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中阿特拉津污染及修复研究现状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简述全球范围内阿特拉津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阿特拉津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作用,探讨国内外水环境中阿特拉津的修复技术,总结对比几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并对今后污染水体中阿特拉津修复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展望,对未来的污染治理方向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以期为该领域内的学者提供一些借鉴.
其他文献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不同硅铝比以及不同晶体尺寸的ZSM-35分子筛,采用XRD、低温N2吸附脱附、SEM、FTIR对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ZSM-35的总酸量和B酸量随着硅铝比的增加而降低,特征衍射峰强度随着硅铝比的增加略有下降;不同晶粒尺寸的ZSM-35均显示出较为规则的典型的片状结晶,衍射峰强度随着ZSM-35晶体尺寸的下降而略有增加.ZSM-35上戊烯骨架异构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ZSM-35硅铝比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下降,但选择性提高.小晶体尺寸的ZSM-35催化剂在戊烯骨架异构化反应中表
实验将黄孢原毛平革菌接种至含不同浓度(0,100,200,300,500μg/L)诺氟沙星和镉离子的固体培养基中,考察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诺氟沙星和镉离子复合污染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镉离子对黄孢原毛平革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高浓度敏感性较强;以海藻酸钠、沸石粉等为载体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研究了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不同条件下处理诺氟沙星和镉离子复合污染废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8 g,葡萄糖浓度为10 mg/L,Mn2+浓度为0.1 mmol/L时,诺氟沙星和镉离子去除率较高,C
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基材,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鞣花酸复合微球.考察了微球的形态,测定了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鞣花酸复合微球呈球形,表面有褶皱;对浓度为4 g/L的鞣花酸分散体系,载药量为14.36%,包封率为86.16%;微球在不同pH介质溶液中鞣花酸的释放有明显差异,在较强酸性环境中鞣花酸释放率很低,随pH值的升高,鞣花酸的释放略有增加;在偏碱性环境中,鞣花酸的释放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而在人工肠液中24 h累计释放率则达到90.45%.
为获得高比表面积的银纳米材料,采用自模板法合成中空多孔的银纳米片,边长为1μm,壁厚小于100 nm.在AgNO3和PVP的混合溶液中掺入Na2 SiO3溶液,形成多孔的四硅酸银纳米片.以四硅酸银纳米片为软模板,加入硼氢化钠还原剂,在低温(0℃)下制备了内部空心、表面多孔的银纳米片.对产物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银纳米片不但具有片状结构,而且具有内部空心表面多孔的夹层结构,可能在化学传递、生物医药、封装材料,特别是导电材料等领域中有着重大的应用.
为提高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综合使用性能,将丁苯橡胶粉末与废旧聚丙烯颗粒共炼制备SBR/PP热塑性弹体颗粒,研究不同橡塑比及掺量的SBR/PP热塑性弹体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低温抗开裂能力和水稳性能.结果表明,与SBR改性沥青相比,SBR/PP热塑性弹体能够显著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及高温稳定性;在橡塑比为5:5时,PG分级的综合流变性能得到提高,不同掺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得到改善,以及抗水损害能力显著提升.
以褐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和微波吸收剂,分别以常规活化和微波活化的方式一步制备褐煤活性炭.采用碘吸附值为基准指标评估其吸附性能,利用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SEM和TEM表征其显微结构,FTIR和Boehm滴定法研究其表面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结果表明,微波功率700 W,辐照10 min,碱碳比1:1时制得碘吸附值最高的活性炭,碘值达1425.2 mg/g,比表面积可达1369.5 m2/g,孔容为1.02 cm3/g,主要为微孔和小介孔;相较于常规活性炭,微波活化活性炭的表面酸性含氧基团
以不同浓度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水为凝固浴,采用湿法成膜的方法制备了多级孔聚氨酯膜,并研究了凝固浴中氯化钠(NaCl)的加入及其不同用量对多级聚氨酯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析该影响机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孔隙率、TG等测试对聚氨酯多级孔结构的形态、分布、孔径大小、透湿量、强力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Cl的含量对大孔的影响比较大,随着凝固浴中NaCl的含量加大,大孔孔径逐渐减小,且位置从皮膜向底膜方向过渡;而DMF用量的增加,会减缓铸膜液中的DMF向凝固浴中扩散的速度,影响DMF与凝固浴中H2
以高炉渣为吸附剂,探讨了高炉渣用量、吸附pH值、初始浓度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高炉渣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与吸附pH值、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等密切相关,吸附pH值在6.0~8.0时吸附较为适宜,且高炉渣吸附亚甲基蓝在18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状态.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高炉渣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为采用高炉渣吸附去除亚甲基蓝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对化学混凝法去除饮用水中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详细介绍了常用混凝剂在饮用水除砷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天然水中的共存物质对化学混凝法除砷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现阶段化学混凝法除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常用混凝剂对As(Ⅴ)的去除效率一般较高,而对As(Ⅲ)的去除效率相对较低,且对砷的去除易受原水水质的影响.因此,开发能高效去除As(Ⅲ),且能解决传统混凝的污泥处置问题,使环境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新型混凝药剂,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简述了α-FeOOH晶体结构、尺寸形貌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总结了通过表面修饰、异质结构建、离子掺杂、氧空位引入对α-FeOOH进行改性设计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机制,同时介绍了α-FeOOH复合材料与H2 O2构建光催化-Fenton体系协同降解有机废水的应用.最后对此类光催化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同时,与其它体系的协同构建,实现多场耦合强化有机废水的降解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