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7至19世纪欧洲扇的材艺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k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人最早将东方的折扇带到欧洲,引起宫廷贵族的极大兴趣。热潮之下,英国制扇业率先兴起,一方面从亚洲进口折扇,另一方面生产出更加低廉的扇子;意大利则更专注于制作精致昂贵的扇子。18世纪,欧洲制扇业进入黄金时期,法国成为行业中心,巴黎的制扇厂就达150多家,制扇工人超过6000多名,绘画、骨雕、珠宝制造等行业的杰出技师也纷纷加入其中。如提瓦兹地区的扇骨工匠从1776年就开始联合起来为巴黎知名的成扇制造商制作扇框,而这一地区的安戴维、圣日内维耶两个村落也因雕工精湛而闻名一时。
  17至19世纪的欧洲扇喜爱繁复华丽、明艳深邃的风格。就材质而言,早期多用象牙、玳瑁、漆木等珍贵材质,并镂雕、彩绘以精巧的图案。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社会审美趣味的日益多元化,制扇材质也愈发丰富,昂贵的材质逐渐被相对平价的竹木、金属、奇石等替代;翩跹的羽扇,则是大洋彼岸美国市场的时尚标志。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还出现传统材质与新兴材质并用的情形。
  ●   扇骨:珍奇之物的精雕细琢
  (一)象牙
  象牙质地细密、色调柔和,是古代雕刻的优选材质,也是制扇材质中最为名贵的一种。象牙源于南亚、东南亚以及非洲国家,新航路开辟以来,途经印度的欧洲商船会采购回大量的象牙,象牙贸易兴起,象牙雕刻等行业随之发展了起来。
  骨扇是早期的扇子形制,又称卜瑞斯扇,通体用象牙镂空雕刻,扇骨相叠、丝带连缀而成,常装饰有浅浮雕纹样(图1)。18世纪中后期达到鼎盛,可雕刻出混合中国几何图案和西方花卉的纹样;19世纪时,彩绘象牙扇成为主流(图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扇面展开后呈圆形的象牙扇曾短暂流行,后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很快便淡出市场。
  象牙扇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象牙折扇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的象牙雕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令欧洲人赞叹不已。英国使节马嘎尔尼在其游记中记载:“在中国人擅长的技巧艺术中,达到最高境界的就是象牙雕刻,在这项工艺上,他们真是无人能及。即使在伯明翰,(我们英国)最重要的工艺制作中心,也曾经利用机械模仿中国制作的象牙扇及其他器物,这项实验虽然很成功,但还是没能达到像中国制品那样高的成就。没什么东西比中国象牙扇上的镂雕更美的了……不论订制什么样的纹饰,例如徽章或姓名,(他们)都可以在拿到稿样后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来。”
  由于象牙的稀缺和昂贵,在后来的扇骨制作中逐渐被玳瑁、银、贝壳、檀香木等材质所替代。
  (二)动物角
  角是牛、水牛、羚羊和公羊等反刍动物头顶上的器官,最受制扇工匠欢迎的当属来源于南美或爱尔兰的牛,以及非洲水牛的角。制扇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移除骨核,使角变得平展好用;后经过软化、剔除杂质、压制、刮擦、抛光等工序,最终获得平整、通透、莹润的制扇之材(图3)。
  (三)珍稀贝类
  18世纪欧洲盛行的洛可可风格,最为显著的特质是对“纤巧、华丽、精致、细腻,并且带有过分的装饰韵味”的追求。珍珠贝、玳瑁等光泽细腻、色彩清新的珍贵材料,恰恰契合这样的审美旨趣,也是当时重要的制扇材料之一。
  玳瑁。玳瑁是海龟科动物,甲片坚韧、不易折断,呈半透明,并有明显的斑纹、光泽和色彩,因而很早就成为镶嵌工艺的用材。玳瑁扇通常以减地平凸等镂刻或镂空技法,营造出玲珑剔透的效果(图4)。因玳瑁材料珍贵,雕刻难度又大,当今保存完好的玳瑁扇并不多见。
  母贝。母贝是钙性物质,具有虹彩的颜色和闪亮的光泽。扇骨的用材来源,一种是珍珠贝,包括大珠母贝、珠母贝,前者的颜色为悉尼白,后者为大溪地黑;一种是布尔高珍珠母,有着奶油般的基色和粉、绿、紫的光泽(图5),多用来做扇骨,或是用作装饰;还有一种是鲍鱼,包括日本玫瑰和新西兰大鲍,尤其是后者通体泛闪着蓝光,极是稀少珍贵。
  砗磲。砗磲是热带的双壳贝类,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贝类,被称为“贝王”。壳质厚重、边缘如齿,内壳洁白光润又富有斑斓的色彩,多用于镶嵌装饰小件器物,做成扇子则难度较高,因而砗磲扇的产量也较低,保存下来的扇子也就更为稀少了。
  (四)贵重木材
  18世纪,西方人对中国家具也很痴迷,其中的髹漆工艺,尤其是黑漆描金工艺极大地迎合了西方人对精细高雅之物的偏爱。
  据记载,“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广东地区以精制漆器驰名中外。伴随着漆具和漆盒的出口,漆扇尤其是黑漆描金折扇也于嘉庆初年即19世纪早期开始大量制作并出口西方”。黑漆描金原本是福建、广东等地区家具制作中常用的技法,通常在木质胎体上髹以黑漆,再用金粉绘制出图案,也有髹朱漆、或描银粉的样式;金粉有赤金和青金两种,有深浅之分,用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这一技法在制扇行業中的应用,起初是工匠们用来保存广东当地的传统扇子——蒲葵扇的方法,其成扇底漆锃亮、色彩稳定,取得了良好的保存效果,逐渐便推广到其他扇子的制作之中。19世纪早期,随着中国髹漆扇的大量出口,这种技法也传入欧洲。欧洲制的这类扇子中,以黑漆描金扇(图6)、黑漆描银扇、彩绘扇较为常见。
