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期首先介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两位院士——
  
  钱学森(191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
  1945年~1947年期间先后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
  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他作为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还被国际电工学会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将他正式列入“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之列。
  20世纪三十年代,钱学森是冯·卡门组织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火箭研究小组的重要成员。1943年和F·马林纳合作完成了研究报告《远程火箭评论与初步分析》,为20世纪四十年代喷气推进实验室成功研制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导弹是后来美国采用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导弹的先驱。在超音速及跨音速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钱学森对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和冯·卡门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间飞行器克服音障和热障提供了依据,为高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他和冯·卡门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曾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
  钱学森于1956年2月17日向中国政府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了火箭导弹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同年4月起,他作为这一领导机构的成员,负责规划与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他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将控制论发展成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工程控制论,为导弹与航天器的制导理论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带领全院职工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战略武器,并依靠组织和群众,在研制实践中创建和发展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培养了科技队伍,制定了我国第一代导弹的技术发展途径和步骤,并亲自指导了我国导弹的设计和研制,协助聂荣臻元帅,使我军具有了实战的尖端武器,壮了国威、军威,振了民心,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中国航天的成功之路。
  钱学森同志在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时,满怀深情地谈到了他一生的三次激动:突破重重封锁,学成回到祖国;和焦裕禄及孟泰等人同列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这也是他高尚品质、人格魅力、崇高信仰的具体所在。
  
  王永志(1932——)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5任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技术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他以优秀的《洲际导弹设计》论文在苏联毕业并被评为工程师职称后,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一直从事航天工作。
  他负责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的总体设计工作,与几位年轻的火箭技术专家一起,在推进剂、二级火箭发动机、制导控制系统诸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并及时组织付诸实施,满足了型号发展的需要。
  他在蒙冤受屈的逆境中奋争,搜集、翻译、整理了长达47万字的《同步通信卫星发射》一书,受到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认为该书内容新颖翔实,理论体系严密完整,阐述明确清晰,可操作性强,对卫星通信工程极有参考借鉴价值,可谓是雪中送炭。
  他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第5任院长,为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枚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并首次发射试验搭载国外用户卫星获得圆满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长二捆”的研制过程中,他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以往的经验,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通常需要3~4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创造了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长二捆”火箭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具有了发射重型卫星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同世界各国航天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他作为“捆绑”技术总体方案和技术途径的主要提出者和倡导者,第一次在我国应用了捆绑技术,并组织、协调、解决了一系列捆绑技术理论问题(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火箭动力学、捆绑技术、纵向耦合振动分析、火箭级间分离结构等诸多因素),攻克了由此而引出的一系列技术难关(这些当时只有美、苏、法等少数国家掌握而又不让出口的技术),确保了“长二捆”技术设计上的高可靠和高质量。
  他作为我国某型号系列战术导弹武器的第一代总设计师,为该武器的成功设计、研制和发展,完善使用的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主持了6种航天型号的首次发射,无一败绩。
  王永志是一个技术上既严谨务实,又勇于开拓创新的带头人,40多年来,他为中国航天拼搏奋斗、呕心沥血、成就卓著。现在,他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正在神舟号飞船连续4次成功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为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而继续努力拼搏着。
其他文献
据有关调查,现在中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令人担忧.所谓教书育人,就意味着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应该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注重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
小李:全新B级车首次搭载全新四缸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该款发动机采用了梅赛德斯-奔驰2011年推出的第三代BlueDIRECT汽油缸内直喷系统,将高效动力和燃油经济有效结合.与之
法制教育的生物学科渗透是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尤为重要.初中生物教材中蕴藏着许多法制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要结合
日本发射间谍卫星    3月28日,日本的一枚H-2A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两颗间谍卫星。约两个小时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两颗卫星完全由日本公司研制,具有常规照相和雷达成像能力,预计寿命为5年,运行轨道高度为400至600千米。不管天气如何变化,卫星都可在24小时内拍摄到地球上任何特定地点。据悉上述卫星的技术水平与现有商业成像卫星相当,分辨率为1米,但不及美国军用卫星先进。日本耗资20亿
期刊
作为全尺寸奢华SUV领域的标杆车型之一,QX80的外观设计继承了英菲尼迪家族完美的设计精髓——优雅、动感、王者之气.QX80圆润的整体造型以及平直的车顶侧窗给人浑然一体舒展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1961年3月23日,被确定为苏联首航太空的航天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舱室里进行紧张地训练,休息时,他用酒精撩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它扔到了一块电极板上,结果舱
国际空间站第七批长住客确定    3月中旬,国际空间站第七长期考察组成员确定,即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和美国航天员爱德华·卢。他们将于4月底或5月初乘俄制联盟TMA2载人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今年2月1日失事后,美国宣布在事故原因查清前停止一切航天飞机飞行,原计划搭乘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的第七批长期考察组因此不得不改乘俄联盟号载人飞船。为节省站上的食品和水等,国际空间站
期刊
新课程教改中站在讲台上的数学老师茫然了.于是我们走入其他课堂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教师不停地点击鼠标,播放着闪烁的画面,舒缓的音乐,热热闹闹,代替全部板书,也取代了实验.
如今高中语文教学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