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字幕翻译对于一部译制电影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自问世以来就在翻译界备受推崇,一直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指导的电影字幕翻译的科学准绳。文章以《哈利波特7》(上、下)中的字幕翻译为例,从语言学层面的语用对等、语义对等两方面,及文化对等及审美对等三个大方面探讨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策略,发现功能对等理论对影视字幕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功能对等;电影字幕;翻译
  作者简介:刘满满(1988-),女,江苏省徐州市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3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影视作品作为人们日常娱乐消费的一种文化形式,肩负着传播文化,加强世界人们交流与沟通的任务。而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只有通过影视字幕翻译之后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译者以电影为媒介,电影原文为基础,以译文观众为中心进行的翻译过程。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内容、形式、风格、文化转换等方面下工夫。“功能对等”翻译原则自问世以来在翻译界就备受推崇,一直指导着各种类型文本的翻译,也一直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指导电影字幕翻译的科学原则。本文以《哈利波特7》(上、下)的字幕翻译为例,从语言学层面的语用对等、语义对等两方面,文化对等及审美对等三个方面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策略。
  1、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必要性
  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电影是集图像和声音为一体的艺术,观众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上同时欣赏电影的美。因此,一部电影的图像,声音等各项之间的和谐与协调就显得异常重要。译者在翻译电影字幕时也会到许多问题,除了两种语言本身,两种文化本身的区别外,由于电影字幕有口语化,时间局限性,空间局限性等特点,要想在形式与内容都达到绝对对等是几乎不可能的。奈达提出在翻译时如果形式与内容发生了冲突,应舍弃前者。对于电影的字幕来讲,传达信息,让观众理清意思才是最基础的。因此功能对等理论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实现达意,同时也不会降低影片的审美效果。
  同时就目的语接受者来说,抛开英语水平的差异,每位观众都希望通过字幕真正了解一部电影在讲述什么故事,而一些蹩脚奇异的表达不仅起不到桥梁的作用反而会给观众理解电影带来困惑。功能对等中,奈达更强调归化,即可以用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汉语表达方式或句型来替代拗口蹩脚的表达方式。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哈七》字幕翻译
  《哈利波特》系列的丛书及电影从第一部到第七部的上、下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世界魔幻电影爱好者的喜爱。本集故事由哈利、罗恩与赫敏接受危险任务作为开始,他们需要追踪和寻找到伏地魔的秘密,并摧毁他。校长邓布利多已经去世,留给了他们每人一件遗物。另一方面,魔法的世界已经被黑暗势力所笼罩,伏地魔甚至占领了霍格沃茨,把一切有危险的异端都抓起来进行威胁,而他们最终的目标则是:哈利·波特。而哈利的唯一希望就是在伏地魔抓到他之前,找到魂器,摧毁伏地魔。作为一部深受世界人们喜爱的电影系列,《哈利波特》还承载着传播西方“魔幻文化”的作用,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其译制字幕的研究,所以其字幕翻译值得我们探讨。
  2.1语言学层面——--语用对等
  语用学主要研究人们是怎样使用语言来达到成功交际目的的科学。事实上,语用学本质上是研究意义的。依照语用学的研究范畴,我们可以得知真正的意义是在交际过程中获得的。同样的一句电影台词,在不同的环境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同语境中,它所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而,电影翻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要准确理解该台词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如:
  Ron: Mom used to read me those. 妈妈以前经常读给我听
  “the Wizard and the Hopping Pot” 巫师与跳壶
  “Babbitty Rabbitty and Crackling Stump” 芭比兔和咯咯笑的树墩
  Come on, Babbitty Rabbitty喂,芭比兔啊
  No? 没听过?
