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新 探索实践 开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局面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积极调动力量,充分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形成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常态长效工作格局。
  一、建章立制,夯实基础,构建文明实践新格局
  牢牢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坚持强组织、聚资源、凝合力推动工作。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担任文明实践所所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文明实践站站长的三级组织领导体系。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思路,压实“三级书记”抓落实工作职责,将文明实践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同步纳入县委包保任务,完善了县级主导、乡镇推进、村级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运行机制。制定下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问需于民服务群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确立了“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的模式。积极推进群众点单、站所统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的“五单”志愿服务模式,精准收集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统筹调度各级文明实践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激发基层工作热情。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项目库,确定了志愿服务项目55个,“红色印记”志愿服务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二、建强阵地,强化引领,树立文明实践新标杆
  为了推进城乡文明实践阵地统筹发展,结合实际高标准建设文明实践阵地。
  一是丰富文明实践中心内涵。挂牌成立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232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县、乡、村三级中心(所、站)全覆盖。2020年,新建了以“智慧云”为平台,集艺术性、学习性、科技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文明伴我行”体验馆、文明实践讲堂等18个功能室,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内涵。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书记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观学习,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民法典》、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等内容开展文明实践讲堂10期,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共识。
  二是建设乡村示范所(站)。在建成的文明实践所(站)基础上,重点打造了5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在载体活动、推进步骤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形成既有鲜明特色,又可复制推广、压茬推进的运行管理模式。盘活镇、村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等312个基层公共服务阵地,拓展了文明实践平台。
  三是打造文明实践示范基地。按照“创新理念、融合发展”的思路,围绕党建引领推动文明实践,以“科技+智慧”“教育+管理”的理念,打造了“柳河税务智慧党建”“检察院未成年人维权关护教育中心”“柳爱志愿者之家”等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开展理论宣讲、法制教育、志愿服务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累计培训人员7500余人次。
  三、优化队伍,提升素质,增强文明实践新动能
  为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提升志愿服务综合能力,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一是整合资源建队伍。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打造“1+8+N”志愿服务队伍模式,即建立了1个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总队长;建立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8个志愿服务分队,由教育局、司法局、文旅局等单位负责人任分队长;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及社会化组织建立了N个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志愿队伍已发展到176支,注册志愿者5.15万人。
  二是吸纳人才抓活动。深入挖掘各领域专业人才,鼓励各镇、村乡贤能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目前乡镇(街道)实现了法律援助、科技下乡、专家义诊等活动与群众“零距离”对接。
  三是加强培训提素质。全面加强志愿服务队伍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每年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培训会议两期,累计培训志愿者骨干3000余人次,实现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能力双提升,柳爱青年志愿者协会、柳河县爱心义工联合会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四、多元服务,普惠群众,搭建文明实践新载体
  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依托文明实践所(站)阵地,积极开展载体活动。
  一是传播新思想强信心。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托文明实践所(站)阵地,深入开展“农村大喇叭宣讲”“千人万场宣讲”等活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文明实践站大喇叭宣讲工程,向群众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決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推进移风易俗聚民心。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开展制止餐饮浪费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邀请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大型户外相亲交友栏目《乡约》走进柳河,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和文明乡(家)风。
  三是强化品牌建设筑同心。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持续推进“微笑柳河,最美你我”主题志愿服务品牌,实施“净美柳河”清洁家园行动,组织全县85个单位包保城区环境卫生,开展小区楼院清洁活动;推动“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等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全县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施“博爱柳河”暖心驿站行动,在县城和部分乡镇政府所在地临街机关、企业、商铺设立326个“暖心驿站”,通过无偿提供饮用水、如厕等服务,满足环卫工人和群众临时需求。实施“乐善柳河”圆梦助学行动,聚力脱贫攻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人人助学”“春蕾助学”等捐资助学活动1000余次,累计为733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捐助。实施“平安柳河”文明交通行动,在上下班高峰期间,组织志愿者在人(车)流密集路口义务执勤,文明劝导,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实施“悦享柳河”文化惠民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农直通车”等活动3000余场,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实施“兴业柳河”科技助农行动,依托18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线上推介安口大榛子、向阳苹果等农特产品,拓宽网销渠道。举办“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送科技下乡活动100余次,受益农民达3万余人。
  (作者:中共柳河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柳   絮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也不是我们的追求”,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省在全力推进“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既要看“经济”的脸色,又要重视“自然”的气色,把握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创新之举、战略之举。作为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试点,梅河口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先行先试,探索创新,高标准建设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22个实践基地,坚持文明实践与文明城市创建、民生工作、新农村建设相融合,
大多数学生在初中的阶段第一次接触到了生物课程,作为生物课程学习的基础阶段,有关于生物的教学就自然成为学校和教师关心的事情,通过长期的调查我们发现现有的初中生物教学
在即将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抚松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科学研判形势,勇于应对挑战,深刻总结近年来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把“旅游兴县”纳入县域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旅游产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以长白山为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