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墓地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台人说起自己家乡来,都会以这片土地丰富的物产、近代工业的成就以及良好的教育基础而自豪。水果如苹果、梨、葡萄、樱桃,农作物如大花生,还有很多近代轻工业如钟表制造、葡萄酒酿制等,本地人津津乐道,外地人赞不绝口。但是它们源自何处,许多人都语焉未详,也不大深究。其实,所有这些都是西方尤其是美国传教士自十九世纪后半叶陆续传来的。
  这次回家过年之前,我正好读到几本有关西方传教士尤其是美国长老会在烟台传教有关的书,读过之后,几件事情给我印象深刻。比如我第一次注意到,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居然诞生在登州,也就是今天的蓬莱县,正是那位在山东传教历时四十五年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的创举。狄氏于1864年创办登州蒙养学堂,1876年易名登州文会馆,1882或1884年扩建为大学,英文名The College of Shantung,为近代中国大学之滥觞。他于1908年病逝,葬在芝罘毓璜顶。
  同样是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的梅里斯,1862年携夫人来登州,传教之外,与夫人创办登州启喑学馆,将西方现代聋哑人教育首次引入中国。该校1898年迁址芝罘,成长为今天的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梅里斯的另一贡献是从美国带回大花生种,经推广,成为胶东各地广泛种植的作物,花生以及相关产品出口,创汇多多。1895年病故,埋葬在登州基督教墓地。
  郭显德是另一位重要人物。1863年他二十八岁那年携新婚妻子,来到上海,次年来登州,后转芝罘,在山东传教共五十六年。史载,郭显德在传教过程中注重基督教与儒家学说之间的沟通,强化对教徒人格的培育,在山东受感召的皈依者达到三千余人。他热情兴学(烟台二中前身会文学校之外,在牟平、栖霞、莱阳等地开办学校四十余所),办医务机构(他和夫人是闻名遐迩的毓璜顶医院的奠基人)。他的声望之高,连对“洋教”刻骨仇恨的义和团也流传这样的戒律:“外人不杀郭显德,国人不杀赵斗南”(按:赵斗南系郭之弟子,牧师)。郭显德1920年卒于烟台,数以千计的各界人士出席葬礼,身后哀荣备极隆重。他也葬于毓璜顶的西侨公墓。
  回家之前,我就听说毓璜顶的西侨公墓已被毁,但据说还存有几块残碑。承在毓璜顶医院工作的表妹和妹夫的帮助,大年初六下午,在一场雨夹雪降临前的阴霾天里,总算看到了那几块墓碑。它们散落在烟台警备区医院的院子里。先看到的是两块仿佛是棺材上的盖石,面呈人字形,两面分别刻有死者姓名、生卒年月、职衔以及颂词。取水来洗去上面泥土,其中一块盖石上的名字令我大吃一惊:Alexander Williamson——这是大名鼎鼎的韦廉臣的棺盖啊。韦廉臣,苏格兰长老会牧师,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早在烟台开埠之前的1855年就来烟台传教。他在上海创建同文书会,创办《万国公报》月刊,是近代传播西学的重要平台,维新巨子康有为、梁启超等都受这份刊物影响很大。棺盖上刻着“法学博士”的头衔,当是韦廉臣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为表彰他在中国的成就而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曾与他在烟台共事的传教士李提摩太说:“无论从体格、智力和精神方面看,他都是一个巨人。”他的身世和成就,许多近代史著作都有所论述。在棺盖的另一侧用英文刻着这样的话,译言略谓:“他居于对法官耶稣归来时欣喜复活之渴望中,遥远国度里长久历程后迷途人终回归其永恒之罗马城”。
  找到郭显德墓碑时天色已经暗淡,不过碑文大致上还算完整。一面是英文,另一面是中文。院中尚有散落方尖碑、石座、残碎碑石若干,天色已晚,雪花飘落,不及细观了。
  据说,毓璜顶西侨公墓是在朝鲜战争时期被毁的。那正是两国交战,反美情绪激荡的时候。不过战争是活人之间的事情,在战场上我们尚且要优待俘虏,为什么在大后方会迁怒于这些早已死去了的人,何况他们还是些传播福音与科学知识、兴办教育、治病救人、改善民生的使者呢。想象当年掘坟鞭尸、砸石毁碑的情景,人们是否想到这些人生前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种种美好事物?不仅如此,即便我们对于传教士作用的评价有分歧,但这墓地毕竟是历史的见证,批判者也可以把它作为生动的教材注释,毁尸灭迹又是所为哪般?
  2006年,我曾访问日本北海道大学。那座大学的创办人是美国农学家克拉克博士,他在教学的同时也秘密地传播基督教。虽然他在日时间只有短短八个月,但日本人为纪念他,在大学校园里立了他的铜像,学校有以他命名的克拉克会馆,学校的校训是他的话(“男儿当自强”,英文“Boys, be ambitious!”),甚至北海道大学的徽记也是克拉克的头像。当时我好奇地问执掌该校中国法教席的铃木贤教授:“二战日美之间成为敌国时,有关克拉克的这些标记也都继续保留么?”