  这几句台词是由Ron一个人完成的。已去世的魔法学校校长邓布利多分别留给了三位主角一样东西,原魔法部部长到哈利当时的避难之地传达邓布利多的遗言并将遗物给与三人。其中赫敏得到的遗物是一本儿童童话读物叫做“the Wizard and the Hopping pot”。恰巧三人当中罗恩听闻过此书,于是连续说了以上台词。可以看出罗恩对其余二人居然没有听过此故事所表现出得轻微的吃惊。此处的“no”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不,不是”不同,此处 “no?”的译文 “没听过?”十分贴切。为什么会翻译成“没听过?”,正是因为此处的no是在一定的语境下,是有上下文的,当一个你以为众人皆知的故事反而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时,惊讶之情可想而知。
  再如:Harry potter:They were on us right from the start 我们一出发就被追杀
  此句台词出自哈利。影片一开始主要是全部角色帮助哈利逃跑。所以很多人喝了变形液而变成外形和哈利,来护送哈利逃到安全地带。可是哈利当晚出逃的消息遭到泄露,出逃一开始就遭到伏地魔的埋伏。哈利是第一个逃至安全区的人。当被问到其余人去哪里时,哈利给出了以上回答。同样,此处“on”的意思被做了延伸,不再是简单的“在上面”。根据电影的剧情,“追杀”一词更准确地表达了当时的紧张与危机。
  2.2语言学层面——--语义对等   在翻译电影字幕时要注意语义对等是因为字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达意,这样才能让观众在较短时间内理解演员所说的台词,同时保证剧情的连贯。而错译,或者不准确的译法则不仅会造成目的语观众理解电影情节的困难,甚至摧毁一部好的电影。正如阿甘正传中对“football”一词的翻译一样,到底翻译成什么球,就需要译者慎重考虑。在影片“哈七”,也有此类台词,如:
  “Lord”, Lord 这个词在哈7中的出现主要是众妖魔对伏地魔王的称呼。Lord 本身有“贵族,大人,主人”的不同意思。根据故事具体背景设置以及周围人对伏地魔卑躬屈膝的态度可以判断出影片中的“Lord”应翻译成“主人”而不是“大人”。类似的例子还有
  Harry potter:From that moment on, the wand answered him.
  从那时起,魔杖就效忠于他了
  此情景是在战胜伏地魔之后,赫敏询问哈利手中的魔杖(最强的一支),在解释谁真正拥有这支魔杖时,哈利说出的话。Answer本身就是双性词,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在做动词用时既可以表示回答的意思,同时“Answer to sb”表示对某事、某人负责,听从于某人。因此,此处取“听从”的意思最为妥帖,既能让观众明义,同时也展现魔幻的魅力。
  Bloody fools,what were you thinking, coming here?
  你们这群傻瓜怎么回事,居然跑到这里来。
  从句法层面上同样也要做到语义对等。“What were you thinking ”的最基本意思是:你们在想什么,比如“what were you thinking while you are singing this song?” 但在此表示对某种行为的责备。比如一位小朋友在考试中作弊被家长知道,家长会问“what were you thinking?” 我们可以翻译成:你到底怎么回事?而在影片中,很明显本句意在责备、质问,应该是第二种意思。
  2.3 文化对等
  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载体。影片中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特征。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不仅要注意两种语言的转换,还应该注意文化因素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实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原文和译文的效果等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译、意译、归化或异化等方法处理电影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做到文化方面的最大等值。在《哈利波特7》中,文化因素最强烈的莫过于一系列咒语的翻译。
  在中国许多武侠小说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很多武术经文。比如许多武侠小说的名称 “天龙八部”,“神雕侠侣”;书中书有“玉女心经”,“九阴真经”等;武侠招数有“吸星大法”,“排山倒海”等。由此可见“四字短语”在中国武侠小说文化中的不可撼动之地位。当然也有很多五字短语,如“乾坤大挪移”,“葵花点穴手”,“降龙十八掌”等。在《哈利波特》中,几乎人手一支wand (魔杖)。电影中的打斗场景也与其他一般电影大相径庭,因为绝大部分的打斗都是通过魔杖的使用加上人物的咒语来完成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将一个单词或两个单词的英文咒语转换成了中国文化特色的四字或五字短语。 如:Finite incantatem 终止魔咒; Expecto patronum 呼神护卫; Protego totalum 统统加护; Salvio hexia 平安镇守; Expulso 飞沙走石; Diffindo 四分五裂; Reducto 粉身碎骨; Stupefy 昏昏倒地; Expelliarmus 除你武器; Avada kedavra 阿瓦达索命
  除了影片中的咒语翻译,还有一些特殊句子的翻译与文化的转换相关,值得我们注意。
  Mr.Ollivander: I see no reason to put stock into an old wife’s tale.
