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瀑布昔日的雄伟气势和如今的枯竭情景,从而产生对环境加强保护的强烈愿望。
   3.感受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瀑布今昔的对比和逐渐消失的原因。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大瀑布的资料和声像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也来参加一个“葬礼”,这个葬礼不是为人举行的,而是为一个瀑布举行的。
   板书:葬礼。
   (理解葬礼的意思:悼念和安葬死者的活动。)
   板书:大瀑布。
   质疑: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2.初读感知
   (1)学生读课文,看是谁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
   (2)概括大意,填空:
   ________为_________举行了葬礼。
   3.细读课文,感语瀑布变化之大
   (1)出示两组词语,让学生反复读。
   滔滔不绝 逐渐枯竭
   一泻千里 生命垂危
   雄伟壮观 形容枯槁
   震耳欲聋 奄奄一息
   流连忘返 失望而归
   (2)体会这两组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都是写大瀑布的。
   不同:一组是写大瀑布过去的情景。一组是写大瀑布现在的样子。
   (3)再读,想象两组词所表达的不同景象,在对比中感悟瀑布变化之大。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标出文中标写大瀑布的语句(昔日和今日),读后交流。
   ①大瀑布昔日和今日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昔日——雄伟壮观
   今日——奄奄一息
   ②指导朗读3、4节,感悟昔日大瀑布的壮观。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评价。播放大瀑布昔日壮观的景象,学生看后谈谈体会。学生闭眼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赞美昔日的大瀑布。
   ③指导朗读第7节,感悟瀑布将要枯竭的悲切。抓住重点词,感悟大瀑布今日的情景。播放课件。学生体会朗读。
   ④今昔对比读,男生读“昔日的景象”,女生读“今日的景象”,进一步感受瀑布变化之大。
   4.探究原因,提高认识
   ①是什么原因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学生找原因。)
   ②练习复述原因部分。
   ③用自己的话介绍原因(人为破坏)。
   5.参加葬礼,体会目的
   如果你作为一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特殊的葬礼,你能向大家说说为什么要舉行这次葬礼吗?
   6.拓展训练
   替巴西总统菲格雷特写演讲稿。
   7.回顾全文,归纳写法
   ①快速回顾全文,想想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②交流:今昔对比,首尾照应。
   ③板书: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今日——奄奄一息
   教学反思
   本文是篇略读课文,内容简单,易于理解,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教学中,立足教材,借用文本,让学生在品读中增强语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后,引导学生直奔课文重点,抓住大瀑布今昔的变化,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在对比中感受到瀑布变化之大,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才能习得。在探究大瀑布变化的原因时,让学生练习复述,用自己的话介绍原因。
   在探究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时,让学生替巴西总结菲格雷特写演讲稿。这些读、说、写的训练,是学生在与教材的直接对话,也是对教材的超越。他们把对大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患和保护意识在自己的语言中尽情地表达出来。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医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重点管理环节,诸如:项目申报、项目监管、经费管理以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内部审计的视野出发探讨审计对策,旨在强化医院
在2013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后第一周的星期一上午,我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希望我能帮助减免高三(8)班的叶同学学费.经同事说明,我才知道该生上学期家里突生变故,父母因病债台高筑.
为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以“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课程”为契机,采用“自我识别”教学方法,综合利用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演示和讲解、学生练习、学生操作录像、课后学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已不是“满堂灌”的老方法,教师需要上课生动灵活,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幽默;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