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室飘香的栀子花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5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一进教室,我就发现讲台上放了一袋栀子花。花不多,共两小扎。一扎是不带叶子的,一扎是带叶子的,都用绳子细心地捆好了。看得出,每一朵栀子花都经过了精心挑选,每一朵都开得恰到好处。
  “是谁送给老师这么多、这么好的栀子花?”我愉快地问。
  “徐天逸!”孩子们纷纷指着他说。
  “谢谢你,谢谢你的家长!”我发自内心地道谢。
  小小的栀子花,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搭配,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我能感受到家长和孩子对老师的感激和信赖。不张扬的沁人心脾的花香,早已弥漫了我的整个心房,我忍不住埋头深深地吸上一口,默默享受着芳香……
  今天是个雨天,天空灰蒙蒙的。这几天,我休息不好,大清早头有些昏沉沉的。这美好的栀子花,使我的心情一下子明朗起来,身体的不适,似乎也被赶到了九霄云外。
  我赶紧用手机拍下这温馨的时刻,定格下身边的美好时光。这么好的栀子花,我要发挥她更大的价值,让美好传递美好!我取下一朵,首先给平时不爱讲话的,离我最近的祉萱同学戴上。接下来,我给全班的女孩子们每人都戴上一朵芳香四溢的栀子花,让美丽与芬芳伴随她们一整天,让这份爱的传递伴随她们一辈子!
  教室里顿时成了栀子花的海洋。满室花香,让人神清气爽,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孩子们幸福地享受着我给他们扎栀子花的举动。经过近两年的相处,孩子们懂事了,早已会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享受爱了!
  最后只剩下一头短发的李思莹和没有扎辫子的刘思颖没有栀子花了。我不希望两位孩子因此留下遗憾,于是,便从一楼的办公室开始一间一间地找栀子花。最终无功而返。快到教室门口的我,心有不甘,又折回到隔壁二(1)班的教室询问:“谁有栀子花?借老师一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两朵小小的栀子花。我谢过两位孩子,赶紧回教室里,给两位同学补戴上。
  不抛弃,不放弃,关注每一个孩子,从点滴小事中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希望全班同学都能从这小小的栀子花中,感受到老师的细心,以及对每位同学的真心关爱,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用爱传递爱。
  教室里到处弥漫着幸福的味道。笑意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连一向特别内敛,不爱讲话的祉萱同学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些动人的瞬间,定格下了这些精彩的镜头,快乐的笑靥如这纯洁无比、香气四溢的栀子花,留在了镜头里,留在了记忆中,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里,留下了孩子们童年生活永远值得珍藏的痕迹。
  教室里,因为这样的小插曲,原本平常的日子,也变得活色生香。
  “孩子们,开心吗?”
  “开心——”
  “幸福吗?”
  “幸福——”
  “我们要感谢把美好和快乐与我们分享的天逸同学!”孩子们立刻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达诚挚的感激。快乐与骄傲洋溢在天逸的脸上。
  “让我们记住身边这些乐意分享,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同学和家长们!”热烈的掌声再一次响起。在掌声中,孩子们表达着爱、分享着爱、传递着爱,爱的种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根植于心。
  希望孩子们的童年就如同这栀子花一样,在爱的呵护中,在爱的传递中,尽情绽放美丽,让芬芳四溢……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独立思考是不囿于教材、不跟从模仿,要有所突破、有所创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就不能消化所学内容,不能深入理解、活用所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
期刊
二月的一天,朋友打来电话,说,母亲刚从乡下带来了菜心,配上事先煮好的黄豆,中午做一盘像样的菜心黄豆请我去吃,我欣然应允。一年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时间比这时更适合吃菜心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离不开化学实验.所有的化学实验都是立足于条件的控制.也就是说,在初中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对比实验的数量非常多.为
期刊
数学就像一棵大树,在学习时,我们只要把“根”学好,把基础打牢,即使它长出再多的分枝,也难不倒我们.就像今天课堂上老师讲的一道题,就有多种变式.同学们跟着我去看一看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河南省2004年的中考命题与往年相比有许多新意,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应用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操作性试题以及体现知识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试题更为关注;体现时代气息,打破往年
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创建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是学校在市场经济中求发展的必然.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构建一本新
风里,纯粹的,只有夜低沉的气息,我翘首头顶那片无边无际的星空,不禁涌起满怀遐思。缭绕的阴云拉下黑色的帷幕,无数闪烁的星仿佛是夜的精灵,明明灭灭,起起伏伏,如此恰到好处地
期刊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跟进式学习,开发大脑,运用事物之间的联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顺应时代教育的变革,同时开发学生思
在推进区域教育改革时,我们该如何打造一支适应均衡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组建共同体,抱团成长。打造区域生本教育的动车,就得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建立阅读与教研共同体。我们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