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腰痛患者常可在腹部探及压痛、条索等阳性反应,本研究即为探究慢性腰痛患者腹部阳性反应物出现和分布情况及其与腰痛病灶部位之间有无联系、有怎样的联系,以求为腰痛的腹部针刺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丰富诊疗手段,优化诊疗方案。方法:收集慢性腰痛患者资料,纳入因下腰部骨关节、椎间盘或软组织等病变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常见疾病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等,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患者112例。以第12胸椎以下至骶管裂孔水平之间为腰部检查范围,以剑突以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之间为腹部检查范围,对患者进行腰痛病灶、腹部阳性反应如压痛、条索等的询问与检查,记录患者基本信息、VAS评分、腰痛病灶、腹部阳性反应。选用Excel、SPSS20.0等软件进行数据记录、处理与分析。以垂直二维坐标方式记录出阳性反应的穴位位置,以cavas制作热图以显示痛点直观分布图。结果:1经统计,112例慢性腰痛患者中,8例患者未在腹部查到压痛穴位,其余104例皆在腹部查到压痛穴位。按照降序的顺序,腹部压痛穴位阳性率较高者有肓俞、中注、外陵、天枢、大巨、四满、水分、滑肉门等。总体上表现为靠近神阙的穴位阳性率高,主要集中于肾经、胃经,且先是脐水平、脐下1寸、2寸的穴位,然后是任脉脐上1寸的穴位即水分,再然后则是胃经脐上1寸的穴位即滑肉门。2腹部存在压痛的104例慢性腰痛患者中,40人腹部伴有条索,其中女性28人,男性12人。条索分别分布在不同的经络:肾经出现条索者29人,胃经出现条索者28人,任脉出现条索者6人,脾经出现条索者4人。伴有条索的此40人腰痛VAS评分平均6.3分,而总样本的VAS评分平均6.14分。3腹部存在压痛的104例慢性腰痛患者中,单侧腰痛患者共76人,中间腰痛患者共7人,双侧腰痛患者21人。单侧腰痛的76例患者中,腹部压痛与腰痛同侧者42人,占比55.26%;对侧者11人,占比14.47%;双侧压痛者22人,占比28.95%;任脉压痛者1人。中间腰痛的7例患者中,腹部任脉压痛者1人。双侧腰痛的21例患者中,腹部压痛亦双侧者12人,占比57.14%%。汇总来说,腹部压痛与腰痛病灶部位一致者共55人,占比52.88%,远高于其他各种压痛阳性的情况。结论:1绝大部分慢性腰痛患者于腹部存在阳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压痛,可伴有条索,腰痛较严重的患者更容易在腹部有条索阳性反应。2慢性腰痛患者腹部压痛穴位在脐周分布最多,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胆经都有分布。腹部压痛穴位中,脐水平、脐下1寸、2寸的肾经和胃经压痛穴位阳性率最高。3慢性腰痛患者腹部压痛与腰痛位置具有对应一致趋向,即单侧腰痛者出现同侧腹部压痛,双侧腰痛者出现双侧腹部压痛。