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少见脾病变的CT诊断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bei1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几种少见脾病变的CT表现,提高脾脏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CT(PICKER-1200EX型CT),对6例脾梗塞、5例脾转移瘤、1例脾原发淋巴瘤进行平扫和增强,均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观察证实。结果、脾梗塞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区,病变无强化,脾转移瘤为囊状低密度肿块,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小结节状或环形强化,脾原发恶性淋巴瘤,叶局灶性低密度区和不均匀强化。结论 上述几种脾病变有一定的CT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思维已由高等教育专属教学内容转变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学内容。文章以美国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Computer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CST
目的:了解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肾脏浸润的发生率,提高对NHL肾脏浸润各种B超表现的认识.方法:复习经活检病理证实的70例儿童NHL的临床资料 ,选出其中17例肾脏浸润的B超表现,分析其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双侧多发性结节样浸润5例,单侧单发性结节样浸润3例,双侧肾弥漫性浸润6例,单侧肾弥漫性浸润3例.结论:NHL肾脏浸润的发生率较高,B超对NHL肾脏浸润正确及时的显示有助于NHL的临床分期
目的提高对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45个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表现.结果 37例45个卵巢囊腺瘤、囊腺癌中,卵巢囊腺瘤28例32个肿
1999年11月29日,由教育部举办的’99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在北京落下帷幕,全国27个省、市电教馆选送的477件作品经过评委会认真评审,共有181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6件。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
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相对于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更是如此。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分析了学院五年制学生在化学课程学情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显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基波和组织谐波对比观察.结果:组织谐波显像对输尿管内液区及结石病灶的边缘显示清晰,优于基波显像.结论:组织谐波显像能明显提高图像质量,使输尿管结石的阳性显示率和准确性明显提高.
目的 探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判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乳腺肿块59例,良性乳腺肿块40例,分析与比较两者的多普勒血流频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