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色彩词语语义对比初探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语义和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既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较大差异。该文以“黑”、“白”、二色为例,通过对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列举和比较,考察中日色彩词语的语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不同语言所反映的不同文化本质。
  关键词:色彩词语;语义;黑;白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2
  一、引言
  世界是由缤纷的色彩构成的,对色彩的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于色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人类对同一颜色的认知有着相似之处。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赋予色彩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在语言上通过色彩词语来体现。由于中日两国在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涵义和其体现的社会文化意义也有着较大的差别。通过对这些差别的研究,探析语言中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不同的文化本质,消除相互理解上的隔阂。
  本文选取中日两国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色彩词语“黑”、“白”为例,通过中日色彩词语语义及社会文化意义的比较,来研究差异背后体现的不同文化本质,期待对中日语言文化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黑”的语义探析
  (一)汉语中的“黑”
  “黑”表示方位中的“北方”,季节中的“冬季”。北方背阴,冬季寒冷,使得“黑”自然而然与阴暗、寒冷相联系,如“黑暗”、“黑风怒号”、“黑洞洞”。汉语中“黑”的基本义为“像煤或墨的颜色”,如:“黑豆”、“黑云”、“黑色素”、“黑钙土”。除此以外,“黑”在汉语中表示负面意义的范围很广,可表示与“正义,公开,合法”相反的多种意义,如:表示秘密、不公开的“黑客”、“黑市”、“黑话”、“黑货”、“黑名单”、“黑幕”、“黑枪”、“黑地”、“黑信”;表示不合法的“黑车”、“黑人(没户口)”、“黑吃黑”、“洗黑钱”、“黑社会”、“黑帮”、“黑窝点”;表示非正义的、不道德的:“黑心”、“黑店”、“黑手”。
  汉语中“黑”的其他用法还有:“黑马”(比喻出乎意料成绩出色)、“黑脸”(比喻生气、不高兴)、“背黑锅”(替人顶罪)。
  (二)日语中的「黒」
  「黒」在日本是代表丧事的颜色。在日本,参加葬礼一定要着黑服,如着西装要系黑色领带。与死亡、丧事有关的名词常用「黒」表示,如:古代公卿大臣发丧用的车辆为「黒筵の車」;死亡通知书为「黒枠」;「黒不浄」为「死の穢れ」。「黒」在日语中表示的基本义为「墨のような色」,如:「黒鉛」、「黒煙」、「黒点」。除此以外,还有「犯罪容疑者が犯罪の事実ありと判定されること」,如:「彼は黒だ」。
  日语中的「黒」同样有邪恶、不正当的语义,如:「腹が黒い」相当于中文的“黑心”。
  日语中「黒」的其他用法还有:「黒星」表示失败、输;「黒衣」指代僧侣、出家人;「大黒柱」(顶梁柱);「大黒天」(财神)。
  (三)汉语中的“黑”和日语中的「黒」的比较
  从色彩组成要素的角度来说,黑色不属彩色,明度在众颜色中为最低。因而汉语和日语中都有其引申义:有嫌疑、有罪,并且都采用了“黑”表示负面意义这一语义范畴。所不同的是,汉语中“黑”的负面语义要比日语丰富的多,可表示“秘密、不公开、不合法、非正义、坏、狠毒、反动”等多种含义。用“黑”来修饰的名词也是不胜枚举。而日语中“黑”的负面语义范围较汉语要狭窄的多,仅有“邪恶、不正当”之义,词语数量也少得多,仅有「腹が黒い」等极少数量的词语。在汉语中表示负面语义的“黑幕”,在日语中表示“幕后操纵的人”不含负面语义。
  「黒」在日本是表丧事之色,而中国的“黑”不专门表丧事,丧事用色为黑或白,参加葬礼的服装黑白均可。在日语中「黒衣」专门表僧侣,而在汉语中没有这一含义。日语中的「黒星」表示输,失败,在汉语中不存在这一含义。中国脸谱中的“黑脸”表示直率,诚实,日语词同样有这一语义,但汉语的“黑脸”还可表示生气,不高兴,如:“一听说这个消息,他立刻黑下脸来.”而日语中也没有这一用法。
  三、“白”的语义探析
  (一)汉语中的“白”
