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数学教学的任务。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本文对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较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观点,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谈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前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育认为,数学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观点使得在数学教育中往往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轻视实践应用能力,轻视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会解题而不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极为普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应用意识,动手能力差。长此以往,将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轨的现状。而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对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以后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来源于生活。作为数学的教育者和学习者,能恢复数学本来的面目,让数学返璞归真,回归真实自然的生活,服务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最终的理想和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从生产、生活中提出问题的意识,有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而,数学的本质决定了学习数学必须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和培养应用能力。
  其次,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与应用意识的培养既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数学知识的应用是近几年数学教改的热点,各版本高中数学教材几乎都把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编写的始终。如由“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引入对数函数;由周期现象引入三角函数;并且在每章后面都开设有阅读欣赏等研究性课题,如函数中的阅读材料“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解析”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这些都是为了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培养应用能力。
  此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数学作为各学科的基础,在时代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正日益转化为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数学的社会化功能已反映出对数学应用的迫切需求。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为了更加深化人们的认识和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站在新的数学教育的角度审视如何加强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1.理论联系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善于引导学生在身边去发现数学、寻找数学,将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价值。如讲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中,寻找对称图形:建筑、服装、公路、桥梁……甚至连我们自己的身体都是对称图形。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美,体会到数学使我们的生活色彩斑斓,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应用数学的欲望。
  2.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在教学中选编应用性强的数学问题,能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针对现行教材中实际应用问题少的现状,酌情选编一些数学应用问题,将例题、练习或作业加以充实。在选编应用性数学例题时,应注意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与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符合,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商品经济和生产实践中有大量实际问题,如造价(成本)最低、利润最大问题;细胞分裂、人口增长问题;银行存、贷利率问题;工程测绘、建筑施工问题;机械的加工设计问题等等。在解答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这样就使学生在巩固了数学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了建模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例如,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参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座谈,了解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的组织、商品的销售情况,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成本、产值、利润、生产费用、税率等概念的意义;组织学生测量山高、塔高、土地面积、容器容积等,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俯角、仰角、面积、容积等概念。通过参观学习、亲手操作,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
其他文献
双保偏光纤准直器在远距离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光在自聚焦透镜中的传播规律,推导出光线在自聚焦透镜中的传输矩阵,分析了自聚焦透镜斜端面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三明治”式人羊膜移植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50只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三明治”式人羊膜移植术,术后1、3、6、9、t2个月行UBM
面对学生的习作,大部分教师的做法就是批改、讲评,而学生只关注几句评语以及所得的分数,至于其中的批改甚至不看一眼。所以要想通过这样的评改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收效将是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只要是多与两个人参加的活动,就不能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教学工作是一个许多人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活动课是语文学科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活动课应该是课堂的补充。那么,我们该如何上好小学语文活动课呢?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一、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展示所学知识  在活动课当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登台献艺,表演课文内容,从而使其从中受到熏陶。如学习了一些经典课文,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把精彩的故事情节演出来。我们还可根据课文内容编一些小品等,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其成败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势在必行。
摘要:小组活动是现代教育理论下的三大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活动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符合英语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现结合教学实践从学习小组的分配、任务的设计与活动的评价这三个方面对小组活动模式的运用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组活动模式 初中英语 作用 原则 策略    所谓小组活动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