  “为什么要改变呢?这是历史啊。”铃木教授神情不解地反问我。
其他文献
居酒屋小常识:  多数小型居酒屋都会以“台位费”,的形式收取一个食客入座的最低消费,并附上一到三种当日小菜“ぉ通L”(otoushi),价格根据菜品与数量在每人400-600日元不等。  很多居酒屋提供无限畅饮(飮み放题),在菜品價格外,额外支付1000-2000日元每人,客人就可以在90或120分钟内无限次任点菜单上的各种酒类。一些居酒屋室内为榻榻米形式,进入前需要脱鞋,你可以把鞋子放入鞋柜,或
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就是诞生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机构。但这些机构的效力却在国家主权林立的世界上面临困境。12月8日,在多哈举行的 联合国气候峰会结束,经过激烈协商,推出妥协方案,延长《京都议定书》有效期到2020年,终于挽救了这个气候协议。不过,美国当时就不参加议定书一期,而第二期不参加的增加了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和俄罗斯,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因为没有历史责任,所以不在强制减排的名单中,导致
如果不喜欢看北大路鲁山人骂人,就无法喜欢《日本味道》。  北大路鲁山人,1883年出生于日本京都,1959年因肝硬化去世。在美食家、书法家、陶艺师、漆艺家等众多身份中,他首先是创办了会员制餐厅“美食俱乐部”“星冈茶寮”的料理人。《日本味道》收录了北大路鲁山人关于美食的随笔、谈话和讲话,在这本书中,他究竟骂了谁?答案是和吃相关的一切人,他想法多样,不知疲倦,攻击了方方面面。  北大路鲁山人首先骂了大
论文是可以花錢发表的、报道是可以花钱发表的、领导合影是可以花钱照的,如此这般,微博时代,影响力用钱买,这仍旧是一种传统的人性,依旧是传播旧世代的做派。    在新的互动性的传播条件下,传播者与传播合二为一,传播者与受众合二为一 。传播如何得以传播,却又因为互动传播启动之暴烈、消失之迅捷而难以追溯。即便在事后追溯起来,也很难找到足够感兴趣的人,但传播效果早已被不明参与者所享有。传播者的身份不再是“官
建筑界的巨星陨落  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于法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去世,享年80岁,是继罗伯特·文丘里之后,一个月内第二位辞世的建筑大师。  保罗·安德鲁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他是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浦东国际机场、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等重要建筑的设计师,一生获奖无数。从1976年获得建筑学院颁授的鲁瓦西-夏尔戴高乐大银奖,到2006年获颁国际建筑协会颁发的水晶球终身事业奖,
李莹在快要步入婚姻殿堂的当口,听到了来自男朋友同乡的“忠告”:这个男的在乡下结过婚,还有小孩。  沉浸在爱情中的李莹如遭当头棒喝,她从未听男友提过他有婚史的事情。李莹立即与男友当面对质,但男友矢口否认。  不放心的李莹决定自己去调查。她跑到当地的民政局,希望查询未婚夫的婚姻记录,但民政局给出的答复让她失望。“民政局说不能查个人婚史,也不负责审核这个,总之意思就是说,结婚双方应该是互相了解的,两个人
一块砖重三四十斤,张彦从6岁开始搬砖,现在已经搬了整整60年。他是一名砖雕匠。  逛老北京,游故宫、穿胡同、品四合院是标配。然而,这只是游客视角中,宏观叙事上的老北京。对于老北京张彦来说,还有一个微观却韵味十足的北京,藏在故宫的龙壁中,立在四合院的门楼上,躲在胡同的墙壁里。  张彦是位砖雕手艺人。从清嘉庆年间先祖张尚祖被召唤到京建造皇城做“匠户”,张家的砖雕手艺传到张彦手上已经第6代。2008年北
纽约有八百万人口,于是就有了八百万种死法。被奉为“美国侦探文学大师”的劳伦斯·布洛克,为读者安排了一场场迷离的案件,他在书中几乎穷尽式地回答了“什么是好看的小说”、什么是“小说的畅销”和什么是疯狂的“酒鬼”。    戴着圆镜片眼镜、蹬一双慢跑鞋的布洛克,有人说有点儿像列宁,可他应该是比列宁幽默多了。他喜欢大声地笑,喜欢不断开着玩笑,你有时甚至怀疑他应该是和“雅贼”伯尼一样是个双子座,可是不,他其实
《茶的真实世界》这本书里讲了一件事,伊斯兰世界广为流传穆罕穆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学问虽远在中国,亦當求之。”有学者质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不过我想,如果将前半句理解为让步状语从句,就不难理解了:学问即使远在中国,我们也应该去追求。因为玄奘不远万里求取真经的故事在中国深入人心,这种想法在中国完全不难理解。  在真实历史中,阿拉伯商人为了利润很早就到了中国。公元9世纪时,阿拉伯独桅三角帆抵达了广州的洋面,
热话题  NO.1  屌丝  提及量:152141304  提及人数:15846679  如果要在2012年找出一个微博上最流行的热词,这个词一定是“屌丝”。网友们用“屌丝”自嘲,用“屌丝”励志,因为屌丝是穷、矮、丑的代名词,更因为笨鸟先飞,丑小鸭有一天会变成白天鹅。有人说,2012年是屌丝逆袭年。“屌丝”登上《人民日报》,也是逆袭嘛。  NO.2  江南style  提及量:10808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