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博的发展,“微”成了这个时代标志性文化语言。阅卷,是阅卷教师和学生用学科语言微妙的师生对话。为了更加清楚地定位我校学生现有的问题,笔者用了南京市2012年中考试题作为考试题目。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有幸听到了很多学生笔端流露的“微语”,而有些“微语”让笔者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思考的“微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