目标与要求具体得多,这是
摘要:文明礼仪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礼法,无法立身立业或无法做人。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是不是符合礼仪要求,对于在社会上的立身处事关系很大。中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在生产经营社会服务领域中具有中等职技能的实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更要注重如何做人的素质教育。学习礼仪知识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公众形象,还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文明修养和素质。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