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尤其是一名郊区小学的班主任,如何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其成为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奠基人生,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笔者从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充分遵循儿童发展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充分利用城市郊区独特而又广泛的教育资源,以班队活动为载体,让每一个孩子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舒展地放飞自己的梦想、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禀赋,就可以给孩子一个愉悦的、幸福的、充实的、可以终生回味的童年。
  一、童眼看世界,诱发儿童的发现兴趣
  麦苗韭菜不分已不再是笑话的笑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比比皆是。很多人向往城市生活,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不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吗?笔者并不排斥城市,但现实告诉我们,城里孩子的生活现状是,家庭(蜗居、斗室)——学校(教室、生均活动面积不足两平米的操场),两点一线的单调往返,上下学父母或是祖父母专车接送,也有雇用大蓬车接送的,这难道也是孩子的生活?笔者戏谑:城里孩子过得算不上生活,只能算是活着,充其量是富裕地、奢侈地活着。基于这一角度,我曾不止一次自豪地告诉我的孩子们:你们虽然生活在郊区,却比城里的孩子要幸福、充实得多,你们才是生活,而且是真正意义的纯天然、低碳的绿色生活。
  基于此,我时常告诫自己,应当充分把握郊区乡村所独有的教育资源,充分把握一切有利的教育时机,引领孩子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享受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活。 春天来了,我利用班队活动,带着他们走出校门,漫步于校园四周的田间小路,和他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去寻觅自然界的万物复苏、生命萌发,让他们自由地领略生命的可贵、成长的快乐;秋天到了,我和他们一起去找寻秋天的印痕,去探秘农作物的日趋成熟、硕果累累,让他们欢畅地体会丰收的喜悦、收获的幸福。
  我曾带领着他们无拘无束地走在乡间的田梗上,从不顾忌会有什么突发的交通事故,让他们抵近苏北最大的公路立交枢纽,眺望宁海立交桥伟岸的雄姿。孩子的无不惊叹设计人员的匠心独具、施工人员的天工巧夺,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各式车辆,更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港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交通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
  我也曾组织孩子近距离地观看村民们焚烧桔杆、狼烟四起,导致空气混浊、天空迷蒙,更为可怕的是引发了众多人的呼吸道疾病;进而组织他们社会调查:焚烧桔杆屡禁不止的原因……生物处理的时间成本、物化处理的经济成本给农民带来的困难和无奈,唤醒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
  有许多孩子说,“老师,这些我天天见、年年见,并没发现它们有什么稀奇之处。”的确如此,这些对于郊区的孩子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可如何让他们“司空见奇有所新”的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巧设。
  有一个事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此处说来,全无褒贬挑唆之意。有一次,我去家访,十几个孩子簇拥着我,途中路过一块稻田,毗邻的两畦,反差十分明显:一畦里的禾苗坚挺茁壮,另一畦里的禾苗却瘦弱许多且显然有虫害。说来大家也许不信,稻田的主人告诉我们师生,这是人为的:长得壮的几畦施了化肥、喷了农药,追求的是产量和经济效益;长得弱的既没施化肥也没打农药,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是留着自家吃的……天啦,诸位还能、还敢司空见惯么?城里的孩子抑或是大人们是否能洞察其中的玄机呢?……
  二、童声诵经典,提升儿童的传承意识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经典是中华几千年积淀的人类文明,如何让二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笔者近年来作了大胆的尝试。
  郊区的孩子缺少大型的游乐设施,尽管他们也十分向往,但他们应该有、实际上也不乏游乐的项目,诸如跳橡皮筋、打陀螺、推钢圈、掼纸牌、放风筝……我时常组织孩子们游戏,但要求孩子们在肢体运动的同时,口中吟诵经典的童谣或是描写孩提生活、田园生活的诗歌。如“跳皮筋”时我让孩子们唱“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可唱至一百零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同样可以伴唱“跳皮筋”。
  游戏和诵读是载体,是平台,旨在传唱经典的过程中,让每个孩子幸福地体验他们就是诗中描写的人,过得就是诗样的生活,从而提升他们对经典的传承意识。
  三、童手织梦想,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周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去编织、去放飞自己的梦想。作为一所郊区小学,可供孩子们动手的场景、材料比比皆是、俯首可得。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我就带着孩子去折柳条、编柳帽;油菜花开,金黄一片,引来无数的蝴蝶翩翩起舞,我就组织他们去赏黄花、捉蝴蝶;夏收时刻拣桔杆,看看谁编织的饰品最美丽;端午前后采苇叶,比比谁制作的芦笛最响亮;夏天来临,我让孩子和我一起去扑蜻蜓、粘鸣蝉、逮蝈蝈儿;秋收季节,孩子们与我一起掰玉米、捡豆粒、挖豆丹……林林总总、潇潇洒洒,孩子们的双手摆脱了禁锢,天性罢却了束缚,灵性得到了放飞,能力得到了培养。我深信:孩子们是愉悦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而又充实的,这远比试卷多考了几分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教育就是一种思想引领,关键在于教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以思维见解的维度变革、形式方式多元原则等为指导,来发展课堂、推动课堂、掌控课堂,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古诗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神游万仞。可是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却忽视启发学生想象,而将教学的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了解词析句,诗句背诵中,致使古诗的教学失色许多,古诗的语言、情感对学生的熏陶、浸润显得缺乏。如何让我们古诗教学和我们古诗词一样的意味绵长呢?个人认为在古诗中启发学生想象是一把很好
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改编和表演课本剧,便是适应新课改的这一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下面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课本剧的粗浅认识。  一、编演课本剧可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成效提升方面意义重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学生身心特点,立足新课程改革目标,尊重关爱学生,以和谐学习氛围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引入先进设备,以信息教学手段激发音乐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模式,以新颖授课方式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引入校本课程,以生动丰富内容激发音乐学习兴趣,组织课外活动,以教学空间拓展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 学
【摘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重视其实效性  【关键词】创设问题 发展好奇心 动手实践 优化评价 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想上数学课。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体的感觉器官更是一部部精密、先进的感知世界的利器。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鼻、舌、皮肤等。那么,何为“感官”?人体感官如何工作?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英语教学不再是师生之间单纯的学习过程,已经演变为双向的情感交流。情感教学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本文从情感教学法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情感教学法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情感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 高校英语教学 英语策略  一
外语作为人们外向思维的工具,这一“小环境”必须与大世界联系起来,将因材施教与整体教育联系起来,将本学科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联系起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