  “白”在方位中代表“西”,在季节中代表“秋”。汉语中“白”的基本义为“像霜或血的颜色”。因为白色为无彩色,具有不含杂质,明度高的特点,所以有纯洁、清白、清楚之意。如:“他是清白的”、“真相大白”。白色的这些特点还引申为“没有经过加工的,没加其他东西”的含义,如:没写答案的试卷叫“白卷”;不吃菜只吃饭叫“吃白饭”;不加彩色,单纯用墨勾勒的画或者简练、不加词藻渲染的写作方法叫“白描”;清水蒸煮的猪肉叫“白肉”;没种上庄稼的田地是“白田”;不加酱油等其他作料的汤为“白汤”;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创业叫“白手起家”。
  汉语中的“白”除了引申为正面意义之外,还引申为了一系列负面意义,如:表示无代价,无报偿的“白吃白喝”;表示没有效果,徒然的“白忙”、“白费劲”、“白搭”;表示错误的“白字”;表示没有官职、社会地位的“白丁”等等。京剧中的“白脸”即白色脸谱表示奸诈、阴险的角色。“白骨精”用来形容阴险、狡诈的女性。“白眼”有轻视、不满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白”表示丧事。葬礼颜色均用白或黑。有些地区的习俗规定死者亲属必须披麻戴孝穿白衣。婚礼则不能用白。近些年受西方文化影响,虽然在婚礼上新娘多穿白色婚纱,但除此之外其他装束、物品如新娘敬酒时穿的礼服、亲属及宾客的服装、婚礼用品等则不能用白色。
  汉语中的“白”在表示颜色上,除了表示基本义,即:像“雪或霜一样的颜色”之外,还常表示无色,如:“白醋”、“白酒”、“白干”、“白开水”等。
  白色在表示政治色彩时与“红”相对,表示反动、反革命,如:“白色政权”、“白色恐怖”、“白区”。   汉语中的“白”还有告诉、说明、说话的含义,如:“辩白”、“抢白”、“对白”、“半文半白”、“旁白”。
  (二)日语中的「白」
  白色是日本自古以来所崇尚的颜色。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歌颂白色的例子明显多于其他色彩的例子。白色在日本是非常喜庆的颜色,特别是与红色搭配。白色自古就被采用为新娘礼服的颜色,如净琉璃『會根崎心中』中所描写的「白無垢の花嫁衣装」。日本古代统治阶级的服色也以白色为主。近世以后,虽然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时代”,但日本人心中对白色的喜爱却丝毫没有减少。可以说,“白色是日本人心中永恒的流行色”。
  日语中“白”的基本义为「雪のような色」。「白」的基本义的「純粋さ、明度の高さ」引申出「犯罪容疑が晴れること、無罪」的语义,如:「彼は白だ」。同时还引申出「何も書いたり加工したりしてないこと」的语义,如:「白生地」(纯白,未经染色的料子)、「白っぽい」(有些外行,不太内行)、「白木」(本色木料)、「魚の白焼き」(干烤鱼,未加作料)、「白干し」(鱼、菜未加盐晾干、晒干)、「白絵」(白描画,未加色彩的画)。
  日语中的「白」也有“说明,说话”的意思,如:「白状」、「告白」。
  「白眼」是轻视、不满的意思;「白タク」指没有营业执照,非法的出租汽车;「白星」是相扑比赛中表示“胜利”的符号,引申为“胜利、成功”的含义;「白屋」是庶民、穷人住的房子;「白衣」指俗人、普通人,和僧侣相对。
  (三)汉语中的“白”和日语中的「白」的比较
  在色彩学中,白色为无彩色,是明度最高的颜色,因而汉语和日语中的“白”均有未经加工、雕琢,不含杂质,纯洁、明亮、清白的象征意义。同时,在不同传统文化背景下“白”所表示的意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汉语中的“白”表示的负面意义居多。如:无代价、无报偿,无效果、徒然,无官职和地位等。而日语中虽然也有相似用法如「白屋」,但不是主流用法。日语中的「白」还有表示胜利、成功以及表示赞成等许多正面意义的用法。
  其次,在“白”表示颜色这一点来说,汉语中的“白”除了表示“像雪和霜的颜色”之外,还表示无色透明,如:“白酒”、“白干”、“白醋”、“白水”,而日语中的「白」则只表示白色,不表示无色。如:日语中的「白酒」为「粘りのある白濁した酒」,酒色为白色;「白水」为「米をといで白く濁った水」(淘完米的白色的水);「白身」指蛋白或肥肉。
  此外,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丧事,而在日本,表示丧事用黑色,白色则是喜庆吉祥之色。日语中的「白衣」表示除僧侣之外的世俗之人,普通人,而汉语则没有这个用法。
  需要注意的是,日语中用「白タク」表示无执照和非法经营的出租车,而相同含义在汉语里用“黑车”表示。
  四、结语
  以上通过对中日色彩词语“黑”、“白”在日语中的语义以及体现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对比和探讨,表现了中日两国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赋予色彩的不同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文化,通过对语言的形成和演变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语言存在的文化背景,揭示其文化本质。对于色彩词语反映的中日文化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魏丽华.中日文化中的色彩语的隐喻意义[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4):36-38.