  檀香木。檀香木属檀香科常绿乔木,原产于印度,材质光滑致密,香气醇正,是高级的器具、镶嵌、雕刻等名贵手工艺品的重要用材。与象牙相比,檀香木的质地相对粗糙,并不适宜雕镂细小的人物,纹样一般都以花卉、图案之类的题材为主。制扇艺人往往将其制成雕琢精妙的折扇、羽扇,形制技法也与同时期骨扇的制作工艺相似。另外,在20世纪初流行起来的伸缩扇之中,也看到了檀香木的身影(图7)。
  ●   扇面:纤巧之材的华丽演绎
  这一时期的扇面材料,以纸张、丝绸、羊皮纸、皮革等材质为主,并装饰有彩绘、刺绣、蕾丝。19世纪,欧洲的服装开始流行丝绸、绉丝、薄纱等轻薄的织物,扇面也随之向轻薄化发展,多为半透明的纸张或绉丝所制成,画面色彩也愈发明丽,有的还装饰有丰富的金银亮片(图8)。随着累丝、掐丝珐琅等更为复杂的工艺在扇面制作中的广泛使用,金、银等贵重金属、珍奇石材也成为扇面装饰的重要材料(图9)。   另外,从19世纪开始,色彩华丽、形制各异的羽毛扇大量销往美国市场,可谓是风靡一时。常见的有孔雀羽毛、雉羽、鹅毛、鸵鸟毛等材质(图10、图11)。
  羽毛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最为流行,其高端的时尚路线深深地影响了法国贵族的审美观念。17世纪,法国成为羽毛扇的重要场地,产品销往欧洲很多国家。18世纪时,东方扇的大量来袭,致使羽毛扇的产量急剧缩减。不过知名品牌的羽扇仍深得贵族的偏爱。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杜维勒华制扇工坊的羽毛扇,以充满法式宫廷的奢华风情,颇受各国王室的厚爱,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在婚礼上使用的就是它的折扇。
  ●   平价材质的兴起与流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兴阶层的兴起,欧洲扇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属物品,而是走入了平民生活,这一时期的扇子形制轻巧,更为注重实用性。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材质珍稀、装饰繁缛、价格高昂的扇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更多的是进入收藏家们的宝阁。同时,科技进步一方面使得钢等合成金属的使用在民间变得普及,另一方面印刷技术的运用,也便利了扇面图案的成形,印刷图案逐渐代替原先繁杂的彩绘。于是,钢骨扇、彩印扇、平价布料、合成材料等材质的扇子(图12、图13)便迅速在中产阶层流行起来,成为一种“优雅的必要”。
  ●   结语
  纵观17至19世纪的欧洲扇,不仅仅是实用的纳凉之器、时尚的服装配饰,更是持有者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从取材用料、装饰技艺,到包装形式,无一不与当时的流行风尚,尤其是服饰文化的发展潮流密切相关。自巴洛克时代起,欧洲服饰就崇尚流动的衣褶、变幻的线条,并配有缎带、蕾丝、刺绣等多种装饰;而洛可可风格的到来,使之愈发纤巧秀丽、柔美繁复,常常通过夸张的造型、柔和艳丽的色彩、自然形态的装饰,营造出奢華浪漫的视觉效果。在材质方面,除天鹅绒、织锦等华丽面料外,还有亚麻、棉等。另外,欧洲当时盛行的“中国趣味”,尤其是图案华美的织锦、质地柔软的丝绸、小巧雅致的刺绣、明快淡雅与浓重柔和并进的图案色彩等,宛如一股清新的风,将东方的神秘魅力与高雅气质带来,成为当时欧洲服饰中最为时髦的元素之一。可以说,人们手中一枚枚雕琢精细、华美绮丽的扇子,在方寸之间,便融合了服饰文化发展中最为珍奇的材质、最为卓越的手工技艺,凝聚了整个社会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气质。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设计中对传统图案多元化存在方式的需求,是国家文化产业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文化消费和体验消费诉求日益凸显的形式背景下形成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和经济转型的日益升级,以及国民精神与文化生活诉求的逐步提升,刺激传统图案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发展,且逐步形成多元发展的新趋向。  关键词:传统图案;现代设计;多元化  一、从“小众”走向“大众”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
期刊
摘要:覃恩封赠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帝王为维护专制统治而制定的一种表彰制度,始终作用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机构运行之中,由此产生的诰命、敕命圣旨则成为了封赠制度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一种特殊的专用文书形式,又是我国古代社会文明进程的表征之一。本文重点以山丹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馆藏清代圣旨为例,对其进行点校释读,阐述清代圣旨的形制,探讨清代“覃恩封赠”之制。  关键词:覃恩封赠;诰命;敕命;圣旨  圣旨是我国古代封
