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课外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的活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j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些日常信息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的激情,而浓厚的兴趣能激励人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丰富的课外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力呢?对此我进行了以下教学尝试。
  
  一、 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完初二内容“大气压强”后,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一出,学生就议论开了,通过了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
   (2)药瓶要吊在高处。
   (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
  (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
   对他们的发现我做了高度评价,并对此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受我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进行小组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疑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每个人都争着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就在学生讨论、探讨中进行着。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这种由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当他们的思维产生困惑时,他们就会主动地与别人进行合作与交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活力。
  
   二、利用课外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刺激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在学习初二“摩擦力”内容时,我首先播放一段录像:“一个清洗工坐在一块仅依靠一根绳子吊着的木板上,他正清洗着高楼外墙,并通过松放绳子的一头使自己能自如地移动。”当看完录像后,马上就有学生问道:“为了不使自己掉下来,他是不是要用很大的力来拉住绳子?”
   没等我开口说话,就有学生反对说“不对”。
   另一个学生也接着说:“我看他的神态动作,不像是要用很大的样子。”
   通过同学们七嘴八舌的争论、猜测,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共识,“不要用很大力”,但紧跟着又有同学提出了新的疑问“那他为什么不会往下滑呢?”趁势我展示了本堂课的课题“摩擦力”。
   大家都知道:人的思维最活跃是在新的有趣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我这样把知识和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新一轮学习,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使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最激烈的状态。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欲望,也就有了探究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这种探究动力长久地保持下去。
  
  三、 利用最新的科技信息,激起学生的探究活力
  
  目前,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许多高新技术如通信技术、交通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都与物理学密不可分,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时代已经来到,随着信息量的日益增多,教师不只要教学生知道过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关心并认清明天。因此教师在平时除了悉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外,还应时时注意物理科学的新动向,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理论信息和事实材料;并利用一切能为我们教学所用的手段,如网络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及国际上的最新科技信息动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磁现象的应用”时,我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成情况,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向学生作了简单的介绍。当学生听完介绍后对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课后他们还不断向我提出问题,这时我灵机一动,没有马上给出他们所想要的答案,而是趁势引导他们,教他们通过哪些方法、哪些途径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还做出一个决定,让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一篇有关磁悬浮列车的小论文,两个星期后,大部分学生交上了作品,我对他们所写的每篇论文都作了肯定,过后我发觉我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变得更浓了。
  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去,进行更深层的探究。把探究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社会事件延伸,并把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内动力。
  总之,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课外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学习上的独立和探究中的成功感,丰富学生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得到认可。
  (卫辉市第十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各高校之间比赛也越来越多,并日趋激烈。对运动队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管理出成效,管理出水平。要认真抓好学生运动队的管理,以充分激发与发掘运动员的能力和潜力,迅速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同时使每一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其中得到全面锻炼。本文认为,抓好高校学生运动队的系统管理,极其重要。    一、 凸现人本管理    从系统论看,高校运动队的管理,是一个大系统,教练员、运动员、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处理"听说读写"这四者关系时,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偏向。对于文秘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一方面,文秘职业的性
20世纪50年代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艾森豪威尔主义",它是美国当局为填补英法势力撤出中东而形成的所谓"力量真空",镇压中东在二战后兴起的民族民主运动,同时以中东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