  [2]熊仁芳.中日两国语言中的红色——以其社会文化意义为中心[A].日语语言文化研究,2009(3)[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23-134..
  [3]岳珊.中国語の「红」と日本語の「赤」——意味を中心に[A] .日语语言文化研究:2009(3)[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40-154.
  [4]于丽.浅析汉语“白”与日语中「白」的比喻意义[J] .日语知识,2006(10):24-25 .
  作者简介:张 悦(1983-),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旬邑县的唐家大院分析关中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建筑的型制及装饰元素特点等分析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型制与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总结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关中传统文化的关系,将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理和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观作为指导,设计出符合新时代具有强烈民族地域风格的新民居风格,改变当代城乡社区混乱的民居建筑风格现状,形成有文化底蕴,地域风格明显的新时代民居建筑。  关键词:关中民居;建筑装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市场的潜力不断被挖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校园市场,采取各种各样的营销模式争夺校园的消费市场。然而,外卖网站作为一种特殊订餐的方式采取“O2O”(onoline to offoline)的方式,迅速占领了高校的外卖订餐平台。本文主要以“饿了么”网站为实例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探索“饿了么”网站在高校推广和营销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分析其不足之处,再将其与现在的校园营销模
摘要: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改革适应《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具体内容》的要求。实施公务卡结算改革能够大力促进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推行,促使相关人员形成公务消费用卡的良好习惯,让公务支出透明起来,从黑暗走向光明。还有利于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本文主要以东海县为例,来论证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的优势以及如何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公务卡;东海县;结算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的年鉴数据,分析导致省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人口因素、财政因素、居民生活水平因素以及政策性低保财务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应。针对结果建议:救助理念的更新;完善地区低保核准机制,合理厘定低保标准;完善低保资金的预决算管理。  关键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地区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武强年画是“民俗生活的画廊”,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当今民间艺术遗产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重视武强年画的基础上,更要很好地的保护、传承、弘扬与发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动漫产业为载体将这一古老艺术珍品完善地保护起来、有利地传承发展下去,将它内在的魅力用现代的手段完美的诠释。通过面向市场的发展,以动漫技术为手段,走出一条崭新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动漫技术;文化产业;武强年画;面向市
摘要: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目前处于成长期,除技术问题外,产业发展的重要阻碍是融资问题。江苏分布式光伏产业目前处于我国的前列,其发展中的现有融资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可以为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的缩影。因此,本文运用供应链金融理论,结合应收账款模式、预付账款模式和存货质押模式三个方面,设计分布式光伏产业的融资解决方案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分布式光伏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摘要:作为闽西红土地上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龙岩学院始终站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前列,自觉参与地方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高地的引领、辐射和服务作用。同时,学校用好用足用活“红色”和“客家”特色文化,助力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内涵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关键词:文化;高校;内涵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
摘要:高校已逐步意识到办公自动化是提升行政办公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正在推广使用协同办公系统。本文以龙岩学院协同办公系统建设为例,理清在推广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在高校中更好地推广使用办公自动化的策略。  关键词:协同办公系统;高校推广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1  协同办公系统即office automa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消费方式,而主题公园发展成熟的同时对区域经济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主题公园的发展和常州恐龙园建设现状的阐述,分析了恐龙园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影响效应,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城市效应、改善道路交通,合理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常州;主题公园;区域经济;恐龙园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识
摘要:经世致用思想作为浙东学派的重要学术取向,洗尽铅尘,历久弥新,在新的时代主题下,又被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而今,随着势不可挡的大学生创业之潮涌来,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哪些精神、素养,来应对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亦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本文关注了两者间的联系,并将之结合思考,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上远观当前形势,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精神源动力的分析。  关键词:浙东学派;经世致用;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