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平天国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两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意义重大,世人皆知。就本节教学,本人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定都南京的不利之处
  
  1、为时过早
  我们常说的“太平天国”,也只能算是农民运动,是太平军建号的一种名称。其含义就像清末时的“张楚”和明末时的“大顺”一样,仅是一种政权的代号而已,根本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即便是1851年12月的永安建制,也只能算是一个标志,即标志在当时情况下,洪秀全起义军从形式上初具立国规模,但距离建国条件的真正成熟,还相差甚远。
  从一系列史料不难看出,太平天国方面过早地定都南京,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上,都给整个农民运动带来了众多的不利。“都城”的含义毕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起义中心”,那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声誉及存亡,需要组织强大的军事力量防守并进行相当规模的建设,这些必然吸引清军注意,而且加重“太平天国”的财政负担,分散兵力。
  2、过早地定都南京,大大滋长了领导集团内部的享乐腐化及保守思想
  在南京定都,这本来就是洪、杨等人宗法保守观念的产物。我们看到,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许多运动初期的重要领导人,皆以开国元勋自居,他们再也不情愿像往日那样南北拼杀,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日益蜕化,享乐意识剧增,等级观念日趋严重。此时的天王洪秀全已经是“深居简出,人罕识其面”,整日沉醉于豪华、糜烂的宫廷生活,军政大事全交东王杨秀清处理,东王已成“天朝之大,是首一人”。杨秀清也是“改头换面”,处处大讲排场,在紧张激烈的战斗环境中,竟然动用3万民工大修东王府,每次出行,乘坐56人抬的大轿,“随从千余”,这阵势,恐怕连封建时代的皇帝都无法与之相比。试想这样的政权,又怎能体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呢?这样的结果就是争权夺利,最终酿成令人痛心的“天京变乱”,当然其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但与定都南京也不无关系。
  3、正在发展壮大中的太平天国,完全不该建立政权于敌人统治力量极强的大城市
  南京地处长江沿岸,水陆交通便利,是封建统治力量既集中又强大的地区。这必然遭到清军更凶狠的剿杀,使太平天国面临更危险的形势。我们不妨假设,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若继续活动在农村地区,更广泛更有效地去争取民众,再去一举粉碎清王朝,或许会给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促成一个突破性的飞跃。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中共探索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此间,江西的瑞金、陕北的延安、河北的西柏坡等地,也都曾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但中国共产党从未把它们定作真正意义上的都城,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虽然定都南京有太平军的理由,但的确也有许多不利之处。
  
  二、“太平天國”教学课后的反思
  
  我们知道,太平天国实际上一点也不太平,从它宣布建立的1851年到最后结束的1864年,太平军无时无刻不在和清军对峙或作战。因此太平天国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内战史!就是在这期间,1856-1860年英国和后来的法国侵略者发动了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使本来就处在动荡时期的中国更加动荡,三种势力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较量着,中华民族在流血!
  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与清王朝正式对峙,随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军于10月逼近天津;而英、法、美三国于1854年向清政府提出了旨在扩大侵华权益的全面修约要求。
  1856年,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这是太平天国运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不久,英国军舰于这一年的10月23日开进广州内河,挑起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湘军和太平军于5月在九江交战,湘军攻占九江。11月18日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全歼李续宾湘军精锐6000余人,这就是“三河镇大捷”。也就是在这期间,侵华的英法联军于5月26日占领天津。俄国于5月28日对清政府逼签《瑷珲条约》。6月,英、法、俄、美分别对清王朝逼签《天津条约》。
  1860年,太平军于5月6日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又于6月2日攻克苏州。此后不久,英法联军于8月又一次攻占天津,且于10月初攻占北京,对清王朝逼签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俄国于11月14日对清王朝逼签中俄《北京条约》,又于1864年10月逼签《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这样看来,这场内战和内战期间中华民族损失的权益太大了!当然,这里我们应该首先声讨侵略者!可是,若从中华民族自身的角度去思考,的确令人痛心!当英法联军进攻中国的津、京地区,津、京清军奋力抵抗侵略者的时候,南方的太平军和湘军照旧在对峙和交战,双方好像都没有感觉到侵略者在侵华。中华民族损失的这许多权益,如果从中华民族内部来看,到底应该由谁来负责呢?对此,我有慨叹,又产生了最后的困惑。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在中学各科中,可以说中学语文遭到的非议最多,对阅读教学可谓是爱恨两难,用一句流行语来概括:想说爱你真的是很不容易。下面我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阅读课文的选用与学生的情感需求还有不相适应的情况。   2、学生阅读总量严重不足。很难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要求。   3、语文老师的素质滞后,教学方法陈旧,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当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后,学生往往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学生感到作文困难,因为缺乏写作素材。据调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点:  1、中学生平时穷于应付考试,不注意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  2、阅读量小,知识积累不够,视野不开阔,思维放不开。  3、没有掌握素材运用的技巧,面对作文题目不知怎么下笔。  因此,帮助学生积累材料,成为提高作文水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像,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瑰宝。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究竟该如何去品析教授呢?    一、日积月累,长期积淀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的重要性。我极为赞同孙立权先生提出的“三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并将它付诸教学实践之中。  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读诗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朗读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思想,尤其是儒家经典中的精粹。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支柱,其丰富的精神营养,值得每一个人汲取。但由于诸多原因,当今的青少年逐渐远离了经典,传统的儒家经典也不例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阅读是一种由理智作导向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尤其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思维呢?      一、纵横联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创新。创新,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善导、激趣、引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善导——引导参与,催生学生创新思维      善导,就是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师生。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
地理学科是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的综合学科。地理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本人在自己在乎时的教学中,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从激发学生求知欲人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探索学生喜欢的教掌方法,为此作了许多努力。      一、利用艺术化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前提,它如催化剂,不断促使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融美于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了便于学生开展课内或课后的学习活动,每一课的后面都设置了“活动与探究”的栏目,意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协作精神,给改革后的初中历史教学创造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没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本文试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就如何科学创造性地使用好课后的“活动与探究”,略谈认识。    一、以“活动与探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如
随着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种种挑战与机遇并存,时代发展对人的意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意志力现状令人担忧:抗挫力低,自杀率上升,心理疾病患者增加,暴力行为普遍化、低龄化……   2003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
历史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教学研究的内容必须以培养和发展能力为基础,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了解社会,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思考历史和^生价值,从而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   但事与愿违,有的学生片面地认为开卷考试了,就可照搬照抄,还谈何学法?个别为师者也认为只要讲清知识点,学生能抄了就是“OK”。殊不知,这种主观单纯、因循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