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问题的发现能力比解决问题本身的能力更加有价值,发现问题的能力更能反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规律和数学知识,是更加适合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和事物的动力源泉,只有具有良好的兴趣,才能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要想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尽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和好奇心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或者开展有意思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或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将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问题探究,并逐渐解决问题,达到最终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中对“可能性”的含义进行讲授和分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掷骰子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最开始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三人,每人掷一颗骰子,看最后哪组的点数之和最多就为胜利的一方。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时间段和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授课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思考。在掷骰子之前,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猜你们三个人的色子数字分别可能是什么?”参加游戏的学生有的会跃跃欲试,有的就会抢先回答。在玩过几轮之后,老师可以接着发问:“看到了这几轮的色子点数之后,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你们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吗?”
  游戲结束且经过教师引导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问。例如,“为什么每次掷骰子得到的点数会不一样?”“为什么筛子点数有时候大有时候小?有什么规律?”随着学生受好奇心的趋势,并且自己经过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疑问后,教师可以根据要教授的知识内容借着学生的疑问讲出筛子游戏背后的奥秘,间接地告诉学生“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注重引导学会提问
  思考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和灵魂所在,而如何能够从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学会创新的关键所在。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必要,而要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该从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并且学会提出质疑开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能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开始小学生肯定很难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提的问题可能不会抓住问题的中心点:针对该问题,教师要对于学生勇于提问的态度予以鼓励,并结合不同的提问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评,让学生能通过比较和思考,明白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
  比如,在讲解乘法估算方法这一内容时,思考认真且提问准确的同学可能会提出:“估算705×3时,把705看成700来估算时,过程简单易得到结果,且结果与准确数相比较很接近,但如果数值是762时,如果按照此方法,简单讲数估算成800所得的结果肯定会相差很多。这样的计算结果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会给予肯定,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在类似的学习中能够学会把握住问题的重点,做到提问切中要害。
  鼓励提问,大胆质疑
  在课堂中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问题意识时,教师应该更多地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通常来说,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题,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填鸭式地学习和知识掌握,在课堂上很难有自己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思考和质疑的时间,也就很难有机会去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所以针对这个情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心为学生创造产生疑问并且能够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提出质疑、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成就感。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时,可以分发给每位学生20块边长为1cm的小木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摆出各种尺寸的长方形。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在不断的拼凑和操作中能够对长方形面积的定义有更加直观的了解。随后可以让学生发动脑筋展开头脑风暴:“根据给你的这些木块,你能摆出的最大的长方形是什么样的?”让学生通过发散思维,一起讨论和分析,并在不停地质疑和疑问中,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还要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评价。对于提出很有新意的问题,要表扬他们提出问题的勇气和善于提问的能力,进而引导其他同学也能够思考和学会如何去更好的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吴能爱.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小学生公益意识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32).
  [2]穆晨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2015年6月,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校区优质资源辐射到平谷区,成立了北实平谷教育集团,集团由北京实验学校平谷校区、北实附中、附小和附幼三校一园组成。四年来,北实人秉承"勇于担
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中期,属于尖端科技中的一种,通过模拟人的智慧、能力与活动规律,实现利用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的目的。人工智能技术随着科学水平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广,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运用,对传统的机械化、刻板化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提升了教育改革的深度,同时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持久度,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入手,并重点分析了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
2016年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在写字板块做了较大的调整。上册要求学生会写100字,下册要求会写200字,比老教材的350字少了50字,在数量上减少了不少。如何引导学生书写汉字就成了教学新要求。  新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以弘毅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为例,我们发现了新生书写时出现的两个典型问题:  写字习惯不佳 在开学一个月内,我们观察了弘毅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写字习惯,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写字习惯都不容乐观。
在构建和谐社会、把社会公平放到突出位置来维护的进程中,公共政策偏离公共利益亦即公共政策的伦理问题,应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公共政策理念层面突出伦理
将力-电-磁耦合的弱界面引入到压电/压磁声子晶体中,利用传递矩阵法和Bloch定理,研究了界面损伤和损伤耦合对第一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带隙起始频率、终止频率随弱
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针尖照明模式对ZnSe量子点团簇进行精确定位测量,研究了量子点团簇的超辐射效应。在理论上根据Wannier激子超辐射模型阐述了量子点系统的超辐射发光机
教育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解字析理,品味汉字文化内涵  挖掘汉字丰富意蕴 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性、文化性、历史性,培养学生热爱汉字,发现真理、探索规律的人文精神。  生字“姓”的教学,随父姓的“姓”为什么是“女”字旁呢?原来,“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表血缘关系的。上古好
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不仅资源的品位高、种类全、特色强、精品多、分布广而且在国际、国内均具有广泛的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西部发展旅游特色产业
大班是幼儿走进小学的过渡时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工作的重点,怎样让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提升学习品质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幼儿的主动发现、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是制定教学活动的关键,新颖的课堂模式是提高幼儿好奇、专注、探究等学习品质的关键途径。  创新课堂形式是提高兴趣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幼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