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人与动物的关系看成争夺世界统治权的斗争。我们向豺狼虎豹宣战,因为它们威胁人类的生命,侵害我们的财产,如盗食畜禽、毁坏庄稼以及盗食粮食。而如今,大多数敌人不是被人们消灭了,就是被削弱到了无力为害的地步,我们只留下那些于我们有用或至少是无害的动物,人类的王朝看来是坐稳了。
然而至少还有一个敌人令我们无可奈何,这就是鼠类,这种“世界上最成功的哺乳动物”。
有人说,世界上每两个哺乳动物中,就有一个或一个半是鼠类。据统计,全世界现生鼠类达两三千种,如滑翔的鼯鼠,水中的河狸,荒原中的跳鼠、森林中的睡鼠,以及打扰人类数万年的老鼠,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可说天上地下,森林草原,岩隙水中,赤道两极无处不在。
与人类相反,鼠类脑子原始,头骨低平(对于“成功”来说,智慧是必须的吗?)咬肌强大,一对门齿可终生生长,必须不断啃咬东西才能保持它合适的长度,这是一种奇特的生理机制,做一只老鼠,想不“积极进取”都不行。
鼠类成功的两大原因,首先是个体较小。小,就可以去开辟大动物无法开辟和适应的环境,不但灵活隐秘,而且经济节能。另一个制胜法宝就是繁殖快,一般情况,鼠类一年可产仔六七窝,每窝七八只,有些种类还更多。生下来二三十天就性成熟,可以繁殖后代,这样累计下来,一只老鼠每年产仔就达百只左右。(鼠寿命二三年)再加上子又生孙,简直无法统计。无论遭受多么严重的天灾人祸,鼠类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
还有一个原因也十分重要,可笑的是:正是人类自己造成了老鼠的繁盛。人类不但消灭了老鼠的大量天敌,让它们搭乘交通工具(如船)开发新的殖民点,更重要的是把世界大面积地区都变成了产粮区,这对以草籽树种为食的老鼠来说,真可谓赶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逞”,人类的农田拓展到哪里,老鼠就跟踪到哪里。如果老鼠也有历史的话,一定会把人类社会的出现作为它们的“盛世”。
人鼠相逢,带给老鼠的是盛世,带给人类的却是无尽的烦恼和苦难。老鼠最令人痛恨的当然是偷吃粮食,老鼠每年吃掉3500万吨粮食,加上糟蹋掉的,差不多相当于从全世界粮产量中占有五分之一的份额。仅亚洲地区,鼠类造成的粮食损失就足以养活25亿人,对于已经人满为患的亚洲,它们简直是越忙越添乱。
对欧洲。老鼠们也更不客气,它们差一点毁灭了欧洲文明。1347年,一艘意大利商船从战乱频频的黑海沿岸回到热那亚,船上跑下来几只老鼠。于是,一场“黑死病”席卷欧洲,使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这场恐怖的灾难历时3年,在那个时期。人们变得歇斯底里和耽于享乐,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明天就会死掉。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老鼠的战争。然而在这个最有理由毁灭掉的对手面前,人类的伟大力量偏偏不灵了。尽管人类使用了某种方法,每年消灭的老鼠都可说堆积如山,可是对老鼠的影响微乎其微。老鼠的兴衰是周期性的,如同潮汐的涨落一样:当环境适合时就发生鼠灾,鼠灾过后就萧条一阵,恢复几年后又是下一个高峰。老鼠的数量是受市场规律调节的,并不会无限增长。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但并不让我们舒服:它太像一个对人类自身的讽喻了。
人鼠之间的战争还会继续下去,但人类取胜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与鼠共生,也许就是文明的代价。
编辑 姚 晟
然而至少还有一个敌人令我们无可奈何,这就是鼠类,这种“世界上最成功的哺乳动物”。
有人说,世界上每两个哺乳动物中,就有一个或一个半是鼠类。据统计,全世界现生鼠类达两三千种,如滑翔的鼯鼠,水中的河狸,荒原中的跳鼠、森林中的睡鼠,以及打扰人类数万年的老鼠,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可说天上地下,森林草原,岩隙水中,赤道两极无处不在。
与人类相反,鼠类脑子原始,头骨低平(对于“成功”来说,智慧是必须的吗?)咬肌强大,一对门齿可终生生长,必须不断啃咬东西才能保持它合适的长度,这是一种奇特的生理机制,做一只老鼠,想不“积极进取”都不行。
鼠类成功的两大原因,首先是个体较小。小,就可以去开辟大动物无法开辟和适应的环境,不但灵活隐秘,而且经济节能。另一个制胜法宝就是繁殖快,一般情况,鼠类一年可产仔六七窝,每窝七八只,有些种类还更多。生下来二三十天就性成熟,可以繁殖后代,这样累计下来,一只老鼠每年产仔就达百只左右。(鼠寿命二三年)再加上子又生孙,简直无法统计。无论遭受多么严重的天灾人祸,鼠类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
还有一个原因也十分重要,可笑的是:正是人类自己造成了老鼠的繁盛。人类不但消灭了老鼠的大量天敌,让它们搭乘交通工具(如船)开发新的殖民点,更重要的是把世界大面积地区都变成了产粮区,这对以草籽树种为食的老鼠来说,真可谓赶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逞”,人类的农田拓展到哪里,老鼠就跟踪到哪里。如果老鼠也有历史的话,一定会把人类社会的出现作为它们的“盛世”。
人鼠相逢,带给老鼠的是盛世,带给人类的却是无尽的烦恼和苦难。老鼠最令人痛恨的当然是偷吃粮食,老鼠每年吃掉3500万吨粮食,加上糟蹋掉的,差不多相当于从全世界粮产量中占有五分之一的份额。仅亚洲地区,鼠类造成的粮食损失就足以养活25亿人,对于已经人满为患的亚洲,它们简直是越忙越添乱。
对欧洲。老鼠们也更不客气,它们差一点毁灭了欧洲文明。1347年,一艘意大利商船从战乱频频的黑海沿岸回到热那亚,船上跑下来几只老鼠。于是,一场“黑死病”席卷欧洲,使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这场恐怖的灾难历时3年,在那个时期。人们变得歇斯底里和耽于享乐,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明天就会死掉。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老鼠的战争。然而在这个最有理由毁灭掉的对手面前,人类的伟大力量偏偏不灵了。尽管人类使用了某种方法,每年消灭的老鼠都可说堆积如山,可是对老鼠的影响微乎其微。老鼠的兴衰是周期性的,如同潮汐的涨落一样:当环境适合时就发生鼠灾,鼠灾过后就萧条一阵,恢复几年后又是下一个高峰。老鼠的数量是受市场规律调节的,并不会无限增长。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但并不让我们舒服:它太像一个对人类自身的讽喻了。
人鼠之间的战争还会继续下去,但人类取胜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与鼠共生,也许就是文明的代价。
编辑 姚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