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物理复习课教学,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制定一套有效复习方法,课堂复习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始终都被老师牵着走。对于非复习课,长期以来,重复着“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讲解、学生知识应用”三部曲,一堂课下来教师气喘吁吁,学生呆若木鸡,该讲的觉得都讲了,但学生掌握效果比较差。
  从实践来看,旧的复习模式确实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和创新精神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基于这种情形,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让复习课课堂充满活力,如何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复习的方向
  高中生学习存在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分层次教学就是保证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业,教师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层次,对于学到什么程度及学什么要有个清楚的认识。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在完成属于自己层次的学习任务基础上,激起探索更高层次的欲望,否则就无法准确定位,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每复习一个内容,课前测试后,就把该内容的三维目标写给学生看,让其明确复习的方向。
  二、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重新构建知识体系
  认知心理学表明,在某一知识领域中,一个中心概念,围绕着多个次级概念,这就是知识点。中心概念和次级概念有机组成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结构网络,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纵向的关系,也可以是横向的关系,互相联系。简单地说,纵向联系反映了各个知识点之间不同的类属关系,横向联系反映了处于同一水平的各个知识点之问的并列关系。某一领域内知识网络体系中的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因为学习、训练得到加强,之间的脉络、承接一目了然。
  教育心理学认为,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将有助于学习者的识记、理解和应用。根据这一原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满足了课堂教学中师生深入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先后的顺序,做到科学合理,建立健全的知识链条;同时,在建立知识网络体系的前提下,学习者头脑变得清晰,对于该网络体系中的知识点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对于知识网络的整体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了清晰的认识,便于他们搞清楚某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及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如学生刚刚接触概念图或者面对比较复杂的知识结构时,由教师制作出模版,学生按照模版完成内容。概念结构较简单的内容,由老师提供编有序号的一系列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构造概念图。画图时可以只写序号,基本完成后,再在序号后写上相应的概念。制作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促进新旧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网络;随着知识的积累,网络的编织将更加完整。另外,概念图的形成是学生经历一次头脑风暴的过程。这既是原有思维的呈现,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过程。当用概念图把知识展示出来时,知识结构会变得更加清晰,这时很容易产生新想法。概念图中的交叉连接需要横向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的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例如“简谐运动”与“匀速圆周运动”之间的联系就是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灵感。
  三、典型例题、精讲精练,避免重复低效的练习
  首要教學原理表明,光靠课堂上教师的理论讲解是空洞的,学生只有在应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够促进有效学习。对于高中物理复习课来说,在前期初学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再来温习所学内容,要加大力度,让学生练习具有针对性,前期容易出错或者还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要重点复习,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进行有效的练习,首先应教会学生练习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复习课要想有效、高效,除温习所学知识点外,还要精选典型的例题,指出所选题目在教学中所处位置,做好重点、难点、易错点的分类归结。特别是易错题,要加强解题的指导训练,引导学生分析例题的本质,指出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选择解题的技巧,总结解题的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完成相关知识点复习后,相同知识点或者综合知识点拓展,鼓励寻找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通过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和练习的解题速度与质量来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复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练习方向性、有效性,避免大量低效重复的训练。
  四、教会学生写好专题小结
  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包含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科学地处理好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以教“引”学,以教“启”学,把教师良好、生动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才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功效。从教学活动的实质而言,教的实质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耶指出:“新教育必须教会个体怎样进行信息的分类和再分类,怎样估价信息的确切性,必要时怎样改变信息的范畴,怎样从具体到抽象,再有抽象到具体,怎样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即教育的重心必须从“信息灌输接受式转变为信息处理能力式”。要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与技巧,就必须使学生首先能正确辨别各类问题模型,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及外延;其次是牢固掌握各类问题模型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思路。虽然在发展型复习课中教师通过问题模型的变拓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方法与技能,然而在对相关问题模型没有整理、分类、概括、归纳的情况下,学生只是对已解答过的这一孤立的问题模型形成了一定的方法与技能,但是对同类问题模型的内涵及外延缺乏深刻的认识。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将某些非常熟悉的问题模型适当变拓,学生则感到无所适从。
其他文献
摘 要: 优化课堂教学,从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优化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优化方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若干意见》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赣州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振兴发展,教育先行。《若干意见》出台后,苏区振兴发展之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一学生在小学里接触过计算机,再加上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所以他们往往对初一信息技术不屑一顾,觉得太简单了;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远大理想,情绪不稳定,不善于自治,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听课精力不集中,每堂课下来都是糊里糊涂,经常留下“课后累”,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到后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教学需要有效导入。所谓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的切入口和教学内容的联结点,也是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手段。因此,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启动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导入的艺术。成功的导入,犹如倏然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一个精彩的舞台,犹如悠然流淌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动人的乐章。  
本文通过对“合作探究、多维互动”历史教学策略的分析,指出在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合作探究、多维互动”的历史教学策略非常重要,它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性思
一问一答格外详尽 答复满意成为代理  今年26岁的罗红女士,婚前多次创业失败,但她有着一颗创业的恒心。她丈夫是一位老实巴交的打工族,夫妻两人由于志向不合,最后导致婚姻破裂。非常有骨气的罗红离婚后不愿回娘家,自己租了房子。她要用事实证明她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平时就喜欢营销类杂志的她,发现很多刊物介绍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推销别墅图纸。她看到了主人公李峥巧遇同学,卖别墅图每天轻松赚钱时,心想自己何不试试
一、概述人造花有着悠久而庞大的市场,其生产工艺也不断发展变化,纸、布、绢纱、塑料等不断地应用在假花制作上,更真、更像可以说是仿真花的目标所在。现在,随着新科技的发展
摘 要: 初中政治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而生命化教学则要始终贯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教师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身份真切地感悟生命;另外,生命化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得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感悟生命的真谛。  关键词: 初中政治思想品德教学 生命化 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引导学生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看,“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攀登科学顶峰。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性学习应具有的特征  1.生活性。课堂教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从事历史教学多年,以前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关注不多。后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考试题已经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
摘 要: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问互答是进行教学互动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作者提出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提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要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课堂提问 多元化  提问是深化教学过程,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提问来深化教学,能够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堂中对所学知识理解与感悟,同时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