期刊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千百年来,中国的陶瓷、绘画、建筑、折扇等工艺和艺术品一直为西方所珍重、所效仿,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史上谱写了华丽的篇章。   欧洲扇起源于中國,欧洲扇是尊贵身份与荣耀地位的象征。自16世纪初葡萄牙船队来到中国东南沿海,首次将中国折扇引入欧洲,从此开启了西方扇子发展的新时代。欧洲折扇采用了中国工艺,西方折扇劲吹“中国风”。   在中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
期刊
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主椁室西室中出土了一件造型颇为奇特的龙形玉饰M1:1483-1(图1),玉饰高8.9、宽5.6厘米,玉龙龙首前伸,圆眼闭口,下颌上翘,上颌外卷,表面通体浅浮雕蟠虺纹、卷云纹,出土时套在一青铜杵上。龙首造型及浮雕纹饰带有典型的春秋时期玉器风格,晚期墓葬中出现早期器物的现象并不为奇,这件器物有意思之处在于其独特的造型。玉龙尾部围拢成半圆,身躯与左右两侧弯转的足部呈直角,背部
期刊
唐宋时期,由于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的高度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琢玉工艺,因而出现许多玉制的文具,文房用玉从此应运而生。其中玉砚的出现,还可能更早。《西京杂记》载:“汉制……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玉砚所以“不冰”,可能与玉的“温润”性能有关。《西京杂记》所载多为西汉遗闻轶事,经考证该书作者为晋葛洪,可见汉晋时期可能已有玉砚存在。但玉文具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是从宋代开始,明、
期刊
去年9月,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编著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正式面世。其中,江西·福建分卷收录了福建著名收藏家施政强的6件藏品,有3件为民国时期的永春窑彩瓷作品,分别是釉上五彩丹凤朝阳筒瓶、釉上五彩山水炉和釉下彩渔翁六角瓶。这些藏品经过全国海选,最终力压群雄,被正式收录出版,可以说为全国范围内的学界、业界、藏界关注、正视和研究永春窑制瓷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永
期刊
在中国书画史上,女画家的书画是其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在封建帝制的数千年中,女画家大都深居于闺阁之内,其才华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女性在重重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政治上无地位、经济上不独立、婚姻中不自主时,她们的绘画艺术亦不为社会所关注,只是在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中才有关于她们简单而重复的记载。古代女画家留传下来的作品十分稀少,传于画史有名的女画家也寥寥无几,至于有姓名可考有题跋的就更少
期刊
六个穿着汉服的“演员”摆成一组不同的舞台造型闪亮登场,他们有的保持长袖舞衫的优姿,有的定格凌空倒立的惊艳,有的呈现单膝跪地、抠目曳舌的表情,其中三人面向观众盘膝而坐,右手平搁丹田位置,左手无一例外放在左耳旁边……  这是“辽美”在新出版的《鲁迅藏汉画珍赏》中,一幅取名《汉时“花儿”》的南阳汉画。凝视这幅汉画,感觉时间凝固了,仿佛有王中途叫停,又好似一阵清脆的开场铃声过后,红色的舞台大幕徐徐拉开,那
期刊
这篇文章缘起于对河北博物院“欧扇千华”展览中几把欧洲折扇所描绘的画面——“牧羊女”的好奇。“牧羊女”形象来源于西方宗教绘画常见的主题——摩西解救叶忒罗的女儿,这些折扇绘制于洛可可风格盛行欧洲之时,扇子画面中牧羊女的表现似乎和传统宗教绘画有显著的差别,一百多年后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曾绘有一系列以《牧羊女》为母题的油画,其中的《牧羊女与羊群》在1864年法国沙龙美展上备受瞩目和赞誉。洛可可时期扇面
期刊
摘要:春晚是团圆的符号,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类新奇富有创意的综艺节目纷至沓来,春晚整体发展却呈现萎靡之姿。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成为当下影响力非常高的一段表演,通过分析此节目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方式、匠人创新精神的坚守两个方面得出其大火原因,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延续华夏文明,古今结合、推陈出新才是春晚正确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春晚;《唐宫夜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