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地仙乡的长寿传说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
关于长寿的得名,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明代洪武年间,当朝宰相戴渠亨一次出巡蜀地,微服察访民情,当他路过当时的乐温县河石井(今长寿区新市镇河石井)时,突遇大雨滂沱,戴渠亨急忙到一家客栈避雨。
就在此时,戴渠亨望见客栈对面的一座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绝。他正想前去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去给爷爷做寿。
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并递上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时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并主动寒暄,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
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4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后来,戴渠亨通过察访,了解到乐温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于是,长寿的名字一改就是600多年,直到现在。
四大文化脉系融汇一炉,斗艳争鸣
如今,就在长寿菩提山下,一座融汇江南、巴蜀风格的“长寿古镇”正拔地而起。古镇虽“不古”,但它却传承、浸濡了长寿千年的养生文化,是“菩提山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
关于长寿的得名,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明代洪武年间,当朝宰相戴渠亨一次出巡蜀地,微服察访民情,当他路过当时的乐温县河石井(今长寿区新市镇河石井)时,突遇大雨滂沱,戴渠亨急忙到一家客栈避雨。
就在此时,戴渠亨望见客栈对面的一座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绝。他正想前去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去给爷爷做寿。
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并递上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时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并主动寒暄,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
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4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后来,戴渠亨通过察访,了解到乐温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于是,长寿的名字一改就是600多年,直到现在。
四大文化脉系融汇一炉,斗艳争鸣
如今,就在长寿菩提山下,一座融汇江南、巴蜀风格的“长寿古镇”正拔地而起。古镇虽“不古”,但它却传承、浸濡了长寿千年的养生文化,是“菩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