  我觉得去不该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哈利询问关于古灵阁里藏有魂器的想法,这是奥利凡德先生的回答。“put stock into an old wife’s tale”译成“相信这种无稽之谈”是绝妙的译法。“An old wife’s tale”, 字面意思是“一个老妇人所讲的故事”,若要直译为此,不仅不能准确达意,更是显得啰嗦,不能凸显人物性格。就像中国的歇后语一样,不难看出此处的“An old wife’s tale”在英语中也是有文化背景,“无稽之谈”,作为一个四字成语,不仅准确地表达了人物想表达的意思,更是很好地找到了汉语中的文化对等项,对于目的语接受者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实现了真正的功能对等。汉语成语的利用在本片中还有更多,如“like hell—惨不忍睹”,“you only—别无他人”,“blithering—胡言乱语”
  2.4审美等效
  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带给观众诸多方面的审美享受,包括画面、语言、服装、以及拍摄技术等等。声音和画面的和谐程度是反映一部电影美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电影台词翻译中,要特别注意声音效果和视觉效果两者的完美配合。有人曾提出为达到原音和配音的完全同步,译本中文字数应尽量与英文的音节数相同。这对译者和配音演员都提出了巨大的要求。但是客观来说此要求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实现,有些情况下是不可以实现的。在《哈利波特7》(上、下)中,字幕的原文和译文基本上实现了画面,字幕,时间的统一。
  3、结论
  电影字幕的翻译对于一部译制电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上语用、语义,文化及审美等效方面对《哈利波特7》(上、下)的字幕翻译的分析表明,功能对等原则对英文电影字幕的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文化色彩强烈的电影,强调各项对等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国观众解读电影中的内涵信息和异国文化。同时,字幕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实际上只是相对而言,“绝对对等”是很难实现的。在具体的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当然还需要考虑多种翻译技巧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效果接近原文效果。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 (04) .
  [5]杨敏.功能对等原则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国王的演讲》的字幕翻译为例[J].影视翻译,2011(16)
  [6]张燕.浅析英文电影翻译中的文化碰撞[J].电影文学,2009 (14) .
其他文献
一些老师总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要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就必须反复地练习。说白一点,老师是利用学生可贵的时间做了无用功,培养了一批只会写作业的机器人。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难以持续很久,单一枯燥的作业只会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从而机械地乱做一通。这既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元化教学,也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时加以指导,使学生
以花之美與迷离光影演绎浪漫,真爱如斯。
水运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更显突出。近年来,在河北省档案局、交通部档案馆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局(以下简称省港航局)始终高度重视水运建设行业的档案工作,切实加强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对项目档案的指导,以“建精品工程,创一流档案”为目标,狠抓行业档案工
【摘要】农村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在起步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预习内容——明确目标、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开发智力、重视检查等,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目标 小学英语 开发智力  小学三年级是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说明三年级阶段的英语学习关
摘 要:美国当代女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小说《我的名字是露西·巴顿》,通过回溯主人公童年到成年的人生经历,描绘了复杂的亲情关系,揭示了童年心理创伤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影响。本文以创伤理论为视角,从逃避创伤、直面创伤、重审创伤、抚平创伤四个层面对主人公的心理历程进行了解读,力求揭示小说中的创伤与成长主题,探讨创伤治愈的过程,期望为现代人在积极治愈心理创伤方面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我的名字是露
[摘 要] 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思想的一个分支,它在探究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以“圆”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分类讨论思想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 圆;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  所谓数学分类思想,是将数学现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分类之后再讨论的一种思想,具有综合性、逻辑性以及探索性等特征,又可称为数学逻辑思想. 这种数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角”。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教学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者都很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完全可以从一些角度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关键词,让学生学得“有味”  语文
我们班的幼儿喜欢模仿,不怕累,爱挑战,平时跳跃的动作发展水平也很不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中班孩子有跨跳过一定距离的要求,根据观察,我发现我们班幼儿对于跨跳这一动作表现出了不同的动作发展水平:1.习惯双脚跳,不太用跨跳;2.有部分幼儿会跨跳,但动作不够标准,锻炼与发展不够;3.孩子们存在着个体差异,有部分小女孩不太敢跨跳一定的距离,甚至不愿意参加跨跳。另外,我们班幼儿在共同游戏时,
摘 要:高校网络服务向移动端转化是移动互联时代高校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的要求。文章通過调研西北部分高校网络服务现状,针对目前高校网络服务方式不灵活、服务手段不先进等问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了高校网络服务模式,具体对网络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规划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将该模式在第四军医大学信息网络中心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校网络服务;服务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
【教材简解】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询问物品的位置”。要求学生在一定情景下能正确使用核心句型Where’s…?It’s…进行交谈。Story time共有七个场景,主要描述小鸟停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在对话中出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即询问及回答地点。教学应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目标预设】  1.能初步感知新的语言知识:  (1)单词:a bird,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