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应教尽教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inney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负的初衷在于为学生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但在考试的压力下,如果课堂教学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考试,则减负难免流于空洞。既有的课改采取的是"少教多学"的思路,这一思路和"应试"的需求格格不入,不但无法促进减负的落实,反而会滋生出更多的负担。"双减"政策提出了"应教尽教"的方案,试图将"育人"的初衷和"应试"的需求合二为一,从而为减负工作指明了方向。"应教"的范围并不是一切可能考试的内容,而是知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重要节点;"尽教"则意味着搭建起学生经验和知识之间的桥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减量提质"。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注重因材施教,把现实性与个性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现阶段的数学作业存在单一、量大、无针对性等特点,如何在小学阶段让孩子们体会"我的精彩我做主",从个性化数学作业中获得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下面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双减"政策的提出,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认识,敢于摒弃以往的"题海战术"教学策略,加强数学作业个性化设置,降低作业量的同时,提高作业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个性化作业,提高自身数学学习效果,未来实现更好发展。"双减"背景下加强三年级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从教学视角来看,
期刊
3~6岁是幼儿成长的黄金时期,同时科学教育又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阶段加强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加强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不仅能够引导幼儿学好科学启蒙知识,更能够使幼儿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就此,本文主要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注意事项入手,就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展开相关研究与探析。
区角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还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参加活动的快乐。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对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所以通过开展家庭区角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非常有必要。
近几年,浙江省东阳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争创"平安县市"为抓手,坚持责任担当、底线思维、打防结合、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的根基和实效,探索实践创新治理模式,为东阳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刊
“双减”减的是师生和家长的负担,“减”是为了“增”,不断提高育人的质量,让教育回归原点。“双减”是一道全新的开放题,也是对学校决策者的“大考”。学校的“双减”举措要“接地气”,能够“落地生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加减混合运算”,才能给出满意答卷。一、做“减法”,赋予“双减”新的内涵“双减”政策的“减”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目前,对于减轻校外培训负
期刊
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办法便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本文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展开分析,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双减"政策之下的语文教学更应该顺应、推动这一大趋势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语文作业的设计与管理。让语文作业少而精,有趣又高效,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期刊
教师需要想办法在保证作业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削减作业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课余时间。"双减"是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注意的部分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减轻上。教师需要想办法在保证作业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削减作业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课余时间。总的来说,在作业设计调整方面的要求可以总结为"减负提质",教师在进行实际作业设计时也需要围绕
期刊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以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以促进部门协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