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到关键时,答到精妙处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而又有吸引力的问题,不仅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巧妙的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性;思考;探索
  课堂提问是一门设立疑问、激发兴趣、引发思考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因此,教师要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适时适度而巧妙有趣的提问,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提问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1.把握时机的提问是有效提问的保证
  在短短的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教师要充分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对课堂提问的时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在课堂中用实际行动去验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极具特色而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达到兴奋状态,促使学生在课堂提问的指引下产生思维的碰撞、经验的分享以及情感的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所带来的真切收获,感受先有疑后有答的心灵喜悦。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问、在知识的疑难点上提问、在知识连接处提问、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提问、在学生回答错误处提问、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提问。教师选择适当的提问时机,可以在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2.目的性的提问是有效提问的前提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了解这堂课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以及这堂课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什么,因此,教师要考虑每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要提前设计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达到课堂任务,教师要合理安排提问的时间和提问的内容。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在学生测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测量直径和对角线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教师可以提问:“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比圆的小?”“你发现了圆的什么特点?”显然,这样的提问太宽泛,没有明确的目的,而学生的回答也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
  但是,当教师把问题改为“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这时,结果就大不相同了。所以,只有问到了关键处,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启发性的提问是有效提问的灵魂
  教师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兴奋状态,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境界。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创设问题,学生可以积极思考,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方法,层层递进,一步一步解决更加困难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发展。如在进行“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时,在学生看来两位数的乘法很困难,此时教师要进行提问,将学生引导到简便的计算上,教师可以问:“我们学过两位数加法,我们是怎么做的?那么做乘法的时候有没有办法变成和加法一样简单的方法呢?”经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学生逐渐想到可以将两位数乘法拆分变成一位数的乘法,再逐步进行。
  4.趣味性的提问是有效提问的润滑剂
  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又很枯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巧妙构思,设置相关的充满趣味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引入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我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学习到新的知识。例如,在“圆的认识”这堂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问题情境:三个不同车轮的车赛跑,第一个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二个车的车轮是椭圆形的,第三个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问“哪个车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富有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枯燥单一的教学充满乐趣,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进入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当中,积极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尝试解决问题。
  5.广泛性的提问是有效提问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全面分析,合理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或过易,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巧妙设计问题,适当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要注重教学的重难点,提出的问题要适时适度,使数学知识简单化。课堂提问的内容要丰富广泛,要让全部学生都参与讨论,给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
  简而言之,合理有趣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作者單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金城关回民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是目前所有学校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文章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解读因材施教,对“材”与“教”重新定义,提出了“材”是学生思维,“教”是教师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的主张,也因此提出因材施导的观点,并围绕这观点,通过一些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因材施教;思维引导;因材施导;问题与材质  随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导学”也就逐渐成为主导课堂教学的方向标。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要比教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既然数学阅读如此重要,为何数学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学生不懂得如何进行数学阅读?为此,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阅读材料这四个方面探讨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够贴切,脱离学习实际  阅读教材本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学生才会有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但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创办于2000年6月,是秉承船山精神、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创办的一所立足传统、注重创新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学校始终将船山文化视为精神之源和立校之本,以“求知、求真、求善,为孩子的发展和幸福奠基;敬业、敬事、敬人,为教师的事业和人生添彩”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全球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办学目标,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追求完美的办学境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研究
摘 要:在中国台湾偏乡地区,随着少子化浪潮和教育选择权的提倡,家长弃区内择他校的比例逐渐升高,偏乡小校生源严重不足,规模不断减小,以农业为主的当地政府财政紧张,偏乡学校正面临裁并。文章旨在以笔者在中国台湾探访的台湾屏东县饷潭国小、同安国小、南和国小三所偏乡学校为例,陈述偏乡小校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如何利用在地资源发展学校特色,为面临困境的中国台湾偏乡小校提供发展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偏乡小校;学
“孝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家风传承中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念。巍巍钟坡山脚,汤汤舞水河畔,一所冉冉升起的新星——“全国首届文明校园”湖南省怀化市钟秀学校(以下简称“钟秀学校”),它秉承“养孝道美德,育灵秀学子”的办学理念,通过深挖孝德教育资源,重视学生孝德培养,深化创新孝德活动形式,以家校合作促孝德传承,让学生知孝、学孝、悟孝、行孝,使崇孝向善的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扎根,养成
摘 要:“我的发现”因栏目小很易被语文教师忽视,但却担负着传递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任,体现由积累走向运用的宗旨。文章作者深入分析此栏目在编排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深感此栏目设计意义重大,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一些具体教学之策,以引起语文教师重视。  关键词:“我的发现”;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11 文章编号:1674-1
摘 要: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点,以“史”的眼光观照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透视其逻辑体系与思想构架,对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教育思想,借鉴其历史经验,探索现代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之路具有重要价值,也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语文教育;启示  在漫长的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以儒学及儒家教育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及教育传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实现
摘 要:校本研修是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提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心理特征、教学情况、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培训不能仅仅是被动地听讲学习,而应是主动的研学结合,才能让研修学习的质量更好、效益更高。文章从校本研修的管理、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文化的孕育、立足主动学习的校本研修模式与方法探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应如何将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被动学习培训转化为主动学习研究,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不断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数学学科教学有其特有的学科属性,教师科学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及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文章通过“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案例的呈现,展现了教师科学引导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案例进行反思总结,得出了课堂教学的一些可鉴经验。  关键词:科学引导;教学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是以一系列问题为载体,综合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这一领域要以问题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运用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创设活动操作的机会、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并整合品德教育等要素,才能使“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以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创设问题;综合运用;活动操作;多元评价;思想教育  “综合与实践”的设置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